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标准农田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道口村小麦种植户—— 有了高标准农田,亩均纯利增六成(经济聚焦·夏收里的“新选手”)
人民日报· 2025-06-16 21:55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安徽濉溪县百善镇道口村种粮大户刘超承包面积超过2000亩 [2] - 小麦亩产达1100斤 较去年增产200斤 [3] - 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包括19口农用井 井深从20米增至36米 解决断水问题 [3][4] 农业基础设施升级 - 灌溉成本从每亩50元降至20元 因柴油机改为电力抽水 [4] - 自动喷灌设备替代人工 效率从每人每天10亩提升至全面覆盖 [4] - 田间道路硬化1公里 解决农机陷泥问题 提升作业效率 [5] 智慧农业与生态改良 - 智慧农业APP实现远程监控和灌溉控制 [4] - 每亩施300公斤有机肥提升地力 [4] - 新建240米引水渠连通隋堤河水 实现双用途灌溉排水 [5][6] 经济效益与政策投入 - 种子粮售价1.3元/斤 亩均纯利润从300元增至500元 增幅超60% [5] - 濉溪县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13.97万亩 总投资3.275亿元 [6] - 每亩改造资金标准2750元 分两期实施以避农时 [6] 产量目标与气候影响 - 玉米目标亩产1300斤 利用雨水减少灌溉需求 [6] - 气象预报促使收割时间提前至早9点 避开下午降雨 [1][6]
深度关注丨守好良田护粮仓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 [5] - 截至6月10日全国已收夏粮小麦2.6亿亩 收获进度达74.72% [5] - 安徽省2024年新建高标准农田亩均财政投入3000元 改造提升项目亩均2600元 [7] 政策支持与目标 -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5] -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招标投标等权力集中领域系统整治 [12] 建设成效与案例 - 安徽省寿县正阳关镇王祠村农民反映高标准农田实现旱能浇涝能排 收割省时省油 [6] - 未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地块存在产量差距 麦茬高低不平 [6] - 山东省济宁市建成高标准农田706.4万亩 基本覆盖永久基本农田 [13] 腐败案件与监督措施 - 安徽省淮南市通报凤台县农业农村局原局长陈西香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非法获利上百万元 [7] - 四川省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原局长张朝平收受贿赂400余万元 [8] - 安徽省纪委监委连续2年开展整治 查处招投标不规范等问题 [8] - 河南省周口市纪委监委立案120人 推动完善制度机制36项 [13] 招投标环节问题 - 淮南市大通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原局长陈松参与评标并收受巨额好处 [10] - 安徽省亳州市农业农村局原局长黄某违规更换招标代理机构 [10] - 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120余条预警信息 涉及75名公职人员 [12] 工程建设与验收问题 - 存在骗取套取补助资金 施工偷工减料 验收"高抬贵手"等现象 [10] - 济宁市开展市级督导检查2轮 发现问题11个 [14] - 江苏省滨海县细化分解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等责任 [14]
青海推坡并块提升耕地质效
经济日报· 2025-06-13 20:58
高标准农田建设 - 青海省846.3万亩耕地中三分之二是旱地,近年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显著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 - "坡改梯"工程将坡耕地变为水平梯田,实现保水、保肥、保土,亩产提高200斤左右 [2][3] - "十四五"时期以来投入资金3.09亿元,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5.47万亩,2025年计划治理4.53万亩 [3] 机械化与规模化 - "小块并大块"将分散的小块地并成大块田,地块由2481块缩减到1874块,大地块达20多亩 [5] - 改造后大型农机具可作业,拖拉机日犁地能力从5亩提高到50亩 [4] - 贵德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2753.9亩,投入资金1.6亿余元 [5] 经营模式创新 - 西堡村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统一经营,2024年旱地每亩分红100元,水浇地每亩1000元 [6] - 采用覆膜机等新技术种植,抗旱保墒效果优于常规播种 [6] - 合作社试种膜侧小麦和地膜春油菜420亩,出苗率良好 [6] 产业融合发展 - 西堡村建设百亩优质果树、30亩冷水鱼养殖场等,村集体年收入达160多万元 [7] - 互助县种植杂交油菜,"青杂系列"品种推广至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等国 [7] - 构建农业产业链大循环,为乡村振兴产业强链补链提供支撑 [7]
一碗湘米中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金融业聚焦“良种良法良机良田”助力筑牢大国粮仓
金融时报· 2025-06-09 06:18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全国目标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 [2] - 湖南省2023-2024年建成亩均投资超3000元的高标准农田200余万亩 累计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30亿元 [2] - 湖南省银行机构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余额达413.6亿元 较上年增加94亿元 [3]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高标准农田改造后旋耕成本从每亩100多元降至70元 [3] - 数字农田使水稻亩产增加超100公斤 生产成本降低10% 带动农户年增收千元以上 [4] - 湖南省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83.89% [12] 金融支持模式创新 - 湖南省银行业创新"高标准农田+土地指标交易收入"等多元金融支持模式 [3] - 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为隆平高科提供综合授信超48亿元 其中近19亿元为中长期贷款 [9] - "农银智链"平台累计投放7.23亿元链捷贷贷款支持种业经销商 [9] 种业创新发展 - 隆平高科育种周期从8-10年压缩至4-6年 拥有2.4万份水稻种质资源 [8] - 湖南省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9.5% 