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

搜索文档
“助力国际秩序更加平衡多元”—— 访伊朗《德黑兰时报》总编辑穆罕默德·萨尔菲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6 03:02
中伊合作 - 中伊务实合作加深政治经济联系并为世界提供文明交流互鉴样板 [1] - 中伊关系基于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 与西方霸权主义有本质区别 [1] - 中伊合作超越双边范畴 为全球南方合作提供借鉴 [1] 中国发展成就 - 中国以很快速度建设成为经济政治大国 数千年文化持续影响世界 [1] - 中国人民奋斗精神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是成为全球性大国的成果秘诀 [1] - 中国发展崛起代表文化影响力增强 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提供方案 [2] 一带一路倡议 - 一带一路倡议将欧亚地区紧密联系 符合伊朗利益 [1] - 一带一路有助于促进地区间投资和技术交流合作 [1] 文明交流举措 - 建议开展数字博物馆建设、艺术节举办和虚拟现实重现古丝绸之路等共同文化交流项目 [2] - 加强文明对话有助于建立东方合作新架构 使国际秩序更加平衡多元 [2]
京绥铁路文化园在呼和浩特开园
内蒙古日报· 2025-08-26 02:47
8月24日,京绥铁路文化园开园迎客,京绥铁路历史展示馆正式开馆。一座沉浸百年、被列为自治 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白塔火车站旧址,经过保护性维修,焕然一新,成为历史和文化爱好者们争相打 卡的文旅新地标。 "京张西延"展区,聚焦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人第一条干线铁路的工程奇迹;"革命烽火"展区,再现 铁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龙腾草原"展区,展示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助力北疆发 展的卓越成就;"强国复兴"展区,呈现新时代内蒙古高铁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开放新格局。 该馆的建成开放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了解中国铁路历史、感悟奋斗精神的文化窗口,更通过百年钢轨 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为新时代北疆文化建设和铁路事业发展注入 新的动力。 京绥铁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设、运营的第一条铁路,是联通西北的第一条交通大动脉。在这 条交通大动脉上,有一座承载着百年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老火车站——白塔火车站旧址,位于呼和浩特市 赛罕区巴彦街道前罗家营村。该车站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设计,于1921年建成通车,已历经百年, 是京绥铁路车站功能保存最好的民国时期火车站。1977年,由于京包线局部改线, ...
细节里的“和合与共”
新华网· 2025-08-25 02:13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概况 - 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全球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1] - 2024年途经上合组织国家的中欧班列达1.9万列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货运量稳步上升[7]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 占中国外贸总额14.4%[1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各类投资存量超1400亿美元 承包工程累计新签合同额超1万亿美元[13] 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 - 2024年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达895亿元 同比增长21.9%[14] - 截至2024年底天津累计对上合组织国家投资24.3亿美元[14] - 天津港集装箱航线总数超140条 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个港口保持航运贸易往来[5] - 2013年以来天津累计开行中欧班列7300余列 联通欧亚25个国家和地区[4] - 2024年上半年天津关区发运中欧班列365列 同比增长18.4%[4] 交通基础设施联通 - 天津港成为中欧班列重要始发站和连接上合组织国家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枢纽[4] - 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 多条交通走廊打通中亚国家出海通道[7]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承接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项目 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8] - 天津港深入开发中亚地区粮食、矿产品等特色货类 为班列提供回程货源[5] 能源与科技合作 - 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建设500兆瓦光伏电站 一期已并网发电[10] - 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每年提供超10亿度绿色电力 助力乌兹别克斯坦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40%目标[11] - 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自2021年启动以来孵化百余家创新企业 推动20余个跨国项目落地 完成技术交易额超200亿元[21] - 卡西姆港燃煤电站运行7年多 为数百万巴基斯坦家庭供电 编制执行超百项技术管理标准[21] 农业技术合作 -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向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出口菜花种子 2024年预计出口量达11吨[19] - 团队培育的"津品66"成为多个国家主要引进品种 为当地农户提供增产增收解决方案[19] - 