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入境游
icon
搜索文档
外国人爱上“中国游”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7 22:52
入境游政策与市场增长 - 中国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 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个 [5] - 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 占比71.2% 同比上升53.9% [5] - 携程海外平台入境游机票和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100% [5] 区域市场表现 - 北京口岸上半年入境外国人149万人次 免签和临时入境许可政策入境84万人次 为去年同期2倍 [5] - 上海上半年入境游人数415.8万人次 过夜人数382.7万人次 [6] - 深圳接待外国游客98.41万人次 同比增长44.7% [6] - 韩国游客到上海42.3万余人次 增幅130.7% 居主要客源国榜首 [6] 消费与退税政策 - 离境退税商店超7200家 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5] - 退税商品销售额和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 [5] - 离境退税办理效率提升40%以上 [5] - 支付宝推出"碰一下"即时退税服务 [9][10] 目的地与产品多样化 - 众信旅游入境游产品丰富度较去年提升60% 新增游学和康养产品 [7] - 云南 四川 贵州 西藏 新疆成为新兴热门目的地 [8] - 宁夏葡萄酒之旅 工业旅游 文化寻根之旅等主题产品受青睐 [8] - 春秋旅游暑期西班牙 希腊 美国 日本游客预订人次同比翻番 [8] 支付与商业设施 - 北京秀水街1-7月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一倍 销售额增80% [10] - 秀水街外卡POS机覆盖率超90% 支持多币种支付和定制服务 [11] - 广州正佳广场广交会期间外币卡交易金额环比增182% 同比增50% [11] - 商圈文博场馆和景区加速布局退税商店 [9]
“来中国旅游最难的,是你得先成为半个中国通”——外国游客的7大吐槽
新浪财经· 2025-08-07 11:23
"中国真的很棒,但我们不是来'闯关升级'的。" 2025年,中国入境游市场正在大爆发。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上海1-5月接待外国游客262万人,单月5月 更是超越2019年同期。全国范围内,"外国游客热"席卷各大城市,从北京到成都,从广州到西安,各大 博主镜头里的中国,频频登上海外社交平台热榜。但与此同时,一句吐槽却频频出现在评论区: "中国很美,但旅游体验也太'硬核'了。" 越来越多来华的外国游客,在惊叹中国城市繁荣、交通便利、美食多样的同时,也在反复遇到各种"看 不懂、用不上、搞不清"的服务困境。 下面,是外籍游客常见的7个吐槽点。每一个都值得文旅行业、城市管理者与国家服务体系反思: 01. 地图App是中国版"迷宫",不是导航工具 中国的高德、百度地图确实强大。 但对外国人而言,语言门槛+功能缺失+英文搜索失败,让人几乎无法独立使用。 他们的解决方案是——截图 + AI翻译 + 走错路。 连"寻找附近饭店"都变成解谜题,实在说不过去。 正如Youtube博主Mike&Ashley从他们的中国之行得出: "There's no great maps App in China!" 02. 刚刚摸到移动支付的门槛 ...
