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

搜索文档
破解平台经济“内卷式”竞争,多项制度支撑正在建立
第一财经· 2025-09-02 16:08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出台背景与意义 - 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旨在规范平台经济价格行为并推进常态化监管 [3] - 规则是加强平台价格行为监管的重大举措 标志着平台经济监管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将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协同破解"内卷式"竞争 [3] - 平台经济涉及众多经营者 其价格行为关系消费者利益 需细化现有法律法规要求以构建透明、可预期的监管机制 [4] 规则制定总体思路与原则 - 坚持促进发展与监管规范并重 采用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方式 保持监管制度稳定性 [4] - 着力规范价格行为、推动公开透明、增强各方协同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4] - 明确发挥政府监管、平台自治、行业自律三方作用 探索新型监管治理模式 [5] 经营者自主定价权保障 - 规则将"经营者自主定价"置于首要位置 明确平台经营者及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 [7] - 鼓励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合法获得利润 为平台经济创新发展打开空间 [8] - 规范平台经营者向平台内经营者的收费行为 保护平台内经营者自主定价权 [7] 价格标示与促销行为规范 - 要求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遵守价格标示规范 对促销、补贴、差别定价等规则提出公开要求 [8] - 规定需在网站或APP显著位置标示补贴及活动规则 包括补贴对象、方式、参与条件、起止时间等信息 [8] - 要求公平公正开展补贴促销 禁止虚假夸大宣传补贴金额和力度 [8] 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 细化低价倾销、价格歧视、价格欺诈等不正当行为在平台经济领域的认定标准 [8] - 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 [8] - 明确长期免费且有利于创新进步及长远福利的商业模式可不认定为低价倾销 季节性商品降价等特殊情况除外 [9] 规则实施预期效果 - 规则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制定 保持监管制度稳定性 不影响平台经济正常商业模式 [9] - 推动平台价格行为进入法治化轨道 引导依法合规经营 助力构建更完善平台生态 [9] - 成为维护线上市场秩序、推动平台经济从"扩规模"向"优质量"转变的重要制度基石 [5]
破解平台经济“内卷式”竞争,多项制度支撑正在建立
第一财经· 2025-09-02 12:47
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并出台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 旨在规范平台经济领域价格竞争行为 构建常态化监管机制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1][2][3] 监管框架构建 - 发改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网信办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共30条 涵盖经营者自主定价 价格标示行为 价格竞争行为等治理框架 [1][4][5] - 规则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价格法协同发力 为破解平台经济"内卷式"竞争提供制度支撑 [1][3] - 构建政府监管 平台自治 行业自律三方协同的新型监管治理模式 [3][6] 经营者权益规范 - 明确平台经营者及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 规范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的收费行为 [4][5] - 要求明码标价 具体规范价格促销 补贴 差别定价等行为的公开规则 需在网站或APP显著位置标示补贴规则及活动信息 [5] - 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但允许有利于创新进步及长远福利的免费商业模式 以及鲜活商品 季节性商品的正当降价 [5][6] 不正当行为界定 - 细化低价倾销 价格歧视 价格欺诈 价格串通 哄抬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 [5] - 重点查处低于成本倾销 夸大和虚假宣传行为 加快治理无序竞争和市场失序问题 [1][5] 行业影响 - 规则保持现有监管制度稳定性 不影响平台经济正常商业模式 旨在推动平台经济发展从"扩规模"转向"优质量" [3][6] - 被视为加强平台价格行为监管的关键举措 将推动平台价格行为进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