专业技术人员驻扎海外进行种植技术指导 与巴基斯坦多所大学开展远程教学合作[19]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 天津在亚非欧23个国家建成24个鲁班工坊 累计开展学历教育2.7万人次 实施技能培训11万人次[27] - 巴基斯坦鲁班工坊为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输送本土化人才[24] - 天津医科大学与俄罗斯共建中俄恶性肿瘤骨转移癌联合研究中心 促进医学教育合作[29] 医疗健康合作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开展"防癌健康上合行"国际公益行动 为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700多位民众开展癌症筛查[30] - 常态化开设肿瘤临床国际培训班 前往哈萨克斯坦开展放疗技术培训[30] 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 天津博物馆展出哈萨克斯坦185件文物和复制品 展示丝绸之路文化遗存[34] - 天津外国语大学设立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 推动多国合拍动画作品和图书出版项目[36] - "上合之约·丝路津彩"文化市集促进青年学生文化交流 通过京剧、书法、茶道等展示中国文化[36]
中国人权研究会交流团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埃塞俄比亚
新华社· 2025-08-23 08:20
人权交流活动 - 全国政协常委蒋建国率交流团于8月18日至23日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和埃塞俄比亚开展人权交流活动 [1] - 在乌兹别克斯坦出席《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乌兹别克文版首发式 并会见国家人权中心主任、司法部副部长及最高法院副院长 [1] - 在埃塞俄比亚出席《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非洲读者分享会及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 并会见外交部国务部长和联邦议会外交与和平委员会主任 [1] 合作框架与理念宣介 - 交流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论述为切入点 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 在"中国-中亚精神"和中非现代化六大主张及"十大伙伴行动"框架下推动人权交流合作 [1] - 与乌方和埃塞方就全球人权治理挑战交换看法 促进国际人权领域的团结合作 [1] 国际反响与评价 - 乌埃塞各界赞扬中国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认为三大全球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2] - 肯定中国坚持发展导向的人权观 在发展中保障民生促进人权的理念值得借鉴 [2] - 两国人士期待加强人权合作 推动全球人权治理向更公平公正包容方向发展 [2] 出版物与合作机制 -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乌兹别克文版发行被视为中乌人权交流合作重要事件 [2] - 中非人权交流平台搭建有效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正值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 [2] - 各国有权自主选择适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中国实践经验为国际社会提供重要启示 [2]
从故乡停电夜到天津实验室:一名巴基斯坦籍博士生的“光明之约”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06:52
核心观点 - 巴基斯坦籍博士生穆罕默德·沙拉尔在天津大学研发基于AI的综合能源实时仿真系统 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能源系统 为偏远地区提供稳定电力解决方案 并计划将中国新能源技术带回巴基斯坦 [1][2][7] 研究方向与技术应用 - 研究聚焦城市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存储的预测与优化 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与实际能源数据结合提升系统能效与可持续性 [7] - 人工智能技术可精准预测电池寿命并优化电网调度 对偏远地区电力稳定供应具有关键作用 [7] - 研发基于AI的综合能源实时仿真系统 为未来智慧城市能源系统稳定运行寻找最优解 [1] 教育背景与学术机构 - 2018年考入中国华北电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系统研究可再生能源预测技术 [5] - 选择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因该校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电网团队在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技术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7] - 2016年在巴基斯坦苏库尔工商管理学院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 曾参与拉合尔市政府公共安全IC3系统开发维护 [4] 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 - 计划将中国在绿色能源与智慧城市领域的技术成果带回巴基斯坦 为家乡能源系统升级改造贡献力量 [7] - 研究项目承载中巴科技合作愿景 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践与回报 [9] - 作为上合组织国家成员留学生参与文化交流活动 关注天津百年供暖系统等经久耐用技术对新能源开发的启示 [8][9] 行业领域发展 - 中国在人工智能与能源系统结合领域发展瞩目 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应用方面 [4] - 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技术相关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7] - 智慧城市能源系统优化成为重点研究方向 综合能源实时仿真系统是未来技术发展关键 [1][7]
佳鑫国际资源(03858):IPO点评报告
国证国际· 2025-08-22 08:01
