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搜索文档
中方积极助力南非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为南非制造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人民日报· 2025-08-04 21:56
中南职业教育合作项目 - 南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数控加工技能培训项目于2024年3月启动,由南非高等教育与培训部联合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实施,吸引了南非多地10所院校的上百名教师参与 [1] - 项目通过引进中国数控机床、选派中国职教老师赴南非现场教学等方式,助力南非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 [1] - 南非政府提出到2030年职业技术类学院在校人数达到250万的目标,中方与南非在多平台、多领域积极展开职业教育合作 [2] 数控机床技术培训 - 南非学员在中国老师指导下完成从三维建模到工件加工的全流程学习和操作,课程包括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学员实操水平提升显著 [1][2] - 南非高等教育与培训部工业与制造业培训署署长莫克戈特桑表示,数控机床技术是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中国在这一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2] - 来自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李嘉宁已连续两年赴南非担任数控机床培训项目主讲教师,学员们学习热情很高,学习能力较强 [2] 数字经济与绿色能源领域合作 - 近5年来,中企与南非多所院校联合开展大数据、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专业人才培养,培训规模超过1500人次 [3] - 依托中企在南非承建及运维的风电、光伏等基建项目,中南建立职教领域校企合作机制,不少中企提前"预订"南非职业院校的学生 [3] - 南非高等教育与培训部副总司长萨姆尔·尊古表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令人赞叹,南非与中国的职业教育合作拥有广阔前景 [3]
2025上半年中国教育行业融资风向报告,创投圈的钱都去哪了?
36氪· 2025-07-30 09:05
教育行业投融资总体格局 - 2025年上半年教育行业共发生24起融资事件,整体融资规模突破11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总额,反映出资本信心的边际回暖与对"确定性赛道"的集中押注 [1] - 近五年来教育行业上半年投融资热度持续降温,2025年上半年首次出现"量稳额升"的局部修复迹象,融资金额回升至11.68亿元 [3] - 资本正从盲目扩张回归理性布局,聚焦于职业教育、AI赋能、企服平台等具备长期价值的赛道,投资策略由"广撒网"转向"精准下注" [3] 教育行业投融资月度特征 - 2025年上半年教育行业融资呈现出"低频稳态+结构性突增"的特征,单月融资事件集中在3–4起之间,仅4月略高(7起) [6] - 6月单月融资金额达8.02亿元,占全上半年总额近七成,远超其余月份,形成显著的尾部放量 [6] - 其余各月金额均在亿元以下,部分月份甚至低于2000万元,资本集中度显著提升,头部项目拉动效应明显 [6] 教育行业投融资轮次分布 - 2025年上半年教育行业融资轮次以早期项目为主,天使轮占比高达三分之二(16起),远超其他轮次 [9] - A轮、Pre-A轮分别为3起和2起,中后期项目融资明显稀缺,还有2起并购和1起股权投资 [9] - 教育行业融资呈现出"早期活跃、成长期断层、并购补位"的典型特征,资本策略正从持续跟投转向"筛选+收购"的组合模式 [9] 教育行业投融资地域分布 - 2025年上半年教育行业融资地域分布呈现出"东强西弱、核心集聚"的格局,北京以5起融资事件位居首位,广东、江苏各有3起 [10] - 湖北、湖南、上海、浙江等区域也保持一定活跃度,而西部与中部省份如陕西、四川、新疆等仅零星出现 [10] - 教育投融资仍高度集中于经济与教育基础较强的东部地区,区域发展不均衡特征尚未根本改变 [10] 教育行业细分赛道融资分布 - 2025年上半年职业教育以8起事件、8.91亿元的体量稳居融资榜首,企业服务以7起、2.23亿元紧随其后,两者合计占据融资总额逾九成 [14] - 素质教育、出国留学、K12、早幼教等赛道虽有零星事件,但融资金额普遍较小,显示消费端项目融资难度仍大 [14] - 资本正加速向"刚需、高频、低风险"的结构迁移,教育行业投融资正步入深度专业化与应用导向的新阶段 [14] 教育行业融资事件TOP5 - 天羽飞训被海航控股收购,金额达7.99亿人民币,为上半年最大融资事件 [16] - 酷渲科技被北森云收购,金额1.8亿人民币 [16] - 畅享世界完成7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Ribbit Capital领投 [16] - 子府儒林教育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16] - 领贤教育完成2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16]
学过硬技能 铸大国重器(深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7-30 07:02
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川滇交界的金沙江峡谷,青山耸峙,大坝巍然。白鹤滩水电站一刻不停,将奔腾的江水化作清洁电能, 输送到千家万户。 沿着白鹤滩水电站库区河谷一路前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李小飞正进行水电站地壳形变监 测。他扎根白鹤滩10余年,对这里的数据熟稔于心。 "为重大工程的重要环节、重要技术筑牢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为重大工程输送人才,职业教育为什么具有不可替代性? 从数据中找答案:目前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3000多万人,每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约 1000万人,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力支撑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 家。 "近年来,职业教育逐步构建起覆盖重大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为重大工程 的重要环节、重要技术筑牢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保障了关键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教育部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介绍,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与运行的全过程正是一个生动缩影。 ——胆大心细,锻造大国重器。核心装备的分体制造,是白鹤滩水电站顺利运营的前提。以发电机组中 的水轮机为例,每一个零部件的精度都决定着机组能否扛住江水冲击。 日前,白 ...
