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服务

搜索文档
广发银行潍坊分行营业部举行金融宣传周走进小商品城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9-20 09:52
活动概述 - 公司于2025年9月18日在潍坊小商品城开展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 聚焦小微商户及个体工商户的实际金融需求[1] 活动筹备 - 针对小商品城商户云集 交易活跃的特点 确定以安全支付 理性借贷 防范诈骗 优化融资为核心内容的宣传方案[1] - 准备大量通俗易懂的宣传物料以提升宣传针对性与实效性[1] 宣传形式 - 组织客户经理组成流动宣传队主动走访摊位和商铺 一对一发放宣传折页并解答收款码办理 零钱管理 转账手续费及小额贷款申请等问题[1] - 重点针对商户资金往来频繁特点讲解账户安全保障 虚假转账信息识别及防范冒充采购类诈骗案例[2] - 设置固定咨询点为有融资需求商户提供政策解读和融资建议并建立后续服务联系[4] - 积极引导商户使用企业手机银行 线上对账和智能收款等数字化工具以提升经营效率[4] 活动成效 - 累计走访服务商户100余家 接待咨询超40人次 发放宣传资料150余份 有效触达个体工商户群体[5] - 现场为众多商户解答日常经营金融疑问并帮助识别规避潜在风险 部分商户初步达成融资意向[6] - 通过主动上门服务方式增强商户信任感与好感度 深化银商关系[6] - 活动为优化小微金融服务产品和拓展基础客户群积累宝贵市场信息[6] 未来战略 - 与重点商品市场建立定期走访与培训机制以实现金融知识宣传服务常态化[7] - 根据收集需求进一步优化针对小微商户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流程[7] - 探索建立商户专属线上咨询社群或平台以提供不间断在线金融支持[8] - 加强与市场管理方合作共同举办惠及商户活动以构建良好金融生态圈[9]
普惠金融“期中考”交卷:农行四项指标居首 中小行份额继续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3:09
普惠金融市场份额变化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比达45.11% 较前期持续提升[1] - 农村金融机构同类贷款占比降至25.86% 较去年一季度的27.38%呈现逐季下滑[1] - 行业贷款余额增速从2020年30.9%逐步放缓至2024年末14.7%[1] 普惠贷款规模与增速 - 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2.3% 较2025年末14.7%放缓2.4个百分点[2] - 农业银行以3.82万亿元贷款余额位列六大行之首 建设银行3.74万亿元紧随其后[4] - 农业银行余额增速18.50%领跑同业 工商银行17.30%、中国银行16.39%、交通银行11.45%均保持两位数增长[4] 客户覆盖与业务策略 - 农业银行普惠贷款客户达520.84万户 较上年末新增62.55万户 客户数量与增量均居六大行首位[5] - 建设银行客户366万户年增30.45万户 工商银行243.1万户年增34.7万户[5] - 农业银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强化智慧办贷 完善"普惠e站"线上服务平台[6] 银行差异化发展路径 - 农商行需聚焦非标准化产品和经营类产品 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7] - 江阴银行普惠贷款余额增速11.63%为上市农商行最高 渝农商行5.66%、沪农商行5.47%增速相对较低[6] - 中国银行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发放187.80亿元[8] 风控体系建设 - 沪农商行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1.92%与上年末持平 计划运用大数据模型强化风控[9][10] - 招商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量达5008.54亿元 同比增长10.58%[8] - 农业银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风控模式 保持普惠贷款不良率处于同业最优水平[10][11]
避免无序竞争,金融监管总局新规明确2025小微金融服务目标
第一财经· 2025-05-11 11:02
政策目标调整 - 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总体目标新增"提质",支持重点领域从"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转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领域小微企业" [1] - 不再强调"两增两控"考核指标,淡化数量目标要求,推动小微金融服务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能提升 [2] - 银行业金融机构需保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需实现同等目标,改革化险任务较重地区可差异化安排 [2] 信贷定价与竞争规范 - 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LPR、资金成本及风险状况科学定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4] - 强调避免无序竞争,形成差异化良性供给格局,大型银行需减少非市场过度下沉导致的"掐尖现象" [4][6] - 中小银行应发挥贴近客户优势,通过差别化政策支持实现精准服务 [6] 融资协调机制深化 - 线下融资协调机制已向小微主体新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平均利率3.66%,线上信用信息平台支持信用贷款余额达18.1万亿元(同比+15.4%) [7] - 要求各级派出机构深化央地协同,提升企业摸排质量,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健全内部配套机制实现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7] 行业影响与方向 - 政策调整将稳定小微信贷价格,更充分体现信用风险溢价,改善融资环境 [6][8] - 未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有望提升,差异化供给格局将优化小微金融生态 [8]
丹阳农商银行:小微滴灌疏堵点 靶向赋能“通末梢”
江南时报· 2025-05-06 08:03
核心战略与执行 - 丹阳农商银行以"做小做散"为战略支点构建全链条小微服务体系[1] - 通过全面走访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累计走访1564户并授信8.42亿元[1] - 设立小微金融专营机构延伸服务触角 贷款余额达1.84亿元覆盖997户[2] 产品创新与政策运用 - 重点推广财政贴息贷款产品包括设备改造贷款和科技创新首贷贴息[1] - 发放制造业贴息贷款8500万元 科创企业首贷贴息贷款1200万元[1] - 苏质贷产品发放规模达1亿元 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抵押担保不足问题[1] 业务成效与发展规划 - 小微贷款户均规模较年初下降12% 不良率控制在0.98%以内[2] - 实现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双赢 户均贷款金额为18.42万元[2] - 计划联合经济发展局打造小微服务综合体 集成政策咨询和财税辅导等增值服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