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

搜索文档
迈威生物20250919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 思姆赛生物专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 其核心项目Tracer是一种针对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的核素标记小分子药物[2] * 迈威生物是思姆赛生物的最大外部投资人 持有其35%的股份 并在实际运营 项目推进 BD洽谈及申报注册等方面为主要运作方[3][23] 核心项目Tracer的优势与潜力 * Tracer项目具备全球首创潜力 是全球唯一在帕金森病领域进行此类开发的团队 有望成为首个获批用于帕金森病的tracer[2][4] * 其优势包括广阔的应用场景 清晰的临床开发路径 微剂量用药 成药性高且安全可控[2][4] * 与多巴胺转运蛋白扫描相比 α-synuclein是全球公认的重要biomarker 是突触核蛋白病中的关键因素 能够更早 更准确地反映出帕金森病进展情况[3][17] * 项目已获得美国Michael J Fox Foundation基金会无条件资助 用于美国IND申报注册及face zero探索性研究[2][5] 项目进展与未来计划 * 预计2025年实现FDA IND获批并在第四季度完成首例患者入组[2][5] * 中国IND预计2026年初获批 同步推进中美双报工作[5] * 华山医院已开展100多例患者的IT显像工作 一切进展顺利[2][5] * 计划在2026年扩展成多中心IT数据收集 纳入北京 武汉以及珠三角等地的前沿研究中心 预计将获得数百例人体IT数据[7] 市场潜力与价值 * Tracer针对帕金森病这一巨大的适应症市场 目前尚无同类产品获批[2][6] * 参考阿尔茨海默症领域交易 礼来曾以8亿美元收购NVIDIA 其核心管线是针对AD的Aβ tracer Lantheus以7.5亿美元收购NuraSight 后者也拥有核心Aβ tracer 而AD人群约是帕金森病的五倍[10] * 项目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树立新的治疗标准 巩固迈威生物在慢病领域的重要地位[2][6] 商业模式与BD策略 * 思姆赛生物并非迈威控股子公司 项目从科研机构实现完全权益转让后注入公司 依托迈威的运营中台核心能力进行开发[3][8] * 与迈威BD团队协同 提供非排他性许可机会 并通过每个入组患者扫描收取费用 带来正向现金流[3][8] * 考虑在合适阶段进行海外权益许可和转让 并积累未来的小核酸抗体平台BD机会[9] * 基金会作为平台让更多跨国公司了解分子性能及临床成绩 后续将选择进行非排他性的临床合作BD 带有前期付款和剂量支付 更看重将来有商业化能力的合作伙伴以实现海外权益整体转让[19][20] 临床开发与挑战 * 一期临床试验主要关注安全性 辐射剂量学 PK等基础研究 通常通过单次给药后立即获取数据 需入组20至30例患者[15] * 需与CDE及美国FDA沟通确定终点标准 因标记的脑内α-synuclein蛋白丰度 其金标准可能需要尸检 在国内具有挑战性 可能会借助国际合作通过桥接临床来加速实现获批[15] * 商业化推广中 高昂费用和缺乏医保覆盖是障碍之一 计划借鉴AD领域经验 将治疗药物与诊断工具密切结合 与罗氏 礼来等企业合作进行推广[15] 其他重要信息 * 已与连影公司探讨利用AI辅助临床读片 提高市场覆盖率及教育工作效率[16] * 在国内用于IND注册申报时 委托了一家经验丰富的CDMO企业进行开发 计划与一些跨国公司合作 正在探索建立自己的生产能力[18] * 在探索治疗性药物领域 已开展相关探索 包括双抗 基于转运体和小核酸透脑平台等[21] * 迈威生物在美国团队领导下进行一些老龄化疾病治疗药物研发 包括阿尔茨海默症药物 但国内竞争格局激烈 目前未作为重点临床开发方向 未来会继续重点布局并采取差异化策略[14]
帕金森病:从个体困境到治疗困局的突围之路
央视网· 2025-07-25 05:25
帕金森病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 - 全球帕金森病患者超600万人 中国占比约50% [2] -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2% 80岁以上达4%-5% [2] - 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患病率持续上升 [2] 疾病病理机制与诊断挑战 - 核心病理为黑质致密部α-突触核蛋白错误折叠沉积 导致40%-50%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 [3] - 纹状体多巴胺水平下降80%以上是主要生化特征 [3] - 诊断依赖临床综合评估 需满足至少2项核心运动症状(必须包含运动迟缓) [3] - 非运动症状(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等)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3] - 缺乏单一生物标志物 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 [4] 治疗现状与药物发展 - 临床常用6大类药物: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MAO-B抑制剂等 [6] - 第三代MAO-B抑制剂甲磺酸沙非胺片可延长药效并改善非运动症状 [11] - 现有药物均为对症治疗 无法阻止神经元死亡 [11] - 疾病修饰治疗(修复神经元/延缓进展)是未来研发方向 [11] 个体化用药管理 - 左旋多巴半衰期仅1.5小时 长期使用易出现"开关现象" [7] - 早期优先使用长效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缓释片/MAO-B抑制剂)可延缓并发症 [7] - 药物调整需延长"开期"时间 减少异动症发生 [7] - 治疗方案需结合症状轻重/进展速度/身体耐受度进行动态调整 [7]
帕金森病不只是“抖”,这个假期,留意身边老人的“慢、僵、倒”
贝壳财经· 2025-04-30 08:49
帕金森病概述 -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症状包括运动和非运动症状 [1] - 非运动症状可能在运动症状出现前5-20年就已出现,是早期识别的重要指标 [1][3] - 国内帕金森病患者人数达362万,预计2030年将增至500万,占全球患者一半 [2] 疾病特征与诊断 - 运动症状表现为"慢、抖、僵、倒",易被误诊为肩周炎或原发性震颤 [4] - 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抑郁、嗅觉障碍、睡眠障碍等,是早期重要特征 [3][4] - 前驱期可长达20年,需结合遗传、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预测 [2] 治疗与管理 - 确诊后应尽早开始治疗,无论是否影响生活质量 [4] - 需进行长期管理和全病程管理,涉及医生、患者、照护者等多方参与 [4] - 治疗目标包括当前症状控制和长期获益 [4] 行业现状 -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 [2] - 诊治率和识别率较低,早期漏诊、误诊问题突出 [3] - 老龄化加剧导致发病率持续上升,行业需求增长显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