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平等

搜索文档
多国人士高度评价中方在捍卫和平、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作出的努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6 12:29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平会议今天(2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瑞士、泰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前政要,美国、英国 等驻华使节以及多国和平团体、智库与青年代表出席。会议发出了以团结捍卫和平的呼吁,也向外界展示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主办方表示,当前地区冲突延宕,个别国家从维护自身霸权出发,强迫别国选边站队搞小圈子,严重削弱国际社会协助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举办此次和平 会议,目的就是为汲取历史智慧,汇聚团结力量,捍卫战后国际秩序,共谋共护和平。 与会嘉宾高度评价中方在捍卫和平、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作出的努力,认为中方最新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非常及时、必要。 瑞士前联邦主席 于利·毛雷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非常重要,应该要得到联合国在内更加广泛的支持、讨论和关注。正如倡议的五大核心理念 强调的,我们要坚持多边主义,坚持主权平等,尤其在国际组织中,赋予所有国家的代表平等的权利。 德国和平委员会主席 格哈德·福克斯:中国从历史到现在一直都强调和平,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互学互鉴,这对当下非常重要。 巴基斯坦前看守政府总理 安瓦尔·哈克·卡卡尔:我们缅怀那些在战争中受难的人民。现 ...
中国代表在人权理事会呼吁完善全球人权治理
新华网· 2025-09-26 01:30
新华社日内瓦9月25日电(记者石松)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25日 出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60届会议并发言,呼吁各方完善全球人权治理。 陈旭代表近80国作共同发言,指出当前多边主义遭受严重冲击,各方应通过联合国80周年改革提高效 率、简化程序、消除重复、加强透明度,愿提出五点倡议:一是奉行主权平等,各国不论大小、强弱、 贫富,都有权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参与、决策、受益;二是遵守国际法治,要确保国际法的平等统一适 用,不能搞双重标准;三是践行多边主义,要共商共建共享,反对单边主义;四是倡导以人为本,平衡 推进各类人权;五是注重行动导向,力求实效,推动完善全球人权治理,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 进步的光明前景。 ...
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贡献中国方案(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00
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和重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 毫不动摇加以维护。中国一贯主张并践行大国责任,是维护联合国宪章权威的重要力量。全球治理倡议 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体现出中国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多 边体系的坚定支持。 全球治理倡议聚焦"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这一时代课题,回应的是绝大 多数国家的共同期盼、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需求 习近平主席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以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为核心理念,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 方法和路径。五大核心理念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指引人类前进方 向贡献中国智慧,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指明方向、凝聚力量。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二战后建立的全球治理体系遭遇空前挑 战与严峻考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沉渣泛起,严重冲击破坏世界和平发展。放眼全球,地 区热点问题持续发酵,能源短缺、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成为 ...
美委关系紧张之际,委内瑞拉议会一读通过与俄罗斯战略伙伴关系草案
环球时报· 2025-09-19 22:41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周扬】当地时间18日,委内瑞拉国民议会官网发布消息称,委内瑞拉国民议会在 当天的全体会议上,一读通过了《委内瑞拉与俄罗斯战略伙伴关系与合作条约》草案。该合作协议涵盖 政治、经济、能源、防务和文化等多个领域,被视为两国关系的重要升级。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议 员罗伊·达萨称,该条约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为基础,体现了委内瑞拉的独立自主。他表示,协议并 非临时措施,而是为国家长远发展确立的战略框架。根据草案,协议有效期为10年,并可每5年自动延 长。 西班牙《ABC报》称,该草案还需经二轮审议通过才能成为国家法律,相关立法程序预计将在短期内 继续推进。阿根廷《第十二页报》注意到,议会讨论中几乎没有出现反对意见,显示出委内瑞拉内部在 对外政策方向上的高度一致。该报还评论称,这份条约不限于传统的能源和军工合作,还包括教育和技 术交流,反映出委俄双方试图在更多领域建立长期联系。 西班牙《国家报》报道则将这一进展与委内瑞拉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联系起来。报道称,美国近年来 持续对委内瑞拉政府实施经济制裁和外交施压。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自己的第二个总统任期以来,双 方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美国近期更通过军 ...
坚持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②
新华网· 2025-09-13 23:22
全球治理倡议核心理念 - 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并将奉行主权平等置于五大核心理念之首 强调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 体现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1] - 主权平等是国与国关系最重要准则 核心在于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 主权尊严必须得到尊重 内政不容干涉 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平等参与决策受益[1] - 倡议直指当前全球治理体系不平等状况 针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逆流 少数国家企图垄断全球治理[1] 国际社会响应与支持 - 白俄罗斯总统评价全球治理倡议完全建立在平等公正基础上 认为这正是当今国际关系发展中极其缺乏的[1] - 蒙古国总统赞赏倡议倡导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 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的国际治理体系 愿同中方相互支持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1] - 古巴外长高度评价倡议体现全球南方共同诉求 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1] 中国实践与多边立场 - 中国在对外交往中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 马来西亚总理表示在与中国的交往中从未感受到压力而是获得平等尊重[2] - 中国处理国际事务秉持公平正义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反对少数国家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权利[2] - 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 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 致力于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被格林纳达总理称为全球南方引领者 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2] 全球治理体系发展方向 - 坚持主权平等原则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才能筑牢全球治理公正性与合法性 汇聚共识合力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2] -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成员 中国将同其他国家一道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2] -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2]
新华时评丨坚持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②
新华社· 2025-09-13 15:21
主权平等是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联合国及所有国际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 则。主权平等,核心在于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 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都有权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然而,当 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逆流涌动,少数国家凭借"胳膊粗""拳头 大",企图垄断全球治理。全球治理倡议强调主权平等,直指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不平等状况,具有很 强的针对性。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说:"全球治理倡议完全建立在平等和公正的基础上,而这正是当 今国际关系发展中极其缺乏的。" 坚持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② 新华社记者朱婉君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将"奉行主权平等"置于倡 议的五大核心理念之首。全球治理倡议强调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体现了其精神内涵同联合 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深刻回答了"由谁治理""为谁治理""如何治理"等关键问题。 奉行主权平等,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但在全球 ...
