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式并购
icon
搜索文档
一村资本于彤:这轮并购潮的八大机会
投资界· 2025-09-05 07:02
并购市场趋势与机遇 - 2025年科技型企业首次成为中国并购市场焦点 标志着从互联网消费向硬科技领域转移 [10] - 产业并购成为主线 强调强强联合与供应链协同 推动龙头企业做优做强 [10] - 跨境并购迎来最佳时期 法律障碍清除且地缘政治重构供应链 成为国际化战略选择 [12] -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趋势加速 从增量转向存量市场 政策支持推动成熟资本市场模式落地 [11] - 买方市场特征显著 上市公司掌握标的选择权与估值议价权 市盈率控制在12倍左右 [11] 政策与市场结构变化 - "924并购六条"政策优化重组机制 推动科技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10] - 并购支付方式创新 出现可转债并购基金分期付款股权置换等工具 缓解资金压力 [12] - 地方政府深度参与并购招商 从政策招商演进至3.0阶段 需具备投行投资双重视角 [10] - 并购基金成为主力军 提供资金协调利益并推动谈判 超越锦上添花角色 [12] 中国式并购特点 - 上市公司主导产业链 未上市企业融资难 上市后获银行信贷与地方政府支持 [17] - 技术渗透速度极快 西方需5-10年而中国仅半年 毛利率快速下滑反映技术演进 [17] - 资金属性依赖地方政府配给 不同所有制资金影响策略选择 [18] - 跨国企业剥离中国事业部 因难以应对快速技术渗透与竞争态势 [17] 并购策略与实践 - 整合零散细分市场 通过再并购实现产业扩张 例如软件行业收购现金流小企业整合上市 [21] - 控股型并购要求强现金流预测与投后赋能能力 例如3亿欧元收购意大利NMS集团90%股权 [25] - 协同产业方获取核心技术 例如与汽车集团共建基金收购传感器技术 [25] - 孵化型并购投资核心团队 例如牵头收购德国Sicoya公司并换股落地 获融资16.5亿元 [26] - 关注跨国公司分拆项目 估值低且技术领先 例如德国特种光源供给京东方与新能源电池 [27] 战略与执行关键 - 并购前需明确战略方向与基因匹配 缺乏规划导致高失败率 [28] - 投后整合需灵活包容 尊重原有文化但必要赋能 参考丹纳赫等国际案例 [18] - 利用全球视角分析供需变化 结合技术扩散理论与波特五力模型 [18] - MBO需管理层投入身家 依赖杠杆与现金流分红 要求行业前景明朗且估值可控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