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双向融合,绘制文化科技崭新图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4 00:51
本报记者 高倩 韩轩 昨天,2025北京文化论坛盛大启幕。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 的突出位置,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文化与科技双向融合。本届论坛邀请中外嘉宾围绕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信息时代的文化创造和传播方式变革、人工 智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高效供给等前沿议题展开演讲交流,充分探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以技术为笔、文化为墨,绘制文 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崭新图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智慧力量。 围绕永久主题"传承·创新·互鉴"和年度主题"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主论坛上,多位中外嘉宾呼吁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搭建文化之桥、深化交流对话、 推动人文合作,以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不断引领文化领域思维革新的同时,科技的高速发展也伴随着不少挑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高世名认为,需要警惕"数字技术、人 工智能与科技金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催生出一个庞大的娱乐幻觉工业"。在这种时代语境中,近年来蓬勃涌现的"新大众文艺"尤显珍贵,随着中国式 现代化的充 ...
“中国倡议正转化为实际成果”(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22:50
八月十九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非洲之星铁路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机务运转整备场,中肯两国铁路工作者在 机车前站列并组成"3000"字样,以纪念蒙内铁路实现安全运营三千天。 新华社记者 杨 光摄 近日,由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与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联合主办的 第五届世界和平与发展高端论坛在河南师范大学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推动构 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展开交流对话。 当前,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从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 国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表明,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中国通过多边机制与活动,努力 扩大全球治理格局中的发展中国家声量。 做世界多极化进程主要推动者 近年来,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以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 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
坚持,全靠坚持(大家谈人生)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33
2025年,我的外甥女从她母亲的遗物中,发现了我80年前给比我大一岁半的姐姐王洒留下的两行毛笔字 赠语: "姐姐: 百折不挠能成事,勤苦有恒困难逃。 你的弟弟蒙 1945年5月12日" 我一惊一震,我没有想到我10岁零6个多月年纪,写下了这样严肃的句子。那年姐姐小学毕业,准备了 纪念册请班上的同学题写,我也被邀参加。 想起来,第一,我已经小学五年级,决心学好功课,做好学生,没有含糊。第二,家里有一本《世界名 人小传》,使我敬佩一大批人,包括嚣俄(现译雨果)和狄更斯;家中还有《大学》《中庸》《孝经》 和意大利人写的《爱的教育》,从这后一本书中我读了《六千里寻母》,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可以怕 困难。第三,小王某相信生而为人,必须努力,相信坚持出成果,专心成天才。 1946年1月,我有幸见到来家给父亲转一封信的共产党员李新同志,他是当时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 代表叶剑英同志身边的工作人员。从那时开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与共产党人的光明坦荡风 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崭新、深刻、宏伟的意识形态,使一个小小少年醍醐灌顶。 后来我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系统北平地下党的"进步关系"(无组织身份、有固定联系的进步人士,本来 ...
用党的创新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地位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蕴含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揭示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 [1] - 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形成兼容并蓄的理论格局 [2] - 必须深学细悟这一思想 坚持学思用贯通 知信行统一 增强政治认同 思想认同 理论认同 情感认同 [1][2] 理论的根本立场与精神特质 -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彰显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赤子之心 [3] - 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特质 党的百年奋斗道路是独立自主探索开辟的 中国问题必须从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解答 [4] - 坚持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 把握好变与不变 继承与发展 原则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在根本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5] 实践要求与科学方法 - 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要求 聚焦实践新问题 深层次问题 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国际变局重大问题 党的建设突出问题 [6] - 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方法 从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战略高度统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把握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等关系 [7] - 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全球发展倡议 安全倡议 文明倡议 治理倡议 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8] 政治能力与履职要求 - 增强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 确保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政治能力是干部第一位的履职能力 [11] - 遵循党章根本大法 坚守党的性质宗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12] - 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 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 心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民之关切 自觉在党和国家全局中谋划工作 [13] 本领增强与作风建设 - 全面增强履职尽责所需本领 包括八项本领和七种能力 跟上党中央要求时代步伐事业需要 掌握历史主动 [14][15] - 锤炼过硬作风 牢牢把握干净干事立身之本 保持严肃生活作风健康生活情趣高尚精神追求 正确选择个人爱好 [17] - 牢牢把握大胆干事成事之要 树立敢为意识摒弃求稳怕乱思想 提升善为能力把握事物发展本质规律 [18] 工作方法与政绩观 - 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成的优良作风 用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了解实情务求实效 履行责任干好事情 [19][20] -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坚持做事不作秀 造福不造势 重里子不重面子 保持历史耐心处理稳进立破虚实标本近远关系 [21] - 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坚定理想锤炼党性 以主观世界改造成效推进客观世界改造 [22]
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未来而战(国际观澜)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04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前沿,是国际反法西斯事业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志愿者的伟 大壮举超越了民族与国界,他们不仅是为西班牙人民而战,更是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未来而战。在他们身 上,国际主义精神得到了最深刻、最生动的诠释。时至今日,他们用鲜血浇灌的国际主义之花,依然盛 开在人类文明的花园中,持续焕发跨越时空的光芒。 历史深刻昭示,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面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没有谁能独善其身。中国始终 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国志愿者"万里赴戎 机"的国际主义精神,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 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壮丽史诗中,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面对法西斯主义威胁,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抗战,还积极支持、组织和 协调华侨华人、留学生和进步力量奔赴多国战场,声援和支持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中国志愿者远渡重洋,参加由50多个 ...
