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 | 探寻地质奥秘,开启科学之门,你准备好了吗?
央视网· 2025-07-29 16:51
博物馆概况 - 作为首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高校博物馆,收藏超过4万件地质标本,陈列近3000件(套)古生物化石、岩石、珠宝玉石和矿石 [1] - 馆藏标本记载地球科学奥秘,既是专业学习场所也是地学文化普及课堂 [1] - 暑假期间吸引全国各地青少年参观,开启地球探秘之旅 [1] 核心馆藏 - 满洲龙化石由校友1978年在长春挖掘整理,馆内珍藏藻类、软体动物等三十多大类几千种属的动植物化石 [3] - 铁陨石最重达50多公斤,菊石标本采自珠穆朗玛峰,馆藏包含已知最古老岩石及数十种模拟月壤 [5] - 镇馆之宝"梁氏关岭鱼龙"化石长4.3米,保存完整度罕见且附带皮肤化石,生活在2.2亿年前三叠纪晚期 [10][12] 科研价值 - 模拟月壤项目由肖龙教授团队2009年启动,用陨石配比出10多种总计100多吨的模拟月壤,支持嫦娥五号工程 [6][8] - 宋海军团队基于鱼龙化石发现贵阳生物群,揭示2.5亿年前生物灭绝事件后生态复苏证据,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 [12][14] - 海洋生态模拟实验室通过化石信息解析古环境与生物演化关系 [14] 历史传承 - 88年历史的岩浆岩标本由水文地质学家王大纯1937年在山西大同采集,30公斤火山弹具重要科研价值 [17] - 60块古生物遗迹化石拼接的幕墙展现2亿年前生物活动场景,由卢宗盛团队耗时10年挖掘整理 [19] - 馆内70%展品为师生70余年在野外艰苦采集,体现地质人科研坚守 [15] 教育影响 - 采用仿真技术复原古生物场景,设实验室供游客体验化石修复与拓片制作 [10] - 学生刘一龙受馆藏启发发现古鱼类新物种武汉洪山鱼,获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