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

搜索文档
用一起起案例厘清“隐形加班”的权责边界
北京青年报· 2025-07-29 11:04
对"微信加班"等"隐形加班"的权益保障需要一个不断探索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起劳动 者"胜诉"的案例都能起到推进或催化作用。具体的"隐形加班"场景或情形各不相同,法院或劳动争议仲 裁机构在一起起案例中依法依事实认定"隐形加班"、支持劳动者的维权诉求,并以案释法,可以不断拓 展并厘清对"隐形加班"的保障边界,巩固和凝聚共识,可以让相关标准更加清晰,进而逐渐形成常态性 机制。这样对"隐形加班"的保障就会更全面、更到位,劳动者的"隐形加班"权益落袋的门槛和成本会更 低,劳动者受益的范围也会更大。 每一次"隐形加班",每一份实质性劳动付出,都值得肯定和回报。每一位劳动者拿起法律武器 为"隐形加班"维权,每一起支持"隐形加班"的案例,都是劳动保障进步的坐标,都令人乐见。 【责任编辑:杨鑫宇 编辑:王钟的】 在很多新型劳动场景中,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劳动状态、加班等概念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固化的认 知边界,而是变得更多元、更灵活。但不管相关的劳动场景如何变化,认定劳动状态或加班的标准是基 本不变的——主要看劳动者是否有实质性的劳动付出。 在"八小时之外",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只是进行简单的、碎片化的电话或线上沟通,往 ...
保洁员需要的,不止休息室
虎嗅· 2025-05-15 05:43
保洁员休息室的话题是在小红书上发酵的——一位保洁员蜷缩在厕所隔间休息的照片,获得了五万多点 赞。评论区,人们整齐划一地呼吁"给他们一个休息室吧"。随后,媒体纷纷跟进,报道保洁员在逼仄环 境中的劳作,赞美那些增设休息室的商场和写字楼。声音一直持续到5月。 保洁员,这个城市里最熟悉的陌生人,第一次在赛博空间中被集体注视。 我们原本想要继续这样的叙事,并为此走访了几个大型商场和写字楼。采访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 社交媒体的善意呼吁,的确让我们看到了保洁员生活的微小切口。但他们真正的痛点,藏在工资条中、 罚款单上,以及借来的身份证里——为了在这个城市获得一份工作,一些人不得不隐瞒自己的年纪。 即将完成这次采访时,我们找到了张小满。她曾在《我的母亲做保洁》一书中记录过保洁员群体的故 事。"大家天然会觉得保洁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去同情的对象。"张小满告诉我们,但不应该只是这样, 仅以同情去关照,说明离真正的平等还很遥远。"他们能够离开乡土,来到城市,找到一份保洁的工 作,说明他们是能动性很强的一群人。我们很多人喜欢把生活分为高级跟低级,其实没必要——他们有 自己的逻辑,那是另一个图景的生活。" 在这个图景中,存在着比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