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离职

搜索文档
又一位基金老将选择离场 牛市催生离职高峰
中金在线· 2025-09-08 00:06
公募薪酬改革叠加牛市行情,基金经理卸任仍在进行中。 9月6日,融通基金公告称,邹曦卸任在管融通行业景气、融通产业趋势、融通领先成长以及融通中国风 1号等4只基金产品,交由李进、何龙、万民远、程越楷等多位中生代基金经理接棒。 邹曦是融通老将,2001年2月加入融通基金,历任市场拓展部总监助理、机构理财部总监助理、行业分 析师、宏观策略分析师、基金管理部总监、研究部总监,2007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此次卸任前是公司 权益投资负责人以及基金经理。 尽管离任原因为"内部调整",但是一次性卸任所有在管基金,在业内看来,是萌生退意的信号。 20余年基金老将卸任,中生代接棒 融通基金方面则对邹曦表达了肯定,一方面是邹曦长期管理的产品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了超额收益,另一 方面,他在融通基金构建"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进程中也贡献卓著。 根据融通基金公告,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邹曦卸任了4只在管产品。 邹曦代表作融通行业景气管理时间超13年,任职期间收益161.32%,这只基金交由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李 进管理,李进现为融通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 其中,融通产业趋势、融通领先成长采取双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李进继续担任融 ...
又一位基金老将选择离场,牛市催生离职高峰
财联社· 2025-09-07 03:16
基金经理变动 - 融通基金权益投资负责人邹曦于2025年9月6日卸任全部4只在管基金 包括融通行业景气、融通产业趋势、融通领先成长及融通中国风1号 由中生代基金经理李进、何龙、万民远、程越楷等接任 [1][3][4] - 邹曦为融通基金老将 2001年加入公司 2007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卸任前管理融通行业景气超13年 任职期间收益达161.32% [1][4] - 此次卸任被业内视为离职信号 尽管公告原因标注为"内部调整" [2][5] 接任安排与投研体系 - 融通行业景气由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李进接管 李进现任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 [4] - 融通产业趋势和融通领先成长采用双基金经理共管模式 分别由李进和何龙继续参与管理 [4] - 融通中国风1号由医药基金经理万民远与新任基金经理程越楷共同管理 程越楷管理的融通核心价值(QDII)截至2025年8月底年内收益率达40.86% 大幅超越17.17%的业绩比较基准 [4] - 公司强调投研体系建设 2022年并入中国诚通集团后加强投研能力 2024年10月商小虎出任总经理 推动"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体系优化 [5][6] 行业人才梯队 - 融通基金形成传承有序的投研团队 包括自主培养的万民远、关山、刘安坤等 以及外部引进的程越楷、石础、闵文强等 覆盖医药、消费、TMT等行业 [7] - 公司设立大类资产配置投资委员会 按季度确定战略资产配置中枢 并优化投研一体化公共组合运作机制 [6] 行业离职趋势 - 牛市行情加速基金经理离职 招商证券统计显示2021年离职人数达322人 创历史新高 超过2015年水平 [8] - 历史规律显示牛市伴随离职高峰 如2007年江晖离职创办星石投资 2015年王鹏辉创办望正资产 2021年董承非、周应波离职 2024年曹名长、蒋华安等相继离职 [8]
博时再失固收大将,何平半月内卸任9只债基,公募业固收基金经理流动多
新浪财经· 2025-08-17 13:39
