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秋节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丨赏桂花、吃月饼……一起感受中秋节的文化之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7 01:48
一起感受中秋节的文化之美 中秋节 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寄托着"家团圆、国昌盛" 的美好期盼 而最具诗意的风俗 当属赏月 月华皎洁,清辉漫洒 让人思接千载 人们登高望月 泛舟赏月 共享团圆 农历八月十五 恰逢三秋之半 故称"中秋" 此时 大自然为山川大地 着上斑斓的色彩 丰收的中国 处处歌甜花香 自古以来 过中秋的风俗精彩纷呈 庆丰收、赏桂花 玩花灯、吃月饼 月满人间 岁岁年年 中秋 ...
上海非遗里的中秋节
新浪财经· 2025-10-06 01:11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等,最早源自我国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与祭月传统,唐代以后逐渐演变形成祭月、食月饼、赏花灯 等内容丰富的节庆习俗,至明清时期已普遍盛行于各地,并呈现出具体的地域差异。以月圆象征团圆,中秋佳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团圆、吉 祥、丰稔等文化意涵,寄托了对秋季丰收的祈愿与自然馈赠的感恩情怀。如今,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框架下,各种具有丰厚历史底蕴 的中秋节俗以整体性节日习俗标识或单独要素形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得到了综合保护、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 在上海地区,中秋节又称"八月半",民间有斋月宫(祭月)、烧斗香、踏月(走月亮、走三桥)、赏花灯、食月饼、饮桂花酒等多种传统习俗, 以酬神恩、祈丰年、庆团圆。例如,清康熙《上海县志》中就有关于当时民众"中秋赏月,交馈月饼"的记述。清嘉庆《松江府志》亦记载:"中秋 食月饼,登楼台赏月,观鹤。"又如民国《崇明县志》云:"八月十五日,月夜陈瓜果、月饼于庭,焚香斗。"上海地区的一些乡镇志中也记录了当 地的中秋节俗,例如民国《法华乡志》载:"中秋赏月,烧斗香,食月饼、芋艿、豆荚等。妇女夜游,谓之踏月。"此外,旧时上海文人的 ...
大地风华|心中月圆时
人民日报· 2025-10-05 21:52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06日 第 08 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是中国人心中共同的情结。圆月,是人们在中秋共同的憧憬。是温情,是文化,是美味,是追忆…… 月光映照下,每颗心都荡漾着各自的涟漪。而这种种的思索,又被中秋的月牵引,融入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又逢中秋,今日文艺副刊"大地风华"专版,为读者呈现5篇中秋主题散文作品。让我们借作家的文字,品味各 自不同的中秋,望见彼此心中的圆月。 ——编 者 桂花开得很好 刘醒龙 中秋节来临之际,家里的人,从大姐开始,直到小妹,有机会都要问一句:桂花树开花没有? 问这话,既是常理,也是习惯。 差不多20年前,让我家兄弟姐妹们普遍关心的这棵桂花树,还生长在大别山腹地的一处小院里。 那处小院,紧挨着一条洁白如雪的沙河。当初修建时,因其率先采用一种河沙沉淀技术,一时间轰动整个县 城,大部分人都不相信,怎么可以不用打基础,直接将房子建在松软的沙地上?正主持一个单位工作的父亲拍板 确定使用这项新技术,房子盖好后,又率先搬进这所盖在沙地上的房子里,哪怕后来一次次面对倾泻而来的洪 水,依旧保持着安居乐业的心态。说起来,家里人并非都是如此。比如母亲,每当屋后的洪水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