中公教育股价下跌1.32% AI就业学习机业务取得突破
金融界· 2025-07-29 18:51
股价表现 - 7月29日收盘价3 0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04元 跌幅1 32% [1] - 当日成交量342 79万手 成交金额10 1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729 64万元 占流通市值0 51% [2] 公司概况 - 国内领先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主营业务包括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等职业资格培训服务 [1] - 总部位于安徽 是深成500指数成分股 [1] 业务进展 - AI就业学习机产品自3月上线以来招生规模超3000人 其中70%为2026 2027届毕业生 [1] - 产品定价分为三档:4999元裸机版 7000元专业版 2-4万元超强版 [1] - 通过五类渠道进行销售 [1]
前途,由热爱和打拼定义(教育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28 22:51
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 职业教育为青年提供成功成才通道,部分高分考生主动报考职业院校,知名企业提前预定职业院校毕业生[1] -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专业设置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当前开设专业达1434个[2] -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如航天焊接、高铁信号维护等领域涌现大批职教人才[1] - 新兴产业领域如人工智能、动漫特效等新增专业快速扩张,2021年以来智慧健康养老等民生紧缺专业点年增长率超5%[1][2] 职业教育体系改革 - 职普融通推进中职与普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职教高考制度完善带动升学通道拓宽[3] - 产教融合深化省域职教体系改革,通过市域联合体、行业共同体提升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质量[3] - 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增加,构建从技能大赛夺冠到博士深造的多层次成才路径[3][6] 职教人才发展环境 - 技能人才待遇提升受政策支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落实"新八级工"制度以提高一线技能人才工资水平[4] - 部分用人单位仍存在学历歧视,职业教育法明确禁止设置就业门槛[4] - 典型案例显示职教生可进入清华大学任教或获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6] 个人发展路径 - 职业院校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可在专业领域取得突破,如00后曹博从职校生成长为世界技能大赛冠军[6] - 行业选择需结合个人兴趣与禀赋,动画特效、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提供差异化发展机会[1][5]
职业教育为重大工程源源不断培养人才 学过硬技能 铸大国重器(深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7-28 21:59
白鹤滩水电站 - 白鹤滩水电站总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 [1] - 水电站地壳形变监测由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李小飞负责,扎根项目10余年 [1] - 发电机组水轮机零部件加工由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宋伟团队完成,精度要求极高 [2] - 水轮机转轮安装调试由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张安贤操作大型10米立车,通过激光跟踪仪实现毫米级精度 [3] - 首批机组发电后运维由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毕业生蒋德体承担,负责6个水文站和18个雨量站运行管理 [3] 职业教育体系 - 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3000多万人,每年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约1000万人,建成世界最大职业教育体系 [2] - 职业教育构建覆盖重大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保障关键产业链自主可控 [2] - 西南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建议强化职业教育与重大工程联动机制,将"工程需求库"转化为"人才培养指南" [3] - 教育部启动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采取头部企业、高水平学校、行业组织"三组长"制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6] 创新技术应用 - 厦金大桥3000吨预制墩台安装采用智能调位系统,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毕业生刘奎太实现毫米级对接 [5]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与厦门路桥集团共建"桥梁施工实训室",学生实训掌握潮汐周期计算等关键技能 [5] - 云南高黎贡山隧道施工中,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庞鹏雕团队在隧道内建搅拌站对抗冻土 [6] - 西藏阿里电网工程中,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黄小洪团队独创螺旋锚工艺解决冻土层钻入难题 [6] 工匠精神培养 - 贵南高铁司机陈鑫通过上千次试验攻克9‰坡道转25‰下坡道的控速难题,保障时速350公里高铁开通 [7] - 山东职业学院与国铁济南局联合培养,一线技术能手担任专业课教师并一对一指导实习 [7]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特聘院长汤立民将航空零件加工经验融入教学,强调"精度就是尊严" [8] - 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需从"小逻辑"转向服务国家战略的"大逻辑",推进"新双高"综合改革试点 [8]
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候选人名单公布!