博时基金固收团队变动 - 博时基金固收大将何平在半个月内密集卸任全部9只在管产品,总规模达337.01亿元,任职时长刚满三年 [1][2] - 何平是公司年内离职的第2位债基基金经理,此前万志文也完成"清仓式"卸任 [1][2] - 2023年起公司原固收"灵魂人物"邵凯及多位核心骨干相继跳槽至中欧基金,形成团队式迁移 [1][4] 基金经理接任安排 - 何平卸任产品由李秋实、王帅、胥艺等6人接任,其中李秋实在管规模将突破400亿元,余斌和李俏突破百亿 [2] - 接任基金经理中,李秋实二季度末在管规模达396.97亿元,王帅为128.43亿元,胥艺为31.24亿元 [2] 行业人员流动趋势 - 年内公募行业1470只产品出现基金经理卸任,债券型基金占比超四成,中长期纯债基金达277只 [5][6] - 2023-2024年债券型基金在卸任产品中占比均超四成,反映固收领域流动性加剧 [5][6] - 南方基金黄斌斌年内卸任12只债基,平安基金段玮婧卸任7只,招商基金马龙转投天弘基金 [6][7] 头部基金经理动向 - 华安基金孙丽娜卸任7只产品,去年末规模达2999.26亿元,占公司总规模45.5% [7] - 安信基金张翼飞离任前管理规模321.92亿元,或转战私募领域 [7] 公司规模数据 - 博时基金二季度末公募资管总规模1.08万亿元,环比增长542.12亿元,其中货币基金4590.27亿元、债券基金4196.5亿元 [3] - 中欧基金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吸引博时前员工,陈凯杨和邵凯各持有3.5%合伙份额 [4]
宝盈留不住人才?百亿明星杨思亮批量卸任核心产品,今年竟然负收益
搜狐财经· 2025-08-03 10:50
基金经理变动 - 宝盈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杨思亮于2025年8月2日因内部工作调整离任四只核心产品,包括宝盈品质甄选(规模26.6亿)、宝盈增强收益债券(18.65亿)、宝盈优势产业(7.59亿)和宝盈新价值(10.54亿)[1] - 杨思亮管理规模从Q2的100亿骤降至7亿,Q2单季缩水近40亿[1][3] - 杨思亮是宝盈唯一的百亿级权益基金经理,近三年收益超10%,但在2025年业绩异常,收益率为-2.55%,跑输基准[1][3] 离职原因分析 - 公司官方解释为内部工作调整,市场猜测可能涉及业绩下滑(2025年重仓白酒导致踏空牛市)或岗位升迁[3] - 宝盈基金被曝薪酬竞争力不足,某基金经理高光年份税前年终奖仅10万元,历史知名基金经理如"四小龙"均已离职[5][6] - 2024年12月28日,14年老将朱建明卸任全部产品,其管理规模30亿,近三年亏损20%但近一年抓住行情反弹25.78%[7][8] - 2025年初吉翔离职,任职不足2年但回报达16%,此前在景顺长城担任研究员[8][9] 产品与投资策略问题 - 杨思亮管理的宝盈品质甄选A申购费高达1.5%,为业内最高水平,管理费在支付宝等平台为一折但银行APP维持原价[9] - 2025年一季度其产品全部调仓至白酒股(茅台占7.79%、汾酒5.75%、五粮液2.16%),导致组合年内负收益[12][13] - 重仓股中白酒股(茅台、汾酒、五粮液、重庆啤酒)合计占比19.3%,但近三月平均跌幅达-6.6%至-10.5%[13] 历史业绩表现 - 朱建明管理产品年化回报5.4%,总回报52.14%,但近三年亏损22.52%[8] - 杨思亮部分产品历史区间回报突出,如2019-2021年某产品累计回报达208.51%[6] - 吉翔管理的宝盈龙头优选A年化回报18.46%,在同类827只产品中排名前4B[9]
又见“清仓式”卸任!部分知名基金经理卸任绩差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01:42
基金经理变动情况 - 格林基金吴慧娟因个人原因于6月16日卸任其管理的3只基金(格林泓鑫纯债、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格林泓盈利率债),任职时间不足半年,其中格林泓安63个月定开任职回报1.35%,一季度管理规模61.14亿元 [1][2] - 淳厚基金祁洁萍因个人原因于6月14日卸任淳厚中短债、淳厚安心87个月定开、淳厚益加增强等所有在管基金 [1][2] - 鹏华基金刘太阳6月内卸任鹏华丰登、鹏华永益3个月、鹏华丰润3只基金,目前在管基金数量仅剩1只 [1][3] 卸任影响 - 部分基金因未新增基金经理导致剩余基金经理管理负担加重,例如祁洁萍卸任后共同管理的江文军在管产品增至9只 [3] - 基金经理变动以中小型基金公司为主,但大型基金公司和明星基金经理也存在"清仓式"卸任现象 [3] 绩差基金调整 - 前海开源基金曲杨卸任管理6年的前海开源人工智能主题混合,任职回报13.43%(年化1.40%),其目前在管7只基金中有3只年化回报超6%,但前海开源优质企业6个月等2只产品任职回报为负 [4] - 东方阿尔法基金解聘刘明(内部工作调整),鹏华基金蒋鑫卸任鹏华消费优选混合(任职回报低于-50%),邓海清卸任中航混改精选混合 [4] 行业整体数据 - 截至6月17日,2025年以来共有2314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其中125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离任 [5] 行业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向团队化运作模式转型,推进"去明星化"进程 [6] - 部分基金经理为职业发展选择加入大型基金公司或转投私募行业 [6]
平安基金段玮婧“清仓式”卸任!新人李晓天能否接住这泼天富贵?
