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认定

搜索文档
中央明确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认定标准
证券时报· 2025-06-22 08:22
违规吃喝定义与分类 - 违规吃喝指违反规定接受或提供宴请 包括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 公款宴请及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等行为[4] - 主要分为四类:接受或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 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 违规组织或参加公款支付宴请 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借机大吃大喝[5] 认定违规吃喝的关键要素 - 认定关键在于人员关系(和谁吃) 地点性质(在哪儿吃)和钱款来源(谁付钱)[7] - 接受下属 下级单位 企业或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即属违纪[10] - 私人会所或具有私人会所性质的场所一律禁止[11][12] 违规吃喝的具体情形 - 假公务真吃喝:虚构公务活动用公款支付吃喝费用[13] - 真公务超界限:超标准超范围接待 如虚报接待人数提高用餐标准[13] - 禁止接受企业安排吃请 确需协助应自行支付餐费[15] - 禁止利用企业招待场所搞变相吃喝或要求企业为宴请买单[16] - 禁止接受管理服务对象 请托人或不明动机饭局[17] - 禁止执行公务期间接受可能影响公务的吃请[18] 公款使用与接待规范 - 禁止用公款宴请私客 公务接待仅限特定公务活动人员[19] - 公务接待需厉行节约 超范围超标准安排属公款宴请[14] - 内部接待场所不得用于接待私客或出借外单位[30] - 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或超标准装修内部接待场所[31] 特殊场合与活动限制 - 禁止参加大操大办婚丧喜庆宴席或敛财性质宴席[20][21] - 禁止上下级间无实质性公务活动的相互宴请[22] - 同城公务活动应自行安排用餐 不得使用或接受公款[23] - 基层公务活动应在内部食堂就餐 不得接受宴请[24] - 异地公务不得接受辖区外宴请 确需安排需符接待标准[25] - 村级公务原则上自行安排用餐 不得接受接待[26] - 外出会议考察期间不得相互吃请或公款报销个人用餐[27] - 公务接待不得安排夜宵 夜宵费用需个人支付[29] 场所与聚会限制 - 禁止在私人会所或高消费娱乐场所安排或参与吃请[32] - 禁止参加违反规定的同学会 老乡会等小圈子聚餐[33] - 禁止其他违反规定或有损形象的吃请活动[34] 相关党纪法规依据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违规组织参加老乡会 校友会等可给予警告至撤销党内职务处分[36] - 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或借机敛财可给予警告至开除党籍处分[36] - 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可给予警告至留党察看处分[36] - 违规组织参加公款支付宴请或违反接待管理规定大吃大喝可给予警告至开除党籍处分[3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财力的礼品礼金或接受提供宴请活动可给予警告至开除处分[37] - 违反规定在公务接待等方面超标准超范围或违反规定公款消费可给予警告至撤职处分[38]
中央明确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认定标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2 07:56
违规吃喝定义与分类 - 违规吃喝指违反规定接受或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包括公款宴请、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行为 [2] - 主要分为四类:接受影响公务的宴请、出入私人会所吃喝、公款支付宴请、超标准接待或借机大吃大喝 [3] 违规吃喝认定关键要素 - 核心判定标准包括参与人员关系(和谁吃)、地点性质(在哪儿吃)、费用来源(谁付钱) [4] - 与下属、管理服务对象等特定关系人聚餐即属违纪,无论是否公款支付 [6] - 私人会所或类似场所的宴请一律违规 [7][8] 违规吃喝具体情形 - 公款支付情形包括虚构公务活动报销(假公务真吃喝)或超标准接待(真公务超界限) [9] - 企业相关违规包括接受企业宴请、利用企业场所变相吃喝、要求企业支付宴请费用 [11][12][13] - 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需回避,动机不明的饭局应拒绝 [14] 禁止参加的饭局类型 - 8类严禁饭局:公款宴请、企业吃请、变相吃喝、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影响公务的吃请、公款宴私客、大操大办宴席、敛财性质宴席 [10][15][16][17][18][19] - 12种需警惕情形:上下级相互吃请、同城公务用餐、基层/异地/村级接待、外出公款吃请、公务夜宵、内部场所宴私客、私人会所高消费吃请、违规同学会老乡会等 [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 相关党纪法规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对违规组织宴请、超标准接待、借机敛财等行为的处分措施,包括警告至开除党籍 [34][35]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收受礼品礼金、超标准公务消费等行为的政务处分,情节严重者可撤职或开除 [36][37][38]
中央明确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认定标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07:37
一是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 二是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 三是违规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 来源:央视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 办公厅公开通报2起党员干部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在违规吃喝的问题上, 给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家人围坐、好友相聚,总少不了一桌好菜,但公职人员可得警惕,有些"热情饭局",可能藏着"违规陷 阱"。 什么是违规吃喝? 违规吃喝是指:违反规定接受、提供宴请,其中包括违规提供或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接 受公款宴请及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以及违反规定组织、参加公款支付的宴请等行为,是典型的违反中 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违规吃喝案件主要有四类: 四是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 认定违规吃喝的关键是什么? 根据违规吃喝问题的构成要素,认定违规吃喝的关键点在于弄清参与吃喝的人员关系、吃喝的地点性质 和吃喝的钱款来源,也就是和谁吃、在哪儿吃、谁付钱。 和谁吃 党员干部也有生 ...
