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职业技能

搜索文档
“中文+职业技能”融合教育赋能中国故事传播
新华日报· 2025-09-11 23:50
核心观点 -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通过将汉语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 培养懂中文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并将中国职业文化 技术经验和发展理念融入教学 实现技能掌握 中文应用和故事理解的三位一体[1] - 该模式以职业技能为载体 将中国故事元素深度嵌入技能教学 让学习者在掌握技能和中文的同时理解背后的中国逻辑与文化 提升职业能力和跨文化沟通[1] - 讲好中国故事需从内容聚焦职业场景 教学融合技能实操 实践链接职场真实和生态共建长效机制等路径构建教学模式[1] 教育模式设计 - 按职业领域细分故事主题 制造业聚焦中国技术创新与工匠精神 农业围绕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理念 服务业侧重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与职业伦理[2] - 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串联中文表达与故事传递 摒弃先教语言再讲技能后补文化的割裂模式 让中文成为完成任务和理解故事的工具[2] - 在技能示范中嵌入故事细节 将抽象中国故事转化为具体操作细节 通过怎么做传递为什么这么做[3] - 在实操练习中设计故事化任务 让学习者成为故事参与者 在挑战性实操任务中主动探索并传递中国故事[3] - 在实操评价中融入故事维度 将是否理解技能背后的中国故事纳入评价体系 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文化内涵[3] 实践应用体系 - 依托海外中资企业实践基地安排短期实习 让学习者在真实职场观察和参与中国企业工作流程 直观感受中国职业文化与发展理念[4] - 开展职场模拟项目还原真实跨文化工作场景 让学习者在模拟中练习用中文传播中国故事[4] - 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中资企业共建实践基地 实现从课堂到职场的故事价值转化[4] 资源整合机制 - 政府需出台针对性政策 将中国故事传播成效纳入国际中文教育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引导院校在技能教学中重视文化传播[6] - 设立中文+职业技能文化传播专项基金 支持优质教学资源开发[6] - 推动中文+职业技能证书与当地职业资格认证互认 提升项目权威性与吸引力[6] - 搭建技能+文化资源共享平台 汇集中国故事案例库和技能教学资源库 方便海外院校与学习者获取资源[6] - 建立反馈-优化闭环机制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与传播方式 确保中国故事传播更精准有效[6] 战略意义 - 该模式突破传统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割裂状态 将中国故事从抽象符号转化为实用技能+真实体验的具体内容[7] - 让海外学习者在学中文练技能过程中自然感知中国的文化魅力 发展智慧与大國担当[7] - 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 让世界更真实全面了解中国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7]
东西问|赵小峰:“秦岭工坊”何以扬帆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02:31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西安6月25日电 题:"秦岭工坊"何以扬帆出海? ——专访"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理事长、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小峰 作者 阿琳娜 吴小雷 2023年,由"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牵头组织的"秦岭工坊"国际职业教育项目扬帆出海,聚焦当地产业需 求,开展职教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目前已有无人机应用技术、信息技术、旅游管理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落地。 陕西如何依托自身优势,推动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职教领域合作?"秦岭工坊"何以扬帆出海? 未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职教领域还有哪些合作前景?近日,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一带一 路"职教联盟理事长、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小峰,进行解读。 中新社记者:站在中国向西开放前沿,陕西如何依托自身优势,推动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职教领 域的合作? 赵小峰:陕西省科教资源丰富,拥有110多所高校,以此为依托,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丝绸 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丝路国际建筑科技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等多个教育领域的国际 交流合作平台。 其中,"一带一路"职教联盟是在2017年由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发起成立,目前已吸引来自20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