央视网· 2025-07-28 15:32
教育行业优秀教师评选 - 教育部公示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25名宣传选树人选及事迹简介 公示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 [1] 特殊教育领域 - 丁美珍深耕融合教育25年 创新实施"精准育人"与"数字赋能" 开发38门区域共享专业课程及百余种教辅用具 首创"四朵云"数字化平台 [3] - 古桑曲珍成立西藏首个"岗拉梅朵"残疾人艺术团 以舞蹈为桥指导作品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西部片区一、二等奖 [7] 职业教育领域 - 马琼将冶金类"冷门专业"锻造成"金字招牌" 培养劳模工匠1000余名 指导300余名学生在全国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 [4] - 杨洋累计为产业培养3500多名技术技能人才 研发的高性能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技术被企业广泛应用 [10] - 郑万众创新"五步焊接法" 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165项 获专利9件 免费培训技能人才1860人 [13][14] 高等教育与科研 - 邓宗全从事宇航空间机构与特种机器人研究40余年 创建宇航空间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 培养航天领域优秀人才 [6] - 刘益春在类脑忆阻器、光电探测等领域取得突破 建立49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覆盖237所中小学 [10] - 翟婉明首创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 应用于我国铁路提速和高速铁路重点工程 [22] 乡村教育振兴 - 任明杰坚守乡村教育10年 撰写280万字从教日记 开设计算机课为留守儿童打开视野 [8] - 刘玉忠扎根边陲乡村教育40年 采用"兵带兵"教学法助力学生走出大山 [9] - 黄俊琼33年致力于培养农村学生阅读习惯 事迹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 [20] 跨区域教育支援 - 李桂枝、王伟江扎根新疆支教25年 培养大批骨干教师和优秀学子 被称为"大风刮不走的老师" [10] - 侯纯广先后赴新疆和田、西藏山南支教 摸索出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法 [17] 科技创新与产教融合 - 姜德生开创光栅阵列传感网络技术 推进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 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17] - 薄宜勇推动校企联合组建"安全第三方咨询"团队 承担多项上海铁路局科研课题 [23] 基础教育创新 - 邵瑜构建"绿色教育"课程模式 为区域学前教育培养大量管理型和实践型人才 [12] - 胡嵘苹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执教思政课9次获全国一等奖 [15]
“本升专”,揭露了未来饭碗真相
36氪· 2025-07-20 23:46
职业教育趋势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本科毕业生招生的规模从2022年的30人增长至2025年的135人,增幅达350% [1][6] - 该校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三个专业明确标注"只招本科生",每个专业招收45人 [2][3]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累计招收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超150人,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已开办15届,生源包括985/211高校毕业生 [9] 市场需求变化 - 高职院校就业率持续高于普通高校平均值,头部职业院校与大型国企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 [14] - 技术岗位供需失衡,平均1.5个技术岗位对应1名求职者,复合型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15][16] - 护理专业年学费5520元,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年学费4830元,显示市场对铁路、医疗等领域技术人才的定价标准 [3] 教育结构转型 - 传统"白领优于蓝领"观念被打破,职业教育成为部分本科生主动选择的第二学历路径 [5][14] - 学生选择动机包括兴趣觉醒(如转行烹饪/心理咨询)和行业趋势预判(如智慧健康养老专业) [12] - 教育体系正从学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强调培养"理论+实操"的复合型人才 [17][21] 学历价值重构 - 学历价值取决于社会稀缺性而非绝对数量,当前本科学历供给过剩导致边际效用递减 [19] - 部分传统热门专业(如仅适合考公的专业)市场需求疲软,而职业技术类专业呈现刚性需求 [19] - 技能竞赛获奖案例显示,职业路径可实现与传统学历路径同等的价值回报 [21]
浙江604分考生读职校,有职校就业率超9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08:06