中央明确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认定标准
券商中国· 2025-06-22 06:06
违规吃喝定义与认定标准 - 违规吃喝指违反规定接受或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包括公款宴请、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行为[3] - 认定违规吃喝需关注三要素:参与人员关系(和谁吃)、地点性质(在哪儿吃)、费用来源(谁付钱)[5] - 四类典型违规行为:接受影响公务的宴请、出入私人会所、公款支付宴请、超标准接待[4] 参与人员限制 - 禁止接受下属、下级单位、企业及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无论是否影响公务[6] - 家人或朋友正常聚餐不违规,但需排除利益关联方[6] 场所限制 - 私人会所或具有会所性质的场所一律禁止出入,无论费用来源或参与人员[8][9] 费用来源规范 - 假公务真吃喝(虚构公务活动用公款支付)和真公务超标准(虚报人数或超标接待)均属违规[10] 禁止参加的饭局类型(8类) - 公款宴请(超范围或超标准)[11] - 企业安排的吃请或变相吃喝(不得利用企业场所或要求企业买单)[12][13] - 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吃请[14] - 可能影响公务执行的吃请[15] - 公款宴请私客[16][17] - 大操大办婚丧宴席[18] - 敛财性质宴席[19] 需警惕的饭局场景(12类) - 上下级无实质公务的相互吃请[20] - 同城公务活动不得公款用餐[21] - 基层或村级组织安排的宴请[22][24] - 异地接待超出公务区域[23] - 公务外出期间公款吃请[25][26] - 公务接待性质夜宵[27] - 内部接待场所宴请私客或变相吃喝[28][29] - 私人会所或高消费场所吃请[30] - 违规同学会、老乡会[31][34] - 其他有损形象的吃请[32] 相关党纪法规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对违规组织宴请、超标准接待等行为的处分,包括警告至开除党籍[33][35]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违规收受礼品或宴请可处警告至撤职,超标准公务消费从重处罚[36][37][38]
中央明确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认定标准
财联社· 2025-06-22 05:45
违规吃喝的定义与分类 - 违规吃喝是指违反规定接受或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包括公款宴请、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等行为 [2] - 主要分为四类:接受/提供影响公务的宴请、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公款支付的宴请、超标准/超范围接待 [3] 违规吃喝的认定关键 - 核心要素包括参与人员关系(和谁吃)、地点性质(在哪儿吃)、资金源头(谁付钱) [4] - 禁止接受下属、下级单位、企业或管理服务对象的任何宴请 [6] - 私人会所或具有会所性质的场所一律禁止进入 [7][8] 公款支付的违规情形 - 假公务真吃喝:虚构公务活动用公款支付 [9] - 真公务超界限:实际公务但超标准(如虚报人数提高餐标) [9] - 禁止用公款宴请私客或报销个人消费 [16][24][26] 特定禁止的饭局类型 - 8类绝对禁止:公款宴请、企业安排、变相吃喝、管理服务对象安排、影响公务的吃请、公款宴私客、大操大办婚丧宴、敛财性质宴席 [10][11][12][13][14][15][17][18] - 12类需警惕:上下级相互吃请、基层单位接待、异地接待、村级组织安排、外出公款吃请、公务夜宵、内部场所宴私客、变相吃喝、私人会所/高消费场所、违规同学会/老乡会、其他有损形象的吃请 [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相关党纪法规 - 《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对违规组织宴请、超标准接待、借机敛财等行为的处分,包括警告至开除党籍 [31][32]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收受可能影响公正履职的宴请或超标准公务消费将面临降级至开除处分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