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良资产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金融资产北京分公司成功举办2025年北京区域投资与服务合作联盟大会
财富在线· 2025-09-23 05:32
会议概况 - 公司于9月22日举办2025年北京区域投资与服务合作联盟大会暨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交流研讨会 主题为聚力焕新 共赢发展 聚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政策机遇 [1] - 会议聚集80余名嘉宾 来自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银行 信托公司 证券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及阿里资产等在京金融机构 [1] - 会议围绕不良资产市场现状 政策解读 业务实践与创新展开交流 并展望行业发展方向 [4] 公司战略与业绩 - 2025年是公司一三五战略中三年质效显著提升收官之年 北京分公司立足首都资源禀赋 深耕大不良资产经营主业 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功能 [3] - 2025年成功竞得不良资产债权总额超过110亿元 近年累计实施央国企低效资产盘活 非主业资产剥离 服务民生助企纾困等项目超过280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购处置 纾困盘活 股权业务等主业收入明显增长 ROE和ROA再创加入中信集团后新高 [6] 业务实践与创新 - 北京分公司坚持收购开源 管理提质 处置增效和生态赋能相结合 创新结构化 反委托 信托收益权等收购手段 [6] - 公司不断丰富资产货架 包括商办 住宅类不动产 上市公司股票 能源电站 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整合产业资源挖掘不良资产价值 [6] - 成功参与某电力央企抽水蓄能板块市场化债转股 四川九寨华美胜地度假区低效文旅资产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 [3] 行业合作与发展 - 会议搭建在京金融机构特资条线深层次对话平台 为北京区域不良资产行业发展注入新思路和动力 [4] - 阿里资产执行总裁陈慧明以大数据视角分析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现状及交易情况 [4] - 公司未来将加强与区域联盟机构深度合作 共同构建开放 共享 共赢的不良资产生态圈 [6]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须聚焦主业合规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07 02:30
行业监管新规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填补统一监管规则空白 规范经营行为并强化风险管理 [1][3] - 新规设定三大核心指标:主业红线要求近3年年均金融不良资产收购额占新增投资额比重不低于30% 杠杆上限规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3倍 集中度限制单一客户投融资余额不超过净资产10% 集团客户不超过15% [4] - 硬性规定促使公司回归主业深耕细作 遏制盲目扩张非主业现象 提升竞争能力和经营安全 [1][5] 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 -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数量达60家 形成"5+2+N+银行系"市场格局 与五大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区域市场激烈竞争 [2][7] - 在不良资产一级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凭借地方政策和渠道优势 在收购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资产包时更具优势 [2] - 市场呈现全国性公司理性报价 地方公司发挥地域优势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依托母行资源的差异化竞争格局 [7] 业务发展机遇 - 个贷不良资产转让试点推进使公司成为化解个贷不良资产的重要力量 [3] - 中小金融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倾向于通过结构化交易处置 为公司提供良好发展机会 [2] - 各市场主体合作增多 形成竞合关系 地方公司既竞争收购一手资产包 也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二手资产包 [7][8] 行业发展趋势 - 监管趋严推动行业走向合规发展 前期合规机构将持续做大做强 打擦边球机构面临回归主业压力 [4][7] - 公司需通过差异化发展道路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摒弃同质化竞争 [7][8] - 新规有助于更好发挥金融体系清道夫功能 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 [1][6]
除了IPO,AMC们也在“抛弃”中小银行
36氪· 2025-08-04 03:28
中小银行困境与AMC角色 - 中小银行面临资产承压和IPO门槛提高的双重压力,资本补充途径受限 [1] - 全国性AMC正在出清小银行股权,如长城资管出清长城华西银行9.43亿股给四川银行 [1] AMC历史沿革 - 1999年成立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AMC,承接四大行1.4万亿不良贷款,不良率下降10% [4] - 财政部向每家AMC注资100亿元,央行提供6041亿元贷款,发行8110亿元债券完成资金筹措 [4] - 2005年允许AMC商业化探索,通过收购券商等获得金融牌照 [8] - 2020年后进入中央汇金时代,华融更名中信金融资产,银河资产成为第五家全国性AMC [9] AMC业绩表现 - 2024年信达资产总资产16389.6亿元,营收730.4亿元(-4.11%),净利润30.36亿元(-47.84%) [7] - 东方资产营收1058.33亿元(+9.81%),净利润16.02亿元(+4.98%) [7] - 中信金融资产净利润96.184亿元,同比激增444.64% [7] - 