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源形式共同发展

搜索文档
为何跨国车企集体暂缓电动化?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18:10
行业电动化战略转向 - 多家跨国汽车品牌宣布暂缓电动化计划 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和日产 其中奥迪原计划2033年全面电动化 奔驰和宝马将节点定在2030年 日产曾提出2025年实现电动化转型[1] 电动化进展缓慢的原因 - 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低于预期 北美地区尤为明显 欧洲情况稍好 早期消费者购车后难以吸引第二波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2] - 价格高、续航有限和未来电池更换成本高是消费者不愿购买电动车的主要原因[2] - 电动车的平均售价依然超过燃油车 欧洲制造商未推出售价在2万至2.5万欧元的大众化车型 导致大量欧洲消费者被排除在市场之外[3] - 美国市场平均出行距离远高于欧洲 例如纽约到德州约3000公里 凸显续航里程和充电基础设施普及的关键影响[3] - 充电基础设施虽有所改善但仍需提升 消费者对电动车技术缺乏足够信心 担心电池更换的高昂成本和电池起火风险[4] 市场需求与监管变化 - 电动车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需求低于预期导致一些企业关闭工厂[4] - 欧盟委员会允许2025年的CO2减排目标在2025至2027年间平均计算 短期内缓解整车厂压力 但降低了电动化转型的紧迫性[5] 未来技术路线发展 - 传统非插电混合动力车的生产和销售成为最大增长点 售价低于电动车且利润更高 消费者喜欢因其价格低、无续航焦虑并能享受部分电动车好处[5] -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混合动力HEV销量增加 加上对燃料电池氢能、天然气CNG和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的投资 未来可能多条技术路线并存[5] - BEV和混合动力平台预计仍将是动力系统的主流 内燃机汽车业务仍比纯电动汽车更具盈利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