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会计准则
icon
搜索文档
达实智能: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09:0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8%至9.90亿元,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9,835.8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419元 [3][4] - 总资产规模从96.36亿元下降至90.93亿元,主要由于货币资金减少及应收账款增加,同时负债总额从60.74亿元降至56.40亿元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8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90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5.77亿元 [5][6] 财务状况 - 货币资金从15.99亿元减少至10.46亿元,降幅34.6%,交易性金融资产从3,127万元大幅增加至1.91亿元 [1] - 应收账款从18.82亿元增至19.78亿元,合同资产保持稳定在13.78亿元水平 [1] - 短期借款从2.08亿元降至1.9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5.75亿元减少至4.56亿元 [1][2] 经营业绩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6.8%至9.90亿元,营业总成本10.97亿元,营业利润为-9,765.81万元 [3] - 研发费用从5,103.79万元降至3,965.78万元,销售费用从1.51亿元略降至1.44亿元 [3] - 其他收益从2,057.05万元下降至702.32万元,投资收益为-160.93万元 [3][4] 现金流量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25亿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1.31亿元 [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61亿元,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51亿元 [5][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71亿元,较期初15.47亿元减少37.3% [5][6] 所有者权益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33.96亿元降至32.96亿元,未分配利润从4.64亿元减少至3.65亿元 [1][7] - 少数股东权益从1.66亿元降至1.57亿元,综合收益总额为-9,838.10万元 [4][7]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22.62万元,专项储备未发生变动 [7][8]
光弘科技: 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08:1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系由1995年3月成立的惠州大亚湾光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13006178909639 2017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累计发行股本总数767,460,689股 注册资本767,460,689元 注册地和总部地址均为惠州市大亚湾响水河工业园永达路5号[1] - 主要经营活动覆盖移动终端设备制造 通信设备制造 网络设备制造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云计算设备制造 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等[1] - 母公司为光弘投资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唐建兴 财务报表经董事会于2025年4月24日批准报出[1]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包括光弘科技电子(香港)有限公司 光弘集团有限公司 光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正弘电子有限公司 嘉兴光弘实业有限公司 嘉兴光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光弘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编制[1] - 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 不存在对报告期末起12个月内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1]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营业周期为12个月 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被合并方资产 负债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2] -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 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以及期限短 流动性强 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 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5] - 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资本化[5] - 金融工具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6] - 存货分类为原材料 在途物资 在产品 库存商品 自制半成品 低值易耗品 发出时按加权平均法计价 采用永续盘存制[12]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6] - 固定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 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 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0年 残值率5% 年折旧率4.75%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3-10年 残值率5% 年折旧率9.50%-31.67%[19] - 收入确认以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为准 境内销售根据发货单签字确认或客户签收时点确认 境外销售根据货物交接时点确认[29][31]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 与资产相关的冲减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 与收益相关的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成本费用[32] - 租赁在租赁期开始日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 租赁负债按尚未支付租赁付款额现值初始计量[36][37]
星源卓镁: 发行人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04:1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宁波星源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6日,由香港天幸实业有限公司出资组建,初始注册资本为210万美元[1] - 2013年公司注册资本增至699万美元,实缴出资477.53万美元[1] - 2017年公司变更为内资企业,注册资本变更为4884.89万元人民币,实缴出资3382.18万元人民币[1] - 2017年公司通过股权转让,股东结构变更为宁波源星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90%,邱卓雄和邱露瑜各持股5%[1] - 2022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2000万股,注册资本增至8000万元人民币[2] 股权结构演变 - 2017年7月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103.21万元人民币,新增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睿之越投资合伙企业持股2.18%[1] - 2017年公司注册资本进一步增至5457.98万元人民币,新增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博创同德投资中心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卓昌投资合伙企业为股东[1] - 2017年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宁波源星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保持80.55%[1] - 2022年IPO后,宁波源星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降至60.413%,邱卓雄和邱露瑜持股比例均降至3.356%,新增公开发行股东持股25%[2]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模具制造销售、有色金属铸造等[2] - 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开展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2] - 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碶璎珞河路139号[2] 子公司情况 - 报告期内新增子公司SINYUAN ZM INTERNATIONAL(SINGAPORE)PTE.LTD[2] - 子公司具体情况详见财务报表附注八"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2] 财务报告基础 -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2] - 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2]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按经营所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2] 重要会计政策 - 金融工具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三类[22][23] - 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39]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40]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44][47]
