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学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打破学科壁垒 用好技术红利
科技日报· 2025-05-20 01:02
科学教育理念变革 - 博物学理念需融入科学教育 其探究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对现代科学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现代意义的博物学传统有所缺失[1] - 科学教育应帮助学习者形成批判性思维 理解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要求[1] - 科学知识传授的时间、顺序、方式需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成长特点[3] 教学方法创新 - 英美国家大多数小学采用综合课制与分科制相结合 以综合课制为主导的教学方案 这与人类早期认知发展阶段一致[2] - 需打通学科间壁垒 注重科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将科学与人文、政治、经济等领域知识紧密结合[3] - 建议对师范生进行知识结构系统培养 邀请科学家进校园言传身教 博物馆应结合中小学教育进行重构并走进校园[3] 技术应用与挑战 - 以ChatGPT、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工具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与科学教材的内容形式[4] - 人工智能可构建虚拟博物馆 催生人机共创教育资源 打造数字教师开展人机协同教学 赋能科学教育评价[4] - 中小学生独立长期使用AI需慎重 AI通用模型缺乏教学思想引领和专业领域深度理解 可能造成能力弱化[5] - 正在探索"AI+思维型探究实践"模式 通过AI科学教师辅助教学实践 AI科学辅导员指导自主探索 构建数字化科学实验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