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业绩和体验至上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圈“变天”,权益基金转向“精致化”,含权债基获新发展优势
搜狐财经· 2025-09-18 06:59
基金公司策略转变 - 基金公司主动控制产品募集规模 普遍将上限设定在10亿至50亿区间 与2020年南方成长先锋单只基金募集321.15亿元形成鲜明对比 [1] - 控制规模的核心目的是保障产品业绩稳定性 避免因规模过大影响基金经理操作灵活性 [1] - 招商均衡优选基金设50亿募集上限 单日认购金额超87亿 最终按56.67%比例配售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基金10亿上限吸引超30亿认购 配售比例低至32.95% [3] - 摩根盈元稳健产品未设募集上限 但在首日募集27.52亿元后立即提前结束募集 体现规模控制决心 [3] 销售渠道策略调整 - 渠道方不再集中资源推广单一"爆款"产品 避免耗尽客户资金影响长期销售规划 [5] - 行业评价体系从"规模为王"转向"业绩和体验至上" 形成从管理端到销售端的集体克制 [5] 监管政策导向 - 监管部门对债券基金审批实行差异化调整 纯债基金同时审批数量限制在两只以内 [7] - 明确约定股票持仓的二级债基(固收+产品)注册审批缩短至15个工作日内 [7] - 审批速度形成梯级结构:股票ETF最快(5个工作日) 主动权益与宽基指数次之(10个工作日) 含权混合与二级债基第三(15个工作日) [9] - 符合国家战略的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类基金及零售债基维持正常审批流程 [11] - 第二批科创债ETF共14只产品 单日募集近400亿元 单只产品募集上限约30亿 [11] - 机构持有的纯债基金继续受注册限制 推动债基从流动性管理工具向多元化资产配置工具转型 [13] 市场反馈与表现 - 权益基金发行份额占比创新高 "日光基"现象重现 显示市场对优质产品的认可 [14] - 产品业绩回暖正在修复投资者信任 [14] - 泓德基金认为自去年"9·24"的反转行情持续 看好人工智能(硬件/软件)和出海(制造业/服务业)两条主线 [16] - 招商基金指出A股机会非普涨 需把握风格轮动 个股涨幅未完全脱离基本面支撑 [16] - 长城基金认为市场处于中波震荡环境 AI赛道需关注成交量配合情况 [18]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挑战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注重产品精细化和投资者长期利益 [18] - 市场理性与暖意交织 预示更成熟、多元的发展阶段到来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