旱粮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10] - 2024年全省银行机构发放种业贷款124.3亿元 支持4.2万户次经营主体 [10] 农业保险保障 - 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保额提高至规模户每亩1100元 中小农户每亩900元 [6] - 人保财险2024年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保费超1亿元 提供风险保额近30亿元 [6] - 湖南省水稻保险金额达460.1亿元 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6] 农机保险发展 - 湖南省累计承保农机达14.69万台 保费规模突破6000万元 [12] - 长沙市实施30%财政补贴 衡阳县实施50%财政补贴推动农机投保 [13] - 农机安责险保障范围涵盖农机手人身伤亡和第三者损失等多种风险 [12] 智慧农业应用 - 数字农田建设包括智能灌溉系统、物联网墒情监测站和现代化育秧工厂 [4] - "中联智农云"App实现地块长势监测和精准变量施肥 [5] - 中华保险"农田管家"服务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指标异常变化 [7]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提升粮食产能 保障粮食安全
央广网· 2025-06-08 02:24
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 - 粮食安全被强调为国家安全的基石 需严守耕地红线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1] - 全国夏粮小麦大规模机收进度已过半 湖北 四川 安徽等地麦收已结束 [1] - 江苏省徐州市采用无人驾驶智能收割机 依托北斗导航和物联网技术 实现远程操作 节省人工成本约1000元/昼夜 [1] 农业机械化与技术应用 - 全国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700万台(套) 推进夏收 夏种和夏管机械化作业 [1] - 河北省石家庄市通过智能监控设备调整收割机工作状态 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2] - 河南省周口市采用气吸式播种机 播种效率提升33% 4000亩地播种时间从6天缩短至4天 [4] 粮食生产与质量提升 -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小麦收购质量指标优于往年 显示农户种植技术成熟 [3] - 江西省抚州市运用5G四情监测系统 实时掌握水稻生长动态 提升病虫害防治精准度 [4] - 预计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达17.9亿亩 比上年有所增加 [4]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单产提升 - 我国计划今年再建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4] -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支撑 [4] - 农业农村部强调要压实种植面积 挖掘增产潜力 健全防灾减灾机制 [5]
黑龙江绥化市多举措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生产全链条推进 - 全市2779万亩粮食作物种植计划全面完成 备春耕进度较往年提前15天 [1] - 农资供应稳定有序 种子下摆到户75.9%(9.13万吨) 化肥下摆64.73%(93.52万吨) 农机具检修率达88.75%(44.47万台套) [1] - 创新金融助农产品 农商银行"种植快贷"办贷时间压缩至十多分钟 建设银行"农户信用贷"利率低至3厘5 [1] 科技赋能与现代农业建设 - 印发《2025年备春耕指导意见》 成立5个单产提升专家小组 开展"田间课堂"培训 [2] - 11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完成规划 包括28个垦地共建园区 打造"百园示范带" [2] - 推广高产技术 大垄密植面积达582万亩(同比增439万亩) 实施水肥一体化超24万亩 [2] - 秸秆综合利用采用"一主两辅"模式(肥料化为主 饲料化 燃料化为辅) [2] 农资监管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三部门联合开展农资监管执法 完成10个县区2轮巡查 查处案件13起 整改17起 [3] - 2024年超长期国债项目复工106.69万亩(完成率19.66%) 资金拨付率15.52% [3] - 2025年申报7个国债项目 建设面积146.6万亩 资金总额36.11亿元 [3] - 推进定制农业 种植业定制40万亩以上 养殖业定制39万头(只) 计划建立10个展示基地 [3] 农村经济管理优化 - "三资"管理专项整治整改问题747个 产权交易平台成交10232宗 总金额1.49亿元 村集体增收1504.5万元 [4] - 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 化解村级债务14.31亿元 [4]
风吹麦浪起 再上神禾塬——陕西西安夏收见闻
新华社· 2025-06-07 23:14
农业技术应用 - 神禾塬麦田采用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种植方式,成为陕西省粮食(小麦)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 [1]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布设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控水、及时灌溉、节约用水,包括高杆喷灌、地埋伸缩式喷灌等7种技术模式 [2] - 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如大型节水喷灌机在田间生产中的及时应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 [3] 小麦产量与品质 - 神禾塬麦田小麦亩产达1200斤以上,局地1400斤,较往年1100斤的亩产增幅明显 [2] - 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如西农733、长丰2112获得亩穗数45万株以上、穗粒数超40个、千粒重超40克的优异表现 [2] - 小麦籽粒黄亮、颗颗饱满,品质为种植者十几年来未见 [2] 农业生产规模 - 神禾塬麦田面积超2.2万亩 [1] - 2025年长安全区小麦应收面积近25万亩 [3] - 大规模机收作业正在全区范围内展开,夏收后将进行玉米、水稻、大豆等秋粮作物的大规模播种 [3] 农业管理理念 - 耕作、种植、管理、收获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个环节增产一小步,就能获得粮食增产的一大步 [3] - 以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效益更好为目标,持续总结经验改进种植方式 [3] - 在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建设的带动下,粮食生产常年保持稳定 [3]
甘肃做好水文章浇灌丰产田
