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搜索文档
王新伟会见中国科协2025年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团的院士专家一行
辽宁日报· 2025-08-17 13:57
辽宁科技创新发展 - 辽宁正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1] - 辽宁希望与院士专家深化协同创新,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成果就地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考察团认为辽宁产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富集、创新动力强劲,将紧密结合国家所需和辽宁所长,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1] 高层次人才考察活动 - 中国科协2025年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团由20余位院士专家组成,于8月17日至23日在辽宁实地考察调研 [1] - 考察团将深入了解辽宁,积极建言献策,帮助辽宁引才、育才、聚才 [1]
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新华网· 2025-08-12 05:45
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 -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1] - 卫星观测显示科学高地正在加速崛起,形成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群 [1] 北京怀柔科学城发展 - 怀柔科学城从2016年规划逐步发展为全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度最高地区之一,大科学装置布局初现 [5] - 核心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7] 上海张江科学城建设 - 张江科学城从1992年17平方公里扩展至2024年220平方公里,建有2个国家实验室、9个大科学设施、20多个研发机构及100多个孵化器 [9] - "上海光源"作为核心设施支撑科学城向国际一流迈进,人工智能岛产业生态圈建设显著完善(2020-2025) [9][11] 深圳光明科学城规划 - 光明科学城总面积99平方公里,重点布局大科学装置、科教融合、科技创新三大集群 [13] - 深圳理工大学主校区2024年获批设立,依托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资源开展前沿科技研究与人才培养 [15]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聚焦领域 - 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聚焦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高地,建设"夸父"聚变装置等国家重大设施 [17] -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等装置集群建设成果显著(2021-2024对比) [17][19] 西部(成都)科学城产业布局 - 采用"一城多园"模式,成都科学城已布局6个大科学装置,其中2个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设施规划 [21][23] - 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实施"建圈强链"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