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代价

搜索文档
李迅雷:大国债务——经济增长的代价
搜狐财经· 2025-09-03 04:47
宏观杠杆率国际比较 - 中国2025年二季度宏观杠杆率首次突破300% 从一季度298.5%升至300.4% 上升1.9个百分点[1] - 2019-2024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增幅达47个百分点 显著高于德国(-3.4)、日本(4.1)和美国(-7)[28] - 美国《大而美法案》将净增加3.4万亿美元基础赤字 2028年对GDP促进作用达峰值[1] 部门杠杆率结构分析 - 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从2019年125.5%升至2024年139.4% 德日美同期呈现下降趋势[5] - 政府部门杠杆率从2019年59.6%持续上升至2024年88.4% 而德日美先升后落[9] - 居民部门杠杆率变化平稳 四国波动幅度在正负5个百分点区间[4] 国有企业杠杆特征 -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85.6%高于非国有企业78.3% 2022年以来国企杠杆率明显提高[7] -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为负 非国有企业杠杆率未显著提升[7] - 疫情后非金融企业加杠杆主要来自国有企业[7] 政府债务计量差异 - BIS与NIFD统计口径差异达30个百分点 BIS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计入政府杠杆[20] - 地方政府杠杆率从2019年21.2%升至2025年一季度36.8% 增速快于中央政府[23] - 德日美市场价值计价政府债务增幅低于账面价值 主因债券收益率上升[28][29] 经济增长效率分析 - 2023-2024年中国GDP平减指数分别下降0.51%和0.71% 弱于德日美价格水平[32] - 资本存量/GDP比值达4.84倍 高于德国3.72和日本2.98[44] - 实际IRR从超20%回落至2019年7.7% 低于日本11.2%[44] 生产要素效率比较 - ICT投资占比仅10% 显著低于美国过半水平[45] - 全要素生产率0.4 低于德国0.6和日本0.65[42] - 人力资本指数低于相同发展阶段德日两国[41] 政策效果评估 - 逆周期政策效果优于西方国家 因银行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15][17] - 政府举债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递减 2022-2024年名义经济增速持续慢于美国[23][33]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仅1.6% 受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拖累[47]
李迅雷专栏 | 大国债务:经济增长的代价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27 11:33
宏观杠杆率国际比较 - 中国宏观杠杆率从2019年末的239.5%升至2024年末的286.5%,上升47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德日美三国(德国降3.4个百分点、日本升4.1个百分点、美国降7个百分点)[3][32] - 中国杠杆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而德日美三国呈现"急升-回落"模式,2024年末三国杠杆率均回落至接近2019年水平[3] - 中国2025年二季度宏观杠杆率首次突破300%,达到300.4%,较一季度上升1.9个百分点[1] 部门杠杆率结构分析 - 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从2019年末125.5%升至2024年三季度139.4%,主要受国有企业加杠杆推动(国企资产负债率85.6% vs 非国企78.3%)[8][9][11] - 政府部门杠杆率中国持续上升(2019年59.6%→2024年88.4%),而德日美先升后降,德国2024年末回落至62.4%(峰值68.9%),日本回落至212.5%(峰值225.3%),美国回落至114.1%(峰值121.4%)[13][32] - 居民部门杠杆率四国变化平稳,中日略升,德美略降,美国下降5.4个百分点主因政府发放居民补贴[5] 债务效率与经济增长 - 中国实际GDP增速2020-2024年均高于德日美,但名义GDP增速2022-2024年持续低于美国,主因GDP平减指数连续两年负增长(2023年-0.51%,2024年-0.71%)[41][43] - 中国资本存量/GDP达4.84倍(2019年),高于同期德国3.72倍和日本2.98倍,实际IRR从超20%回落至2019年7.7%,显示资本边际效益递减[56][57] - ICT投资占比仅10%远低于美国超50%,资本构成中科技含量偏低[61] 政策资源配置优化 - 存在"未富先债"现象:人均GDP1.33万美元对应杠杆率286.5%,明显高于全球人均GDP每增1万美元杠杆率升18个百分点的趋势线[47] - 全要素生产率仅0.4,低于同期德国0.6和日本0.65,人力资本指数也低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德日[52][53] - 建议短期优化资本配置减少重复投资,中期加强技术进步,长期落实人口发展战略,重点扩大消费与提高劳动力质量[47][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