投资评级 - 建议认购 [10]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全球最大露天钨矿资源量持有者,具备稀缺资源优势和产能扩张潜力,预计2027年二期投产后年产量达4.95百万吨 [1] - 下游钨需求持续增长,中国2024年钨耗用量5.53万吨,预计2029年达6.55万吨(CAGR 3.4%),全球2024年存在4.86万吨供应缺口 [3][10] - 公司已与江西铜业、江西钨业签订2025-2026年销售协议,股东包括江西铜业(持股41.65%)和中国铁建(15%),基石投资者覆盖50%新股份额 [1][10] 公司财务与运营 - 2025年前无收入,2025年1-6月收入1.26亿港元,归母净亏损599.6万港元,历史净亏损持续扩大(2022-2024年累计亏损3.46亿港元) [2] - 截至2025年6月净负债2989.4万港元,IPO净集资10.88亿港元,其中55%用于矿山开发,25%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2][6][8] - 巴库塔钨矿2025年4月启动一期生产,目标年处理量3.3百万吨矿石,计划稳定后生产仲钨酸铵及碳化钨 [1] 行业与市场地位 - 中国钨储量占全球超50%,产量占比超80%,但政府限制配额导致2025年首批配额降至5.8万吨(同比-6.5%) [3] - 公司钨矿为全球第四大WO3资源量钨矿,受益于中哈"一带一路"合作,预计中国对哈萨克斯坦钨精矿需求强劲 [1][3][4] 估值与发行细节 - 发行价10.92港元,绿鞋前市值47.96亿港元,市净率4.32倍,每股有形资产净值2.53港元 [8] - 公开发售占比10%,无强制回拨机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账簿管理人包括银河国际、招银国际等机构 [8][10]
美论坛:若中国不低头,美国是否该继续加关税,直到中国屈服为止
搜狐财经· 2025-08-22 01:10
中美关税博弈背景 - 美国于2018年对价值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3] - 美国最终对价值37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3] - 美国战略意图为推动制造业回流并遏制中国经济发展[5] 中国反制措施与应对策略 - 中国对11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8] - 针对美国大豆和飞机等关键商品实施精准反制[8] -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新市场 2024年与东盟贸易额达7万亿美元[12] 关税战对美国经济影响 - 美国大豆价格暴跌且大量积压[10] - 波音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大幅下降[10] - 美国消费者面临商品价格上涨和生活成本提高[15] 美国企业受冲击情况 - 苹果和特斯拉等依赖中国供应链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17] - 亚马逊等公司进行大规模裁员[20] - 美国农业和制造业遭受严重打击[20] 全球供应链与贸易格局变化 - 制造业产能向越南和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转移[22] - 新兴市场面临原材料需求激增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22] - 全球贸易秩序向多极化演进[24] 中国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 - 中国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加大研发投入[27] - 中国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在芯片设计制造环节取得突破[27]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体系[12][13]
俄罗斯将40%的国土,建立只面向中国的经济特区,这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21 07:25
俄罗斯远东地区概况 - 远东联邦区面积近700万平方公里 占俄罗斯总面积41% [1] - 区域自然资源丰富 包括金矿 石油 天然气 木材和渔业资源 [1] - 人口仅700多万 基础设施落后 气候严寒制约开发进程 [1] 俄乌冲突后的经济转向 - 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西方全面制裁 俄罗斯GDP缩水2.1% [3] - 能源出口被封锁 欧洲市场丧失 技术遭美国封锁 [3] - 俄罗斯将经济重心转向东方 中国成为主要合作伙伴 [3] 中俄贸易增长数据 - 双边贸易额从2021年1470亿美元增至2022年1900亿美元 [3] - 2023年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历史新高 [3] - 中国占俄罗斯石油出口36% 进口份额达40% [3] 远东地区投资政策 - 2014年起推行"优先发展区"和"自由港"政策吸引外资 [5] - 2023年中国对远东投资达上千亿美元 [5] - 投资集中在能源 交通和矿业领域 [5] 中俄合作机制深化 - 2023年3月整合16个优先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7] - 东方经济论坛签署79个合作项目 总额约1600亿美元 [9] - 项目聚焦管道建设 港口扩建和铁路等基础设施 [9] 能源合作具体成果 -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2023年对华天然气供应量翻倍增长 [9] - 中国从俄进口8600万吨石油 占总量36% [13] - 合作降低中国对中东能源依赖 实现供应多元化 [13] 矿产资源与渔业合作 - 中国企业投资金刚石 黄金 煤炭等矿产资源开发 [9] - 渔业合作涉及日本海捕捞和中国加工出口 [9] -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升级提升中国东北贸易效率 [13] 金融结算体系变化 - 人民币在俄中贸易结算中占比达37.5% [12] - 莫斯科交易所卢布与人民币交易量从0.32%跃升至40% [12] - 美元欧元交易困难导致俄罗斯银行系统混乱 [12] 地缘经济影响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将远东变为欧亚大陆桥梁 [13] - 合作推动欧亚经济重心东移 削弱西方影响力 [15] - 2024年俄中贸易额达2450亿美元 远东贡献显著 [10] 未来合作展望 - 2025年哈尔滨中俄博览会将签署农业 技术 机械协议 [15] - 中国通过劳动力出口和资源优惠占据主导地位 [15] - 合作短期内将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和地缘格局 [15]
中国尚未预购,美种植户忧心忡忡!