搜狐财经· 2025-05-28 04:54
基金经理变动 - 平安基金固收知名基金经理段玮婧于5月27日卸任旗下七只产品管理职务,包括平安乐享一年定开债、平安乐顺39个月定开债等,涉及货币基金和中长期纯债等多品类资产 [1] - 段玮婧管理的平安惠融纯债与平安惠鸿纯债基金仅运作4个月即卸任,管理规模分别为5.04亿元和10.08亿元 [1][3] - 平安基金近一年已有8位基金经理离职,段玮婧作为固收板块核心人物离职距固收老将周恩源转投大成基金仅时隔一年 [1]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段玮婧管理的平安金管家货币基金任职期间总回报24.89%,位列同行业前8%,2017-2024年为投资者创造24.24亿元盈利,2023年七日年化收益率稳定高于2.5% [2] - 平安合兴1年定开债基金累计收益率达18.52%,平安合禧1年定开债基金年化回报4.63%,较业绩基准超额收益2.24个百分点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段玮婧管理规模达320.59亿元,其中平安乐顺39个月定开债A规模85.22亿元,平安乐享一年定开债A规模80.03亿元 [2][3] 人事变动影响 - 段玮婧卸任后,平安金管家货币基金由罗薇接任,最新年化收益率降至1.52%,较段玮婧管理时期的2.69%下降43.49% [6][7] - Wind数据显示段玮婧任期内总回报28.28%年化3.45%,接任者罗薇同期回报27.72%年化2.76%,存在管理精度差异 [7] - 李晓天在七个月内接管19只债券型基金,管理规模飙升至350.06亿元,但其接手的平安惠融纯债基金管理规模下降41.66% [6] 基金规模变化 - 平安惠融纯债基金规模由8.64亿元缩减至5.04亿元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段玮婧管理的多只基金规模呈现持续下滑态势 [4] - 2025年4月28日前,段玮婧旗下产品均已实现"双基金经理"配置 [4]
知名基金经理鲍无可离职,接任者都是什么水平?
市值风云· 2025-05-21 10:36
基金经理变动 - 张坤卸任易方达副总专注投资,鲍无可正式官宣离职,业内猜测其下一站或为私募 [3][4] - 鲍无可为"双十"基金经理,从业超10年、年化回报超10%,在景顺长城任职15年多,管理基金总回报超380%,年化回报约15.5% [5][6] - 鲍无可投资体系注重安全边际,偏好估值合理或偏低的高壁垒公司,产品以低波动率、小回撤为特色 [7][8] 接管基金经理情况 - 鲍无可离任前管理规模162亿,8只基金分别由刘苏、张仲维、邹立虎、王勇接管 [11] - 邹立虎接管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A等3只基金,专注周期研究,在管规模225亿,三成为权益基金 [12][13] - 张仲维接管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A,科技成长风格,TMT板块占净值比近7成 [20][24] - 刘苏接管景顺长城价值边际灵活配置混合A等3只基金,均衡配置风格,食品饮料、医药为长期底仓 [28][30] 基金业绩与持仓 - 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A在2019-2024年连续6年正收益 [20] - 邹立虎持仓集中在黄金和工业金属等周期股,一季度前十大重仓占基金净值比42.57% [17][18] - 张仲维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主要为科技细分领域龙头,占基金净值比50.79% [25][26]
景顺长城名将出走,知名基金经理变动频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09:16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变动 - 景顺长城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卸任旗下8只在管基金,管理规模合计超150亿元 [1] - 鲍无可管理的8只产品合计规模达162.07亿元,其中景顺长城价值边际A任职回报62.60%,年化回报10.87%,同类排名前2% [2] - 景顺长城基金在管公募产品规模为6151.45亿元,其中货币基金1843.87亿元,非货基金4307.58亿元 [3]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鲍无可管理的景顺长城能源基建A任职回报374.35%,年化回报15.36% [2] - 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A任职回报185.32%,年化回报12.39% [2] - 华商基金周海栋离任前管理资产规模达293亿元 [4] 行业变动趋势 - 2025年开年至今已有138位基金经理离任,远高于去年同期 [1] - 华夏基金周克平3月8日卸任全部在管产品,随后从公司离任 [4] - 工银瑞信基金"FOF一哥"蒋华安4月17日卸任9只FOF基金经理 [5] 基金公司应对策略 - 景顺长城在鲍无可离职前已陆续为其在管产品增聘基金经理 [3] - 行业普遍采用提前增聘再卸任的策略减少基金经理变动冲击 [5] - 公募基金转向团队化运作,持续"去明星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