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财政政策实现五大突破
第一财经· 2025-09-18 02:26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服务 于宏观经济治理目标,进而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 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首要任务"。"十四五"时期的财政政策突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一方面,在支持创新驱动、 扩大内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进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加力,推 动公共资金和资源、带动社会资源聚焦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以科学设计与管理提升财政政 策质效,以财政政策效能提升放大其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从2021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 效、更可持续",到2022年的"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2023年的"加力提效",2024年的"提 质增效",到2025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保持政策取向不变、力度调整的同时,注重政策质量 与效益,已成为财政政策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规划衔接、目标统筹、政策协同、工具创新、预 期管理等方面。 第一,财政政策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规划体系的衔接。 党的十 ...
“十四五”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民生支出近100万亿
第一财经· 2025-09-14 09:58
为稳经济中国财政政策空间打开,且资金更多聚焦民生、投资于人。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十四五"时期中国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给力、精准、灵活、创新,而 这也助推"十四五"时期经济平稳运行。 比如,"十四五"时期中国财政赤字率多次超出所谓的3%"红线",今年更是提高至4%的历史高位,这也 打开了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十四五"时期中国创新推出力度空前的12万亿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政策组合拳,转变化债思路,主动全面化解债务风险,并与促发展并重。"十四五"时期财政支出民生导 向更加鲜明,财政支出七成投向民生,五年预计民生支出总规模近100万亿元。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近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 性,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国家财政账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十五五"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 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哪里,财政资金就重点投向哪里;人民群众急难 愁盼在哪里,财政政策就往哪里发力。 财政政策空间打开 近些年受疫情、复杂外部环境等冲击,经济下行 ...
“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
新华社· 2025-09-12 12:56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 申铖、刘开雄)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 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创造性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 债,用于"两重""两新";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帮助地方极大减轻偿债压 力,腾出财力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蓝佛安说,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 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 约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 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始终保持积极取向,力度上更加给力,工具上 更加丰富,发力上更加精准,时机上更加灵活。 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