提前30天,首都机场国际及地区年旅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
新京报· 2025-08-07 06:13
国际旅客流量与航点拓展 - 首都机场国际及地区年旅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较去年提前30天,预计全年将突破1700万人次 [1] - 公司目前通航57个国家的225个航点,国际及地区航点97个,洲际航点52个,位列全国第一 [1][2] - 2025年底国际及地区航点预计突破100个,上半年已新开奥斯陆、马累等航线,加密斯德哥尔摩、伦敦、米兰等航点 [2] 入境服务优化措施 - 设置"临时入境许可"办理专区,签发效率提升60%,入境高峰时段"双排并检"模式提升外籍人员通关速度30% [1] - 3号航站楼国际到达层设"北京服务"机场服务点,累计服务外籍旅客超11万人次,提供外卡取现、货币兑换、SIM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1] - "免费北京半日游"服务柜台累计服务80多个国家的近5000名旅客,近期升级为短期入境/过境免签旅客提供定制化行程方案及优惠券 [1] 商业配套与支付便利性 - 机场美食圈新增北京烤鸭、炸酱面等传统特色,全聚德、稻香村、故宫文创等零售店及北京礼物专营店提供伴手礼 [2] - 所有店面支持维萨卡、万事达卡、美国运通卡等国际信用卡,以及现金、支付宝、微信、数字人民币支付 [2] - 航站楼内配备6家外币兑换机构、2家银行、11台ATM机以方便入境旅客 [2]
“奋楫笃行”2025年中经济系列报道③ 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
人民网· 2025-08-06 01:33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 - 上半年外国人入出境数量达3805.3万人次 同比上升30.2% [1] - 西安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3.5万人次 同比增长124% [2] - 使用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超10万人次 [2] 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 外国游客偏好2-5人小团及个性化定制旅行方式 [3] - 外国游客在西安搜索最多的是肉夹馍、biangbiang面等街头美食 [5] - 外国游客从简单拍照转向沉浸式文化体验 如学习揖礼和水袖舞 [6] 旅游服务设施升级 - 景区开通境外融合服务平台 支持海外门票预订及护照直接入场 [3] - 出租车普遍接入手机叫车系统 外国游客通过翻译软件实现零障碍沟通 [5] - 酒店增加英文接待和外币兑换服务 单日最高接待500余位外国客人 [2][7] 文化体验项目热度 - 秦文化工作室单日最高接待500多位外国客人 [2] - 大唐不夜城汉服体验馆近两个月接待1300多位外国游客 [7] - 传统陶俑制作、唐装体验和唐代主题街区成为热门打卡项目 [2][5][6]
赛事经济为入境游再添“一把火”
证券日报· 2025-08-05 16:12
赛事经济对成都文旅产业的拉动效应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至8月17日在成都举办 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参赛 [1] - 赛事将直接提振酒店、交通、餐饮等产业需求 形成消费高峰 [1] - 赛事国际传播效应将提升成都城市形象和美誉度 带来长期客流增长 [1] 入境游市场增长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中国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 同比增长96% [2] - 成都依托"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联合周边省份推出暑期入境游精品线路 [2] - 成都推出"世运有礼成都等你"消费季活动 整合140余家餐饮企业、11家博物馆及景区、25家酒店资源提供票根优惠 [2] 释放赛事经济乘数效应的策略 - 需串联赛前、赛中、赛后消费市场 挖掘游客消费潜力 [3] - 加强城市品牌国际营销 开发入境游客深度体验项目 [3] - 培育赛事IP衍生价值 推动文商旅体融合 打造国际消费新场景如沉浸式集市 [3] - 建议构建"一赛多游"主题线路 增强消费黏性 [3] - 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 实现资源共享和线路互联 [3]
支付出行双升级,畅享便捷之旅|"老外"游上海(三)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0:57
入境旅游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国持续放宽和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推动"China Travel"成为全球热门话题 [1] - 上海定位为"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2025年发布文化旅游宣传口号"这里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 [3] - 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入境移动支付交易达2000万笔、金额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60% [6] 支付服务体系建设 - 上海移动支付普及率超95%,全国领先,推出《上海市完善支付服务体系优化入境人士消费环境的实施方案》和《上海市进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行动方案》 [4] - 支付宝创新"外卡内绑"分层验证并提升交易限额,银联国际与支付宝拓展"外包内用"境外钱包数量 [5] - 浦东机场T1/T2航站楼设外籍人员一站式服务中心,覆盖支付、文旅、通信及交通服务 [6] - 构建"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支付体系,商业银行改造外卡取现设备,2000台出租车完成多支付方式POS机改造 [6][8] 交通与数字化服务升级 - 上海地铁全线网支持银联卡闪付及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过闸,境内外主流银行卡通用 [7] - 推出入境游聚合平台"入境通"(Easy Go),整合30个小程序覆盖食、行、游、购场景,接入"随申行SH MaaS"实现公交地铁"一码通行" [7] - 滴滴出行APP支持外卡支付,英文版提供中英双语实时翻译功能 [8] 城市服务与国际体验优化 -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完善,外籍游客反馈英文翻译规范度优于日本大阪 [8] - 上海出租车配备多支付POS机及现金零钱包,外籍乘客支付便利性显著提升 [8]
旅游餐饮板块走高,凯撒旅业涨停,西藏旅游斩获8连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3:36
板块表现 - 旅游餐饮板块强势上扬 凯撒旅业和西藏旅游涨停 天府文旅涨超4% 岭南控股涨逾2% [1] - 西藏旅游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 公司提示存在市场情绪过热和非理性炒作风险 [1] 政策动态 - 十四五期间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 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个 入境口岸增至60个 停留时长延至240小时 [1] - 入境免签政策发力下入境游增长明显 2025年上半年出入境人员3.33亿人次同比上升15.8% [2] 行业数据 - 暑期文旅旺季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 [2] - 旅游出行市场保持高景气运行 建议关注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出行链及相关公司 [2]
沉浸式游玩项目预订量飙升300% 暑期入境游持续火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09:24
入境游市场增长 - 上半年外国人入出境数量达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 [1] - 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的71.2%,同比上升53.9% [1] - 重点城市外国游客酒店订单均涨超130% [1] - 7月1日至10日北京口岸外国游客17.1万人次,同比增长22.1% [1] - 上海浦东、虹桥两大空港口岸上半年入境外籍旅客256万人次,同比增长44.7% [1] - 成都空港口岸7月1日至9日入境外国人1.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61.4% [2] - 西安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00万人次,同比增长64% [2] 热门城市与客源 - 上海、北京、成都、西安成为入境游热门城市 [1] - 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成为西安入境游外国旅客中占比最多的国家 [2] - 东南亚客源恢复较快,中东、中亚国家客源基数小但提升速度快 [1] 免签政策影响 - 中国已对47个国家实施单边免签政策,对55个国家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 [3] - 2024年外籍人员来华3253.9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2011.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0.7%、112.3% [3] - 张家界景区韩国旅客络绎不绝,新增多国背包客 [4] 旅游产品与服务 - 北京故宫推出"探秘故宫"外文专场,大唐不夜城推出唐装体验,南京秦淮河推出画舫夜游 [5] - 美国运通卡、日本吉事美卡在北京可直接拍卡坐地铁 [5] - 广西超9000家商户支持外卡受理,"一键游广西"提供多语种服务 [5] - 浙江上线"嗨游"平台,实现全链条服务整合 [5] 入境游消费 - 境外旅客购物热情高涨,偏爱耐克、阿迪等运动服饰品牌 [7] - 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1%至3% [7] -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实施首月,办理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 [7] - 外国游客足迹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县域城市 [7] 文化体验与消费趋势 - 非遗工坊、民俗演艺、市井生活探秘等沉浸式游玩项目预订量同比飙升300% [8] - 川剧变脸、京剧演艺在携程海外平台预订量比去年增长近10倍 [8] 市场潜力与企业发展 - 中国入境游市场仍有万亿级增长空间 [9] - 旅游企业需打造差异化、多元化旅游服务,满足多样化入境游需求 [9] - 中小旅游企业可专注于提供更有深度、更精准、更高端或更小众化的服务 [9]