长城资产总资产5712.8亿元,净利润15.57亿元(+0.39%) [7] AMC市场格局 - 形成"5家全国性AMC+60余家地方AMC"新体系 [10] - 地方AMC有63家,其中56家获银保监许可 [11] - 民营AMC成为不良资产市场重要补充力量 [11] AMC业务转型 - 从混业经营回归不良资产处置主业 [10] - 出清银行股权:华融出售华融湘江银行,信达转让天津农商行股权 [12] - 政策允许AMC收购更多类型不良资产,包括重组资产和信用减值资产 [15] AMC分类对比 - 央企AMC资本金100亿,地方AMC10亿,银行AMC100亿 [13] - 央企AMC受全面监管,地方AMC仅不良资产业务受监管 [13] - 银行AMC业务范围限于银行对企业的各类别贷款 [13] AMC银行投资 - 华融持有光大银行7.08%股份成为主要股东 [14] - 中信金融资产计划300亿元增持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 [14] - AMC曾通过控股方式获取银行牌照,如东方资产控股大连银行 [14]
不良资产转让市场火爆 AMC净利不增反降
证券时报· 2025-05-21 17:55
不良贷款转让市场 - 2025年一季度国内不良贷款转让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其中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激增 [1] - 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逐渐成熟 为市场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规范保障 提升了市场活跃度 [3] - 中国信达登上"批量个人业务前十大活跃受让方"榜单 全国性AMC在个贷不良市场竞争力开始显现 [3][4] AMC行业业绩表现 - 山东金资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 净利润同比下滑21% 不良资产板块营业收入下降34.76% [1] - 中国信达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7.8%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亏损5.87亿元 [1] - 行业竞争加剧 回收难度加大 导致AMC议价难度升高 处置成本增加 影响盈利空间 [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已基本触底 处置周期延长趋势开始扭转 平均处置回收率下滑趋势放缓 [3] - AMC行业聚焦主责主业 综合金融业务规模收缩导致收益下滑 [2][3] - 财政部将中国信达、长城资产、东方资产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 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3] 个贷不良转让市场前景 - 个贷不良转让市场发展为AMC行业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盈利空间 [4] - 更早利用技术提升风险评估和催收处置能力的机构竞争力将增强 [4] - 竞争力较弱的AMC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的局面 [4]
东方资产:市场对宏观政策提振不良资产市场的效果保持乐观预期
贝壳财经· 2025-05-09 06:29
宏观政策与市场预期 - 受访者对2025年宏观政策提振不良资产市场的效果保持乐观预期 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 [1] - 加快增量逆周期政策落地见效 增强政策协调性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所在 [1] - 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和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是当前金融体系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 [1] 不良资产市场动态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业务规模扩大 对不良资产一级市场资产包转让市场影响增强 资产包供给规模有所减少 [1] - 中小银行资产包规模占比持续上升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市场份额占比上升趋势逐步趋于稳定 [1] - 地方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正成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重要的收购来源 [1] 商业银行视角 - 资产管理公司可收购符合《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分类办法》定义的重组资产 2025年该重组类资产将小幅增加 [2] - 2025年中小银行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不良资产压力上升 防范和化解风险最有效的措施是推进中小银行兼并重组 [2] - 预计2025年银行推出不良资产包最主要的类型是次级类 资产包价格保持平稳 [2] - 商业银行在转让不良资产时倾向的合作方是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2] 资产管理公司视角 - 2024年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基本触底 处置周期延长趋势开始呈现扭转迹象 平均处置回收率下滑趋势趋于收敛 [2] - 2024年不良资产包收购价格稳中有降 一级市场资产包供给延续回暖趋势 [2] - 2024年不良资产一级市场资产包质量降幅收窄 逐步趋于稳定 [2] - 各类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一级市场资产包收购力度加大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不良资产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收购意愿强烈 资产包成交数量同比明显增加 一级市场活跃度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