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驱动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市值5年缩水1600亿元!长春高新净利润暴跌42% 还能靠什么翻身
华夏时报· 2025-09-20 00:5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滑0.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3]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6.05亿元同比增长4.16% 但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下滑48.83% 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3] - 近五年中报营收增速从2021年26.71%持续回落至2025年-0.54% 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021年46.85%骤降至2025年-42.85% [3] 市值变动 - 公司市值从2021年5月巅峰时期超2100亿元缩水至当前500亿元 累计蒸发超1600亿元 [2] 业务结构风险 - 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净利润下滑 百克生物出现亏损 暴露出业务结构依赖单一产品风险 [4] - 生长激素产品占营收70%以上 广东联盟集采价格降幅超50%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5] - 公司面临行业共性困境 国内创新药企普遍存在研发投入高、商业化周期长、现金流承压问题 [5] 费用结构 - 2025年中报销售费用23.86亿元同比增长23.43% 研发费用11.55亿元同比增长30.22% 合计占营收比例达53.6% [7] - 销售费用增长源于新产品市场推广及销售团队向肿瘤科等新科室拓展 [7] - 研发费用激增因重点推进ADC、小核酸等技术平台及临床试验 研发投入占比升至20.21%为近五年最高 [7] 运营效率 - 三费占营收比达46.9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35% 存在结构性矛盾 [8][9] - 销售费用畸高源于生长激素需长期用药的学术推广+渠道下沉模式 但集采后边际效益递减 [8] - 管理费用中存在18%股权激励成本 反映内部激励与业绩增长脱节 子公司独立运营导致行政重叠 [8][9]
年营收20万亿,分红超5700亿!一图纵览深市公司五年跃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0:45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五周年成果 - 创业板注册制上市公司增至584家 资本市场对新兴企业支持力度增强 [1][12] - 创业板指收涨3.36% 创近3年新高 [1] - 深市注册制公司总数达613家 注册制为市场注入创新生力军 [9][12] 深市公司整体经营表现 - 深市公司年营收突破20万亿元 营收复合增长率达9% [1][3] - 深市实体类上市公司去年平均营业收入69.49亿元 复合增长率超9% [3] - 深市上市公司总数达2875家 总市值40万亿元 [3] 现金分红情况 - 2024年深市2443家公司累计分红5753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56% [6] - 分红家数同比增长32% 分红金额同比增长36% 双双创新高 [6] - 现金分红总额从2020年3689亿元增至2024年5753亿元 [7][8] 境外业务拓展 - 深市公司境外收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6% 占总收入比重提升4个百分点至20% [16][17] - 宁德时代境外收入增长305% 立讯精密/比亚迪/美的集团/潍柴动力分别增长64.1%/247.2%/22.8%/39.8% [18][19] - 境外收入总额从2020年2.33万亿元增至2024年4.11万亿元 [17]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十四五"期间深市公司研发总投入预计超3万亿元 近4年实际投入超2.7万亿元 [1][20] - 2024年410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119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21][22] - 13家深市公司有效专利总数超万件 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京东方专利数达65505/58825/26508件 [23][24][26] 产业结构升级 - 科研服务行业公司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90% [1][27] - 制造业公司数量从1584家增至2007家 信息技术行业从236家增至259家 [29] -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840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占比超58% [30][33] 市场生态优化 - 2024年深交所A股退市公司数量较2021年增长414% [14] - 2021年以来深交所合计108家退市公司 2025年已有9家退市 [14] - 创业板总市值从2020年10.9万亿元增至2025年16.16万亿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