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勤勉革命
icon
搜索文档
英国的工业革命,日本的“勤勉革命”
虎嗅· 2025-09-04 10:57
江户时代农业发展模式 - 农业技术发展依赖人类劳动力增加而非资本投入 劳动力替代家畜资本 使用锹锄等工具 肥料多施反映除草工作增加 农闲期从事副业提高资金收入[2] - 土地利用率上升依靠农民及家人劳动投入量增加 相比中世纪农民劳动时间更长 劳动量更大 具体时间无法实际测定[2] - 农业生产量扩大需通过资本增加实现 依赖家畜大量使用 但日本可耕地开垦程度高 家畜养殖需求与人口耕地扩大需求产生矛盾[6][7] 勤勉革命特征 - 日本经历勤勉革命而非工业革命 人力代替畜力 个人生产率提高但劳动内容变化 属于日本型发展模式[3] - 农民付出长时间高强度劳动 从身份隶属性解放 家庭成为经营主导单位 小农自立形成独立负责体制[11] - 勤劳品质通过世俗家庭关系传承 不具有宗教特征 不同于西欧新教传播方式[14] 社会文化影响 - 江户时代形成勤劳为美德观念 文学作品将勤劳作为第一美德 后半期深入百姓心中 懒惰视为恶习[13] - 高强度劳动带来生活水平提高 衣食住改善 知识水平和娱乐活动进步 大众文化开拓发展[14] - 农民有强烈欲望提高生活水平 劳动回报体现在生活水准逐步提升[14] 工业化关联 - 勤劳品质促进日本工业化 缺乏天然资源背景下 政府和领导者善用农民勤劳品质 平稳度过脆弱工业化初期[15] - 国民勤劳品质是历史发展产物 形成于十七世纪后数百年 日本经历勤勉革命后直接进入工业革命 导致"过劳"现象[15] - 工业化道路选择需考察可耕地与人口比例 日本可耕地与人口比值远低于英国 影响发展模式选择[6][7][9] 经济发展条件 - 英国及西欧拥有促进家畜利用的土地 可耕地面积与人口比值远超日本 支持资本增加型发展[6] - 日本耕地面积持续增加至幕末 可耕地基本开垦完毕 主要用于粮食和工业原料生产[7] - 家畜养殖意味高额支出 边际生产力依靠人力而非畜力提高 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中心 具有节约土地特点[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