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

搜索文档
中国第一批养老经纪人,月入10万?
36氪· 2025-08-01 02:17
行业背景与政策动态 - 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 [1]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7月22日发布17个新职业 其中包括"养老服务师" [1] - 养老行业被视为朝阳产业 养老经纪人借助信息差为家庭匹配养老机构 [1][3] 养老服务需求特征 - 半自理老人成为机构养老主力需求群体 因家庭照护能力不足而选择机构 [10] -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家庭需求集中在专业失智照护、紧急医疗及防走失设施 [7] - 中高端养老院入住率约60%-70% 全国养老院平均入住率仅50% [49] - 当前养老消费意愿受限 一二线城市老人退休金普遍为4000-6000元/月 [51] 养老机构服务模式 - 失智照护机构采用环境疗法 如隐藏式电梯门、蒙台梭利活动及怀旧装修 [9] - 日资养老机构强调"自立支援"理念 注重清洁标准与辅助器具使用 [43] - 法资机构侧重康复理疗 配备三维平衡训练系统及水中康复设备 [44] - 社区型养老机构面向高知自理老人 提供旅游、演出等社交活动 [10] 职业群体生态与商业模式 - 养老经纪人涵盖00后规划师、转行测评师及海外经验博主 [3][4][39] - 佣金模式依赖实际入住成果 转化率低导致多数从业者未盈利 [37][51] - 行业尚未形成系统化平台 信息分散制约规模化发展 [53] - 预计5-10年后70后/80后退休将提升行业付费能力与意愿 [53] 国际经验借鉴 - 日本建立介护保险制度 政府承担65岁以上老人70%-90%养老费用 [47] - 日本每个社区配置持证介护管理员 负责评估等级与器具调配 [47] - 东京养老协会提供线上筛选系统 按年龄与预算匹配机构 [53] - 日本养老辅具租赁价格经补贴后为几十至百余元/月 [49]
100%就业的冷门专业,年轻人读完就后悔?
虎嗅· 2025-07-03 00:07
行业现状 - 2024年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受到30余家养老机构争抢33名毕业生,提供120余个岗位,呈现岗多人少状态[2][3] - 中国将在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但养老行业面临年轻人稀缺问题,三分之二毕业生不会从事本行业[4] - 养老机构企业注册量2019-2024年呈快速下降趋势,北京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仅45%,低于60%的收支平衡线[46][47] 专业培养 - 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涵盖社会学、护理学和管理学,包括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与护理等,实操课程占比较高[8] - 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全而不专"问题,毕业生可能陷入知识广博但深度不足的窘境[10] - 学生普遍重视实习经历,通过实际业务提升专业度和竞争力[11][12] 就业市场 - 养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工作机会充足,但工资水平较低,一线城市护理岗位转正后工资仅5000元左右[15][25] - 重庆地区护理主管税后工资可达7000元,但仍低于母婴护理等相近岗位收入[25][26] - 日本养老专业毕业生平均年薪18-20万元,入行工资高于其他行业但五年后可能被超越[55] 工作内容 - 护理员工作负荷大,4名护理员需照顾40位半失能老人,每天工作10小时且单休为主[18][25] - 基础工作包括老人起居照料、饮食搭配、身体清洁等,日本法律规定1名护理员最多照顾3位老人[19][20][23] - 情绪消耗严重,需面对老人离世、自杀等极端情况,从业者普遍经历心理崩溃[36][40][42] 行业挑战 - 养老机构普遍亏损,收回成本需要5-10年时间,个人职业回报周期长达5-7年[48] - 社会认知度低,从业者在相亲市场处于劣势,常被与服务员类比[50] - 家庭对老人照护投入有限,相比儿童照护获得的报酬显著偏低[51][52] 发展前景 - 行业处于"群雄逐鹿"阶段,新品牌和实验性方案不断涌现,相比日本体系更具灵活性[57] - 需建立社会共同责任意识,通过补贴等经济支持吸引人才,浙江某机构提供高级证书持有者每年4万元补贴[54][56] - 行业风口可能在5-10年后,但需要当下就开始布局才能实现[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