经济日报· 2025-06-07 21:57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甘肃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耕地分为节水灌溉区和旱作农业区两大区域,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 [1] - "小块变大块"模式使土地成片化,凉州区韩佐村6048亩耕地通过建设后灌溉成本从每亩230元降至160元 [2] - 凉州区建成76.05万亩高效节水农田,年节水7605万立方米,可新增灌溉面积25.35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2 [3] - 古浪县新建大型调蓄水池10座(2300万立方米)及塘坝160座(760万立方米) [3] 技术创新与节水增粮 - 自主研发小麦宽幅匀播浅埋滴灌技术,实现亩均节水150立方米、增粮75公斤,已在20多个县推广100万亩以上 [3] -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实现亩均增产9%,节水21%、节肥9.9%、节药12%、省工38.8% [4] - 全省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848万亩,推动传统灌溉向现代节水农业转型 [4] 山地农田改造与生态保护 - 陇西县通过梯田建设将水引至300米高山,实现机械作业并节省人力成本 [5] - 定西市将"三跑田"改造为"三保田",通过平田整地实现蓄水保墒,山区亩产翻番 [6] - 配套排水系统解决暴雨积水问题,如成县折庄村坡地修渠后避免庄稼被冲毁 [6] 智慧农业与精准灌溉 - 永昌县3800亩智慧农田配备土壤监测设备,实现手机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 [8] - 金昌市智能化灌溉系统覆盖9000亩耕地,农民可通过手机完成精准控水施肥 [9] - 甘肃省财政投入1.5亿元支持8个县开展20万亩水肥一体智能化改造,运用物联网和5G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 [9]
共享晒粮点、快速烘干 、24小时为农服务 各地推出暖心举措服务夏收
央视网· 2025-06-06 02:53
夏粮收割进度 - 截至6月5日全国夏粮小麦已收获1.82亿亩总体进度过半 [1] - 江苏阜宁高标准农田通过基础设施配套使夏收效率提升40% [3] - 河北省3300多万亩冬小麦即将由南向北展开大规模机收邯郸大名县82.95万亩小麦已开镰预计6月7日大规模机收 [3] 农业生产模式创新 - 宿迁推行"村党组织+供销社+农户"土地全程托管服务覆盖耕、种、管、收、售环节每亩节约成本约50元 [3] - 山东德州武城开放800多个"共享晒粮点"包括政府大院和文化广场 [8] - 浙江安吉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配备12台电气化烘干机组日处理能力达210吨并开通24小时夏收绿色通道 [8] 高标准农田技术应用 - 河南新乡获嘉县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带技术实现播种后1小时内灌溉确保出苗率 [5] - 麦秸全田覆盖技术可保墒并减少杂草 [5] - 江苏苏州张家港引入4台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推动粮食烘干机械化绿色化升级 [10] 夏收保障措施 - 全国设立3400多个农机跨区接待服务站提供作业对接、维修信息及防暑物资 [6] - 河南郑州中牟、濮阳范县配备高温"应急箱"含矿泉水、手套等生活用品 [6] - 邯郸大名县组织1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提前检修农机覆盖20个乡镇 [3]
芒种时节的成都平原 听新老农人聊种粮经
四川日报· 2025-06-06 01:12
农业生产与技术创新 - 永丰村参加"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目标稻谷亩产850公斤 [3] - "95后"新农人王仕钦经营1500亩水稻,目标亩产至少800公斤 [3] - 四川启动"天府良机"行动,聚焦丘陵山区农机化痛点,去年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约6个百分点 [11] - 四川发布5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84项农业主推技术,均为高产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品种和技术 [11] - 全省首个夏繁基地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投入使用,本土新品种选育中试时间缩短一半 [11] - 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投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成都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和万安实验室在成都揭牌 [12] - 四川组建354个专家服务团,3万多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指导生产 [12] 耕地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崇州市通过"政府补贴+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方式,改造350亩低产低效园地和经果林为耕地 [6] - 永丰村通过腾退低产低效园地、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耕地面积240亩 [6] - 四川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将田长制落实情况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 [6] - 四川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由3000元/亩提高至6000元/亩,力争2030年前把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7] -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灌排体系,使永丰村在春旱背景下仍按时完成水稻秧苗移栽 [6] 粮食种植政策与激励措施 - 四川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将粮食播栽面积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8] -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实施,明确高标准农田种植用途管控措施 [8] - 四川对成都平原区和丘陵山地高原区实施种粮大户差异化补贴政策,丘陵山地高原区补贴标准提高至200元/亩 [9] - 四川实现种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 [9] - 永丰村创新推出"稻-菜""稻—药—菜"等新模式,每亩土地年产值稳定在万元以上 [9] 粮食产量与面积 - 2022年以来,四川每年粮食播栽面积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 [10] - 去年全省每亩粮食增产4.1公斤,带动全省粮食总产攀升至历史新高的726.8亿斤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