全球百余位嘉宾交流互鉴,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聚焦“尊重文明多样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3 14:06
论坛核心观点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聚焦文明交流互鉴与多样性尊重 全球百余位文化领域嘉宾探讨文明发展路径与实践价值 [1][3] - 论坛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核心 提出"以文塑魂""数字赋能""人文共生"三大关键主张 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共识 [3] 文明多样性价值与特征 - 文明多样性被定义为人类社会基本格局与进步源泉 差异驱动交流 历史案例包括丝绸之路推动中国四大发明与阿拉伯医学互鉴 [7][8] - 文明五大共同特征包括:多元共生是固有特征 平等尊重是相处之道 交流互鉴是发展动力 民心相通是重要渠道 天下大同是终极追求 [3] - 文明多样性被视为财富而非负担 承认差异与平等尊重是实现共赢的基础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支撑作用 [8] 文化交流实践与案例 - 中华文明历来坚持开放交流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郑和下西洋 现代案例包括中国影视剧及《大中华文库》等文化成果出海 [11] - 东西方文明双向交流案例:17世纪利玛窦将中国文化引入欧洲并传播西方科学知识 现代媒介(手机/电视)进一步便捷化文化交流 [14][16] - 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传播突破时空限制 故宫2024年线上展览全球访问量达10亿人次 AI修复与多语言翻译(24小时译制30种语言)提升文化可及性 [16][18] 数字技术对文明交流的影响 - 数字技术兼具"破壁者"与"赋能者"双重角色 虚拟现实实现敦煌莫高窟与卢浮宫"云游" AI还原《最后的晚餐》原始笔触 [16] - 需警惕算法茧房加剧文化隔阂及数字鸿沟导致参与不平等 对策包括加大文化资源数字化投入 推动国际数字文化共享 [18][19] - 建议通过数智化赋能文明建设 开发沉浸式/交互式文化产品 筑牢数字文明价值根基 使技术成为文明对话桥梁而非壁垒 [19] 全球文明倡议与治理启示 -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对传统的尊重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与之理念相通 "和而不同"被视为未来世界文明方向 [8] - 东方智慧(如"人民至上""和合共生")为全球治理提供启示 需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挑战中转化为务实行动 [13][14] - 呼吁各国摒弃文明优越论 打破文化交流壁垒 坚持平等互鉴 以文明多样性驱动人类进步 [13]
中国基本实现全球主要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全覆盖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曾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23日在北京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创新 开展双多边教育合作,基本实现全球主要区域的教育合作机制全覆盖。 当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熊四皓在会上介 绍,中国已同18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教育合作交流,与6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42个 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办学,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华求学,目前有86个国家把中文纳入国民 教育体系。 202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倡议。熊四皓说,目 前已经有超过36000名青少年在倡议的感召下来华交流,例如今年4月,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访华团通过 匹克球运动结交了中国朋友,实地感受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此外,"欧洲翻番"等重大倡议的落实 也取得积极成效,面向俄罗斯、澳大利亚以及东盟国家、东亚国家的交流活动持续扩大,形成"中国— 东盟千校携手计划""亚洲校园"等品牌。 "从基础教育领域的姊妹学校,到职业教育领域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到高 ...
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大纪念北京世妇会30周年高级别会议
新华社· 2025-09-23 05:52
与会代表赞赏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显著进展,期盼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全球妇女峰会,表示要加大努力, 加强合作,积极应对挑战,持续推动落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 发展议程。 1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出席会议并在全体会议上发言。(记者施春 杨士龙) 黄晓薇指出,当前全球治理处在重要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主张奉行主权平等、 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引领国际社会破解治理赤字,恰逢其 时。 黄晓薇生动宣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她表示,中国不仅是男女平等倡导者,也是行动派、实干家,始终以行动践行承诺,构建起涵盖100多 部法律法规的保障妇女权益法律体系,以可量化可操作的制度工具,显著提升了6.9亿妇女的经济赋 权、健康、教育、就业、参政、社会保障等水平,中国妇女以卓越的创造力,擎起了国家事业的半边 天。她介绍了中国与联合国合作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教授担任特使,以及中 国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20多万名女性人才、在20多个国家实施超过4000万美元的 ...
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暨中意建交55周年招待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3 03:31
博泰罗代表米兰市政府送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的祝福,充分肯定华人社区对米兰城市发展的杰出贡献。 期待中意建交55周年契机成为进一步加强两国各领域合作的动力。米兰与上海等友城关系因双方不断创造新的交 流与对话机会而得到持续发展。期待米兰市政府与中国驻米兰总领馆共同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方塔纳在视频致辞中代表伦巴第大区政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致以热烈祝贺,感谢米兰总领馆对大 区对华各领域密切交往的支持。高度评价华人社区干事创业精神及为大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指出大 区华企数量占全意总数的四分之一,覆盖零售、制造、餐饮、物流等各行各业,已成为大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斯坎代拉代表伦巴第大区议会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结合今年7月访问天津经历,感慨中国取得的惊人成 就,祝愿双方关系在即将到来的冬奥会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感谢大区华侨华人展现出的创新、勤劳和团结,大区 议会将一如既往推动侨社融入当地社会,继续走友谊与合作之路。 人民网罗马9月22日电 (记者谢亚宏)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近日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暨中意 建交55周年招待会。伦巴第大区政府主席方塔纳发表视频致辞。伦巴第大区 ...
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40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 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阐明基本原 则。 共商共建共享,意味着全球治理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着办,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大家一起建设,由 此产生的成果由大家一起分享。"这一理念彰显中国领导人的全球视野和政治智慧,有利于强化各国的 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协商合作应对挑战。"国际人士如是评价。 "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 同体。"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天津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 议。 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中国为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国际公 共产品。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全球治理倡议 聚焦"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这个时代课题,以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 则,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基本遵循,展现中国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 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