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文化与时尚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第31周:服装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8-12 00:05
奢侈品行业战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面临历史性低谷,行业加速变革,主要战略调整包括跨界引入商业管理人才(如开云集团从雷诺汽车聘请新CEO,Prada旗下Miu Miu从运动户外集团挖角)[2] - 家族企业与外聘CEO磨合困难,Prada、Ferragamo等外聘高管频繁离职[2] - 创意人才更多在集团内部流动(如LVMH将Loewe设计师调任Dior,开云集团让Balenciaga创意总监执掌Gucci)[2] - 品牌传播职位升级,Chanel、LV设立高级传播官强化形象管理,LVMH新设美洲总裁职位提升美国市场战略地位[2][3] 户外装备市场崛起 - 潮流服饰市场下行,街头潮牌如Supreme、OFF-WHITE等热度减退,部分品牌面临破产或被收购[4] - 户外鞋服品牌如始祖鸟、Salomon迅速崛起成为新潮流象征,凭借机能与时尚并重的设计吸引中产及潮流人群,门店数量和规模显著增长[4] - 疫情加速消费者对健康户外生活方式的追求,推动户外品牌从功能性向时尚生活方式转变,耐克、阿迪等传统运动品牌加码户外产品线[4] 瑞士手表出口数据 - 2025年6月瑞士手表出口额同比下滑5.6%至22亿瑞士法郎,主要受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市场下滑影响[5] - 上半年整体出口额微降0.1%至130亿瑞士法郎,前六大市场(占全球50.5%)出口额下滑7.6%,前30大市场(占93.9%)下滑4.9%[5] - 部分市场如西班牙、印度实现两位数增长,而中国台湾、科威特等大幅下滑[5] 中国时尚产业升级 - 2025中国时尚大会以"时尚为骨、文化为魂、品牌为脉"为主题,推动海宁从皮革产业向全品类时尚中心转型[6] - 海宁依托千亿级产业集群,通过政策扶持、创新引擎和生态构建打造"时尚产业全链服务商"[6] - 黄金首饰品牌凭借古法工艺复兴和产品创新吸引年轻及高端客群,头部品牌市值两年增长93%,转向精细化运营提升单店效益[7] 品牌设计趋势 - DIOR、BURBERRY等品牌改用复古标识,LV加入复古元素,对抗此前同质化的无衬线风格[8] - 运动品牌保持原风格,行业整体通过复兴经典设计重塑视觉竞争力[8] 品牌动态与转型 - JW Anderson宣布从服饰品牌转型为生活方式品牌,计划通过陶艺、家居等垂直领域拓展奢侈生活方式市场[11] - PUIG集团2025年上半年香水和时装部门收入16.85亿欧元(占73%),同比增长8.6%,彩妆部门收入3.39亿欧元(占15%)增长2%[12] - 太平鸟将苏绣融入现代设计打造国潮服饰,联合苏州刺绣研究所推出联名系列[13] 品牌运营案例 - 拉夏贝尔因过度扩张破产清算后,其商标被贴牌商家在抖音等平台热销,形成"卖标"生意[15] - 加拿大跑步品牌Ciele Athletics与滔搏合作进入中国,依托滔搏7000余家门店和线上渠道拓展市场[16] 奢侈品市场洞察 - 宝珀中国区副总裁廖信嘉指出奢侈品核心在于超越功能的价值,如历史传承、工艺稀缺性及品牌文化[17] - Ralph Lauren CEO强调未来增长重点在女装领域(潜在规模2000亿美元),并探索高尔夫、F1等体育联名机会[19]
博物馆“玩”时尚,玩到年轻人“心趴”上(文化只眼·新世代新风潮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1 01:20
品牌发布与产品表现 - 恭王府博物馆发布"恭·时尚"品牌 包含37套概念服饰和35套新中式成衣及配饰 将中式生活美学融入当代设计[2] -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凤冠冰箱贴销量突破100万件 带动凤冠IP全系列销售额突破亿元 创下国博文创产品近20年销售纪录[2] - 博物馆文创产品覆盖服装、包袋、首饰、香氛、茶具、床品、潮玩、摆件等多个品类 全面承包年轻人时尚购物清单[2] 市场驱动因素 - 博物馆文创产品以精巧设计为根本 将文物承载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转译为符合当代审美的设计语言[3] - 高性价比成为重要竞争力 数百元即可"全套拿下"的文创首饰相比国际奢侈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3] - 年轻消费者自信昂扬 乐于通过国潮产品表达自我品味 展示中华文化魅力[4] 国际化发展与战略布局 - 恭王府博物馆通过巴黎时装秀、新加坡展览等国际化活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多元化表达[2] - 消费者穿着南京云锦博物馆制作的马面裙走进巴黎凡尔赛宫等文化地标 敦煌纹样丝巾定制产品在社交媒体引发分享热潮[4] - 博物馆与时尚界联动作为文化产业延伸 满足年轻人从"好"生活到"美"生活的进阶追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