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学电源
icon
搜索文档
哪类充电宝最危险?
虎嗅· 2025-07-01 00:53
行业监管动态 - 多个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安全风险实施召回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或暂停多个充电宝及电芯厂家3C认证 [1]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 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3C认证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属于市场准入强制性要求 [1] 产品技术特性 - 充电宝本质是化学电源 通过锂离子电池电芯实现化学能与电能转换 [4][5][6] - 典型10000mAh充电宝能量约为38Wh(0.038度电) 重量能量密度约180Wh/kg [10] -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TNT炸药的一半(555Wh/kg vs 1160Wh/kg) 但需通过可控化学反应实现能量释放 [13][14] 安全风险机制 - 三元正极材料(如NCM 811)为兼顾能量密度与成本的优选方案 但安全性较差因镍元素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结构破坏 [15][16] - 过高电池电压会导致有机电解液分解 产生额外氧化还原反应并快速释放能量 [17] - 热失控初期类似TNT爆炸(有限空间自发反应) 后期类似汽油燃烧(遇氧气剧烈放热) [18] 产品使用规范 - 长期满电存放的充电宝最危险 因正极氧化性最强/负极还原性最强 易引发材料结构破坏或电解液分解 [20][21] - 建议储存电量保持在30%-60%区间 根据温度条件每1-12个月需进行充放电维护 [26][28] - 磷酸铁锂正极电池安全性更优(电压低/能量少/结构稳定) 但能量密度较低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24] 产业发展建议 - 厂家需加强电路控制与阻燃措施 防止电芯过充过放并保证电极材料稳定性 [23] - 应建立锂电池专门回收机制 既可降低自燃风险又能实现资源化利用 [28] - 建议在产品说明书中明确提供储存指导信息 帮助消费者安全长期使用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