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故事传播
icon
搜索文档
“中文+职业技能”融合教育赋能中国故事传播
新华日报· 2025-09-11 23:50
核心观点 -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通过将汉语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 培养懂中文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并将中国职业文化 技术经验和发展理念融入教学 实现技能掌握 中文应用和故事理解的三位一体[1] - 该模式以职业技能为载体 将中国故事元素深度嵌入技能教学 让学习者在掌握技能和中文的同时理解背后的中国逻辑与文化 提升职业能力和跨文化沟通[1] - 讲好中国故事需从内容聚焦职业场景 教学融合技能实操 实践链接职场真实和生态共建长效机制等路径构建教学模式[1] 教育模式设计 - 按职业领域细分故事主题 制造业聚焦中国技术创新与工匠精神 农业围绕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理念 服务业侧重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与职业伦理[2] - 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串联中文表达与故事传递 摒弃先教语言再讲技能后补文化的割裂模式 让中文成为完成任务和理解故事的工具[2] - 在技能示范中嵌入故事细节 将抽象中国故事转化为具体操作细节 通过怎么做传递为什么这么做[3] - 在实操练习中设计故事化任务 让学习者成为故事参与者 在挑战性实操任务中主动探索并传递中国故事[3] - 在实操评价中融入故事维度 将是否理解技能背后的中国故事纳入评价体系 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文化内涵[3] 实践应用体系 - 依托海外中资企业实践基地安排短期实习 让学习者在真实职场观察和参与中国企业工作流程 直观感受中国职业文化与发展理念[4] - 开展职场模拟项目还原真实跨文化工作场景 让学习者在模拟中练习用中文传播中国故事[4] - 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中资企业共建实践基地 实现从课堂到职场的故事价值转化[4] 资源整合机制 - 政府需出台针对性政策 将中国故事传播成效纳入国际中文教育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引导院校在技能教学中重视文化传播[6] - 设立中文+职业技能文化传播专项基金 支持优质教学资源开发[6] - 推动中文+职业技能证书与当地职业资格认证互认 提升项目权威性与吸引力[6] - 搭建技能+文化资源共享平台 汇集中国故事案例库和技能教学资源库 方便海外院校与学习者获取资源[6] - 建立反馈-优化闭环机制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与传播方式 确保中国故事传播更精准有效[6] 战略意义 - 该模式突破传统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割裂状态 将中国故事从抽象符号转化为实用技能+真实体验的具体内容[7] - 让海外学习者在学中文练技能过程中自然感知中国的文化魅力 发展智慧与大國担当[7] - 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 让世界更真实全面了解中国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7]
我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结下不解之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4 22:31
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 - 外籍专家刘正曦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分享学习中文的故事,展示中国学习生活体验 [9] - 刘正曦深入中国城乡,记录湖南十八洞村脱贫、河北玉狗梁村乡村振兴等案例,制作短视频在海外传播 [11] - 刘正曦见证中国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力,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 [11] 深圳大学国际合唱团 - 韩国留学生申文燮组建深圳大学国际合唱团和留学中国"云"合唱团,录制多首与中国发展相关的音乐作品 [12] - 作品包括《国家》庆祝脱贫攻坚、《不忘初心》献礼建党百年、《冰雪之望》祝福北京冬奥会、《东方之梦》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12] -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合唱团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2][13]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中国留学生 - 博士研究生陈榆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分享跨文化交流经验,帮助其他留学生 [14] - 陈榆动员更多留学生投稿,展示中国留学生精神风貌 [14] - 留学生通过文字和行动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青年自信 [16] 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传承3000多年历史的藏毯技艺,推动青海特色产业发展 [17] - 将手工编织与机织融合,创新割绒、绻绒、剪花等工艺 [18] - 产品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包括"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18][19] 人民日报海外版 - 创刊40周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13][15] - 关注外国留学生和海外学子的真实生活,促进中国故事传播 [12][14] - 记录中国企业发展历程,如青海圣源地毯集团的成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