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央明确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认定标准
财联社·2025-06-22 05:45

违规吃喝的定义与分类 - 违规吃喝是指违反规定接受或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包括公款宴请、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等行为 [2] - 主要分为四类:接受/提供影响公务的宴请、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公款支付的宴请、超标准/超范围接待 [3] 违规吃喝的认定关键 - 核心要素包括参与人员关系(和谁吃)、地点性质(在哪儿吃)、资金源头(谁付钱) [4] - 禁止接受下属、下级单位、企业或管理服务对象的任何宴请 [6] - 私人会所或具有会所性质的场所一律禁止进入 [7][8] 公款支付的违规情形 - 假公务真吃喝:虚构公务活动用公款支付 [9] - 真公务超界限:实际公务但超标准(如虚报人数提高餐标) [9] - 禁止用公款宴请私客或报销个人消费 [16][24][26] 特定禁止的饭局类型 - 8类绝对禁止:公款宴请、企业安排、变相吃喝、管理服务对象安排、影响公务的吃请、公款宴私客、大操大办婚丧宴、敛财性质宴席 [10][11][12][13][14][15][17][18] - 12类需警惕:上下级相互吃请、基层单位接待、异地接待、村级组织安排、外出公款吃请、公务夜宵、内部场所宴私客、变相吃喝、私人会所/高消费场所、违规同学会/老乡会、其他有损形象的吃请 [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相关党纪法规 - 《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对违规组织宴请、超标准接待、借机敛财等行为的处分,包括警告至开除党籍 [31][32]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收受可能影响公正履职的宴请或超标准公务消费将面临降级至开除处分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