众信旅游(002707):处于出境团游行业领先地位,业务持续恢复,布局不断丰富
国盛证券· 2025-07-25 13: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众信旅游(002707.SZ)“买入”评级 [3][1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众信旅游作为出境团游领先企业,在非常规周期存活后,行业恢复增长且公司处于领先地位,能优于行业恢复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75.00/87.35/103.39亿元,归母净利润1.16/1.55/1.9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7.2X/50.4X/40.2X 公司业务持续修复,布局不断丰富 [3][1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为我国出境游团游行业领先企业 - 众信品牌1995年诞生,2005年成立北京众信国际旅行社,2006年设零售门店,2014年上市,之后开展系列业务拓展,2016年组建众信旅游集团 [14] - 分业务看,旅游批发业务恢复快于零售业务,整合营销和其他旅游业务恢复迅速 2024年公司总营收64.55亿元,各业务营收及毛利率有不同表现 [17][87][88] - 公司成为行业领先企业,非常规周期采取措施存活,员工人数回升,2024年业务高增速,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23][24] - 公司管理层经验丰富、背景深厚,阿里入股提升平台化运营能力 [29][31][33] 2 行业:国内/出境/入境旅游行业全面恢复,中年人群仍为出入境主力,个性化、定制化趋势明显 - 出境游产业链包括上游资源供应商、中游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下游消费者 公司处于产业链中游,为出境游旅行社行业领先企业 [34][35][37] - 国内旅游发展稳健,政策支持、景区升级、消费者有能力有意愿出游推动行业增长 2012 - 2019年CAGR为14.1%,2023 - 2024年恢复良好 [42][44] - 出境游在非常规周期前人数和支出增长,非常规周期后供需两端恢复 2024年出境游人次接近2019年水平,国际航班逐步恢复 [48][53] - 入境游政策利好,人数和收入增长 2024年入境游客人次恢复到2019年91%,收入恢复至71.74% [60][62] - 出境游中青年、高学历游客居多,目的地选择“由近及远”,更注重深度体验、个性化、定制化 入境游中年客群为主但年轻化趋势明显,游客深入腹地及热点城市,注重多元体验 [67][69][73] 3 公司:业务持续恢复,布局不断丰富 - 非常规周期全球旅游人次下降,旅行社行业规模萎缩,现有所恢复 我国旅行社多为微利企业,公司2024年业务恢复良好 [76][87] - 公司骨干团队及供应链保留,架构和人员稳定,保留完整上下游供应链,能快速恢复并增强资源掌控力 [91][92] - 公司收款政策调整,收款能力提升,经营性现金净额占总营收比重大幅提升 [94] - 公司产品符合出境游特点,有竞争优势,能转嫁成本,毛利率上升 [100][103] - 公司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 线下通过加盟模式拓店,适合“银发族”;线上批发建分销平台,零售发展电商直播 未来积极拓展零售业务 [107][111][113] - 公司顺应趋势布局定制游和入境游,探索行业数字化 推出“U护航”等方案和应用 [116][118]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旅游批发业务营收55.12/63.39/72.90亿元,零售业务营收10.25/13.86/19.88亿元,整合营销服务业务营收9.13/9.59/10.07亿元,其他行业产品营收0.49/0.51/0.54亿元 [122]
免签政策、支付便利等因素带火入境游
证券日报· 2025-07-22 17:06
入境游市场表现 - 上海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超过415.8万人次,同比增长37.6%,其中外国人约为312.1万人次,同比增长53.3% [1] - 来沪韩国游客约为42.4万人次,同比增长130.7%,泰国游客约为25.4万人次,同比增长140%,日本游客约29.1万人次,同比增长58.5% [2] - 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外国人达79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8.5% [2] 政策推动因素 - 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增至55国,推动来华旅游及中转游客停留时间大幅提升 [1] - 上海过境免签停留时长从144小时延长至240小时,韩国、日本等主要客源国纳入免签范围 [2] - 免签政策持续优化,数字支付、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服务措施出台 [1]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 上海外滩、新天地等标志性地标成为外国游客必打卡清单 [2] - 重庆5D山城、成都休闲巴适、甘肃敦煌丝路之旅等在海外出圈 [2] - 二三线城市及下沉城市成为国外游客打卡目的地 [2] - 中国独有的地质地貌、自然风光、文化民俗等吸引海外游客 [3] 行业发展趋势 - 外国人青睐的"中国游"转向文化、生态、科技等多元融合的深度体验 [3] - 文旅融合创新催生新动能,国外游客通过社交软件了解中国各地旅游方式 [3] - 未来需重点把握数字服务体系建设机遇,提升服务质量标准化与国际营销精准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