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护牙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爱牙日|主动护牙、科学控糖!听专家说糖如何给牙齿添“甜蜜负担”
人民网· 2025-09-20 03:13
龋齿形成机制 - 龋齿发生由细菌主导的致龋连锁反应触发,糖作为关键诱因而非直接腐蚀牙齿[1] - 致龋菌群以残留糖分为燃料,通过糖酵解快速繁殖并产生酸性物质原料[3][4] - 细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持续溶解牙釉质,酸性环境在进食后持续20-30分钟[6][11] - 频繁含糖零食摄入使牙齿长期处于酸性攻击,导致牙釉质脱矿软化形成龋洞[9][11] 科学控糖策略 - 控制进食频率比控制糖总量更重要,建议正餐后集中食用甜食[14][15] - 需警惕隐藏糖源如番茄沙拉酱、即食麦片、风味酸奶等加工食品[18] - 阅读食品标签时关注蔗糖、葡萄糖浆、麦芽糖等添加糖成分排序[21] - 选择新鲜水果替代高糖零食,富含纤维和水分可刺激唾液分泌[22] - 调整饮食顺序:先食用蔬菜蛋白质,最后摄入碳水化合物[23][24] - 白开水为理想饮品,纯果汁含大量天然糖分需限制饮用[25][26] - 选择无糖标识产品(如木糖醇)、坚果、奶酪、无糖酸奶等健康零食[29][31] 口腔健康防护 - 每日至少刷牙两次(早餐后和睡前),每次不少于三分钟并使用含氟牙膏[32] - 牙线为刷牙必要补充步骤,需每日使用清除牙菌斑[33] - 每年进行1-2次口腔检查和洁牙,清除牙结石防止牙周破坏[33] - 儿童新萌磨牙需做窝沟封闭预防蛀牙,易患病人群可进行局部涂氟[37] - 防护措施需配合减糖和有效清洁,否则仍可能发生蛀牙[38] 全身健康效益 - 减糖可有效控制体重预防肥胖[39] - 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减轻代谢负担稳定血糖[40][41] - 减少糖化反应,改善皮肤健康延缓衰老[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