高分考生选择职校现象 - 浙江省高考考生贺显贻以604分成绩报考武昌职业学院定向培养军士 放弃本科院校选择 强调适合自身发展才是最优选择 [1] - 类似案例频现 如浙江考生陈雨萱602分录取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因98%就业率及中铁局等企业去向吸引 [1][4] - 2024年顺德职业技术大学1275名新生中1181人超本科线 本科率达92.63%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物理类最低录取线559分 超本科线117分 超部分211高校 [4] 职校生源质量提升驱动因素 - 定向培养军士项目受青睐 武昌职业学院2015年以来输送8000余名部队技术骨干 学制3年直接对接部队岗位 [3] - 就业表现为核心吸引力 优质职校就业率普遍超90% 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24届落实率93.88% 无锡职业技术大学达97.38% [9] - 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制造业/新兴产业70%新增从业人员来自职校 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对口率88% 其中39%服务制造业 15.51%进入中国500强 [9] 职校三大就业优势 - 高就业落实率 无锡职业技术大学2024届毕业生97.38%落实去向 单位就业占78.78% 自由职业仅0.37% [9] -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显著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90.49%毕业生留浙 长江经济带就业比例95.35% 青岛职院岗位供需比达9:1 [10] - 朝阳行业吸纳力强 如智慧健康养老专业毕业生进入岗位数同比增长29%的养老服务业 [9] 职教高考制度变革 - 多元化招生占比提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仅24%生源来自普通高考 高职提前招生与单考单招占76% 侧重技能素养考核 [13] - 中职生升学通道拓宽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中职生占比从2012年18%升至2022年35% 青岛职院与21所中职合作 五年制高职招生1.5万人 [13][14] - 制度设计更趋公平 职教高考采用"文化+技能"模式 未来将推动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参与 并向普高生平等开放 [14]
还没毕业就被岗位“预定”,高就业率让职业教育越来越香
齐鲁晚报网· 2025-07-18 06:52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职业教育院校就业率持续提升 吸引更多家长和考生选择 职业院校毕业生可通过多种路径实现成功 包括考研 创业 成为骨干教师等 [1] - 山东省中考招生中 有11 16万名学生超过普通高中线却选择中职 高考招生中 有12 37万名学生达到本科线却选择高职 4 6万名普通高中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 显示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强 [8]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3+4"中本贯通培养模式允许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后通过转段考试升入本科院校 临沂市农业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开设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班 [2] - 临沂农校"3+4"专业录取分数从首届两三百分提高到接近当地重点高中录取分 反映该模式认可度提升 [3] - 高职院校采用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支持学生跨学科发展 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涉足动物医学领域 [4] 职业教育成果案例 - 史庚鑫通过"3+4"模式从临沂农校升入临沂大学动物医学专业 其班级48人转段成功 其中9人后续考取硕士研究生 [3] - 陈彦桦在高职院校创立"一鹿生花"创业项目 获多项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其生物科技公司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 [4][5] - 闵祥龙在校期间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 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成为在编教师 刘鑫凭借无人机竞赛成绩考取在编教师职位 [6][7] - 曹云航通过省级技能比赛一等奖免试升入本科 毕业后返回母校任教 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 [7][8] 职业院校教学特色 - 职业教育注重动手能力 课堂常设在一线 采用"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培养模式 [1][6] - "3+4"班引入大学专业课程 如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提前学习解剖生理 动物生理学等知识 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3] - 学校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提供平台和资源 如帮助陈彦桦跨学科发展梅花鹿养殖项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