环球时报· 2025-08-21 00:43
中美大豆贸易关系 - 美国大豆协会呼吁政府取消对华关税并促成中方大量采购美国大豆 否则将给美国农业带来严重且长期的经济后果 [1][6] - 中国加速转向巴西等国采购大豆 尚未预购美国新季大豆 导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同比下降39% [1][7] - 大豆价格下跌而生产资料投入增加 使美国种植户面临巨大财务压力 难以长期承受与最大客户中国的贸易争端 [1][7] - 中国在2023-2024销售年度采购美国54%的出口大豆 总额达132亿美元 但2025年上半年采购量仅占美国出口预估总量的14% [6][7] 中印双边关系进展 - 中印外长会谈达成10项共识 包括恢复直航航班 修订民航运输协定 提供签证便利和重启边境贸易市场 [4][5] - 双方同意设立划界专家小组 在条件成熟地段启动边界划定谈判 并建立将军级会谈机制管控边境局势 [4][5] - 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印中是伙伴而非对手 两国相互视作机遇而非威胁 这种定位变化对双方有利 [5] - 此次访问标志着2020年边境冲突后两国关系的重大修复 为亚洲稳定与繁荣注入动力 [4][5] 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合作 - 第六次中阿巴三方外长对话在喀布尔举行 这是塔利班掌权后首次在阿举办的高级别多边会议 [2][3] - 会议重点讨论反恐合作 区域互联互通和经贸议题 包括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的可能性 [2][3] - 阿富汗政府表示将深化对华关系 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不干涉内政原则 赞赏中方帮助阿方化解政治困境 [2] - 中方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 反对单边霸凌 愿与阿方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各领域合作 [2][3] 日非经济合作倡议 - 日本提出"印度洋与非洲经济圈倡议" 计划通过提升连通性 促进贸易投资和培养30万名非洲人才来支持非洲经济增长 [9][10] - 日本媒体报道称该倡议旨在对冲中国在非洲持续增强的影响力 但日本外务省公开演讲稿中未直接提及中国 [10] - 共同社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和援助削减为非洲经济蒙上阴影 日本希望通过多边合作缓解负面影响 [10] 中韩建交纪念活动 - 中国驻韩大使祭奠前总统卢泰愚 强调感念其1992年作出的中韩建交历史性决策 使两国人民受益至今 [8][11] - 韩国国会议长接见中国大使并收到赴华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 韩中议员联盟议员可能随行访华 [11]
“日非峰会”召开,日媒炒作石破茂讲话,竟拿中国说事
环球时报· 2025-08-20 22:45
日本对非经济合作倡议 - 日本提出"印度洋与非洲经济圈倡议" 聚焦提升地区连通性及促进贸易投资[1] - 计划三年内培养30万名非洲人才并设立产官学合作框架推动日非自由贸易[1] - 约50个非洲国家首脑出席第九届非洲开发会议[1] 地缘经济战略背景 - 日本媒体称该倡议旨在挖掘非洲经济潜力并应对中国影响力持续增强[1] - 美国关税政策及对外援助削减为非洲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2] - 日本通过多边合作对冲美国政策负面影响并调整对非战略重点[2] 中非合作对比 -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推动互利共赢成果显著[2] - 日媒被指刻意将日本倡议与中国关联并抹黑中非合作[1][2] - 日本外务省公开演讲稿未提及中国相关内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