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集成技术

搜索文档
海博思创20251008
2025-10-09 02:00
**海博思创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储能系统集成行业,特别是大型储能(大储)领域[2][7] * 公司为海博思创,是国内储能系统集成的龙头企业[3][28]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业务高度聚焦,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集成营收占比高达99.77%[2][5] * 2025年二季度实际出货量为6.57GWh,实现利润2.22亿元,略超预期[2][5] * 公司给出明确的未来几年出货量指引:2025年30GWh,并计划逐步提升至70、100、120GWh[2][3] * 盈利预测:2025年预计利润约9亿元,2026年约17亿元,2027-2028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在25~32亿元左右[4][21] * 分市场预测:2025年国内出货约25GWh(毛利率16%),海外出货约5GWh(毛利率30%)[4][21]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国内储能市场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装机目标为140~150GWh,同比增长超30%[2][7] * 政策驱动是重要因素,《136号文》推动从新能源强制配储向独立储能转型[7] * 近期招标数据强劲,2025年8月招标规模近70GWh,创历史新高,预示未来装机将持续增长[14] * 国家发改委行动方案指引2027年储能装机规模达180GWh以上,但公司认为此指引保守,预计2025至2027年新增规模在100至200GW之间,考虑时长因素,容量规模可能超600GWh[11][12] * 公司预测2025至2027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分别为137、210和225.5 GWh,复合增速超30%[13] 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 * 具备完整的储能系统集成生产能力,核心零部件PCS、EMS、BMS等均为自研,仅电芯外采,技术优势显著[3][18] * 强大的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在国内激烈竞争环境中保持高毛利率(最新季度毛利率18%,远超同行10%水平)[4][29] * 通过资源整合(如与客户共同参与前期电站投资)提升设备价格和品牌溢价[29][31] * 客户质量高,多为五大六小头部厂商,项目数量多且产线连续生产,具有规模成本优势[18][29] * 业务纯粹,专注于储能,无光伏业务,成长性强劲,出货量指引连续翻倍[28]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是重要增长点,业务分布为欧洲65%、美国10%、其余25%在澳大利亚及亚太新兴市场[2][3] * 海外市场单价和盈利水平显著高于国内,为公司营收和利润提供强劲动力[2][3][16] * 海外订单落实约13GWh,美国市场后续可能超预期[22] * 公司正进行销售框架调整,成立战略规划部门以补齐区域布局短板[23] 供应链与运维服务 * 与宁德时代等头部电芯厂商签订保供协议,保障供应稳定,同时供应商趋于多元化(宁德时代供应比例从2021年87%降至2024年37%)[18] * 电芯价格上涨对整体影响不大,头部公司维持在0.4元/瓦时即可实现盈利平衡[15][20] * 运维服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25年底参与运维容量超20GWh,运维费约1,500~2,000万元/GWh,加上分成,预计2025年贡献收入约1.2亿元,净利润约0.6亿元[2][18] * 运营优势包括AI和软件算法技术、约40个项目的运营经验,以及通过数据反馈加强硬件研发的能力[2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董事长张建忠及其妻子合计持股约21%,并已实施两轮股权激励,管理层信心充足[6] * 公司成立于2011年,经历战略调整后完全聚焦于储能系统集成[9] * 公司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与未来新能源成立合资子公司[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