破解治理赤字 彰显大国担当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19
全球治理倡议核心理念 - 主权平等作为全球治理首要前提 强调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有权平等参与决策和共享治理成果 推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2] - 国际法治作为全球治理根本保障 强调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 维护国际法权威性和严肃性 [2] - 多边主义作为全球治理基本路径 呼吁国际社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3] 全球治理价值取向 - 以人为本作为全球治理价值取向 致力于通过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共同发展 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大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3] - 行动导向作为全球治理重要原则 立足当前紧迫性问题并着眼长期挑战 以务实合作凝聚共识打造可视成果 [4] 全球治理重点领域 - 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和人工智能治理等治理赤字较大领域推动务实合作 优先考虑这些紧迫性突出的领域 [4] - 支持联合国落实《未来契约》 展现出以实际行动化解治理赤字的鲜明取向 [4] 全球倡议体系定位 - 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后的第四大重要公共产品 [4] - 四大全球倡议从发展 安全 文明 治理四个维度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4]
破解治理赤字 彰显大国担当(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9-02 23:05
全球治理倡议核心理念 - 倡议基于主权平等 国际法治 多边主义 以人为本 行动导向五大核心理念 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一脉相承 [1] - 旨在破解治理赤字 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指明方向 [1] 主权平等原则 - 主张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有权平等参与决策共享治理成果 反对少数国家垄断全球治理 [2] - 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推动权利平等 机会平等 规则平等 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2] 国际法治保障 - 强调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确保国际法规则平等统一适用 [2] - 反对少数国家推行"双标"和"家规" 维护国际法权威性严肃性 支持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系 [2] 多边主义路径 - 坚持真正多边主义作为全球治理基本路径 主张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完善合作架构 [3] - 呼吁国际社会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 推动多边机制发挥建设性作用 [3] 以人为本取向 - 以促进共同发展应对共同挑战为目标 增强各国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3] - 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将本国利益寓于全球利益之中 [3] 行动导向原则 - 聚焦紧迫性问题和长期性挑战 通过务实合作凝聚共识打造可视成果 [4] - 优先推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 人工智能治理等赤字较大领域合作 [4] 倡议体系定位 - 作为全球发展 安全 文明倡议后的第四大公共产品 从四个维度为世界注入稳定性 [4] - 展现合作共赢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 体现大国历史担当与战略远见 [4]
习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将为世界带来什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04:30
全球治理倡议核心内容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1] - 倡议包含五大核心原则:奉行主权平等 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 倡导以人为本 注重行动导向[1] 主权平等原则 - 坚持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 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参与决策和受益[4] - 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4] -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始终坚定支持国家平等原则[4][5] 国际法治原则 - 坚持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遵守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6] - 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 反对双重标准和强加"家规"[6] - 中国被联合国秘书长评价为维护国际法治的重要贡献者和多边主义基石[6] 多边主义原则 - 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7] - 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 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全球治理作用[7] - 中国作为多边主义践行者 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世界经济[7] 以人为本原则 - 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并共享治理成果[8] - 弥合南北发展鸿沟 让人民更好分享发展成果[8] - 中国以人民福祉为念 为人类发展事业贡献智慧方案[8] 行动导向原则 - 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统筹协调全球行动并打造可视成果[9] - 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契机 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框架突出位置[9] - 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 已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推动力量[9] 上合组织引领作用 - 上合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 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9] - 具体贡献包括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上合力量" 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上合担当"[9] -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上合示范" 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上合行动"[9]
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
新华社· 2025-09-02 00:51
全球治理倡议框架 - 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以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1] - 倡议核心包括奉行主权平等 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 倡导以人为本 注重行动导向[1][2] 上海合作组织全球治理实践 - 组织成立24年来秉持"上海精神"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更加民主公正合理方向发展[3] - 提出并实施许多全球治理新理念 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推动力量[3] 安全合作领域举措 - 各成员国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开展高效安全合作维护区域稳定[3] - 发挥新成立的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和禁毒中心作用构筑地区安全共同体[3] 经济合作领域规划 - 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 绿色产业 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4] - 成立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4] - 未来5年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4] - 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并共享发展红利[4] - 推动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4] 人文合作领域计划 - 未来5年为其他成员国治疗50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 - 实施5000例白内障手术和开展1万例癌症筛查[5] - 举办政党论坛 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论坛 传统医学论坛[5] 多边机制合作方向 - 支持与联合国 东盟 欧亚经济联盟 亚信等多边机制扩大合作[5] - 共同维护国际经贸秩序和完善全球区域治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