腾达科技: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3 16: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到9.90亿元,同比增长15.5%(2024年同期:8.57亿元)[3] - 净利润为3,867万元,同比下降3.2%(2024年同期:3,996万元)[3] - 基本每股收益0.1966元,较2024年同期的0.1998元略有下降[3] 资产负债表变化 - 总资产规模增至24.36亿元,较期初21.58亿元增长12.9%[1] - 货币资金余额6.05亿元,较期初4.56亿元增长32.7%[1] - 存货规模增至6.41亿元,较期初5.68亿元增长13.0%[1] - 短期借款降至4,110万元,较期初6,183万元下降33.5%[1] - 应付票据大幅增至5.03亿元,较期初2.73亿元增长84.5%[1]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409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50万元大幅改善414.9%[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498万元,较2024年同期流出6,042万元有所收窄[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19万元,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7.27亿元[5]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4.81亿元,较期初14.60亿元增长1.4%[2] - 资本公积保持8.43亿元不变[2] - 未分配利润增至3.66亿元,较期初3.53亿元增长3.8%[2] - 少数股东权益大幅增至1,269万元,较期初73万元增长1,630.8%[2] 重要财务指标 - 研发费用投入908万元,同比增长1.5%(2024年同期:894万元)[3] - 财务费用为负1,205万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3]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542万元,较2024年同期损失428万元扩大260.5%[3] - 所得税费用1,084万元,同比增长6.8%(2024年同期:1,016万元)[3]
华扬联众: 湖南湘江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3 16: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长沙梅溪湖新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于2010年7月2日注册登记 注册资金人民币50,000万元 由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 [1]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法定代表人易兵 经营地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1] - 经营范围涵盖市政设施管理 城乡市容管理 城市公园管理 以及软件开发 储能技术服务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等多元化业务领域 [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2] - 除部分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外 财务报表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 资产发生减值时计提相应减值准备 [2] - 公司自期末起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 无重大经营风险事项 [2] 会计政策与估计 - 会计期间采用公历年度 即1月1日至12月31日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2] -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两种类型 合并日或购买日确定控制权转移时点 [3][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付出资产 承担负债及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5] 金融工具处理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14][15]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其他金融负债 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 [16][17]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合同权利终止 风险报酬转移或放弃控制权 [17][18] 长期股权投资 - 长期股权投资对具有控制 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27][31]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 [2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多次交易分步处理时区分是否为一揽子交易 [30] 资产减值与折旧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40年 年折旧率2.38%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5年 年折旧率19% [38]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差额提取 [25][26] - 长期资产减值测试以可收回金额为基础 商誉及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43][44] 收入确认原则 - 收入在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确认 合同需满足批准 明确权利义务 支付条款 商业实质及对价收回等条件 [47] - 物业服务与运维服务属于某一时段履约义务 按合同金额与服务期限按月确认收入 [49] - 合同成本确认为资产的条件包括与合同直接相关 增加未来履约资源及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50] 政府补助与税务处理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两类 与资产相关的确认为递延收益 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计入损益 [51] - 当期所得税按税法规定计算 递延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 [52][53] - 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除特殊情形外均计入当期损益 [54]
梦网科技: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拟购买资产最近两年及一期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3 16: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杭州碧橙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10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1] - 公司属于电子商务服务业,主要经营活动为品牌方提供全方位的电商运营综合服务,包括品牌零售业务、渠道分销业务、品牌运营管理业务及品牌数字营销业务等[1] - 公司持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105555176739E的营业执照,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主体共47家[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1] - 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某些金融工具外,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规定计提相应减值准备[1] - 公司不存在导致对报告期末起12个月内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财务报表系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编制[1]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公司根据实际生产经营特点,对金融工具减值、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收入确认等交易和事项制定了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2] - 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3] - 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确定为其记账本位币[3] 金融工具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三类[7] -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财务担保合同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四类[8]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等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3] 存货会计政策 - 存货包括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领用和发出时按加权平均法计价[18]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 - 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周转材料包括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对大额周转材料于领用时按照预计使用年限进行分月摊销[19][20] 收入确认政策 - 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合同中包含多项履约义务的按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分摊交易价格[44] - 品牌零售业务在电商平台显示客户确认收货后确认收入,一件代发业务根据终端消费者的签收记录等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46] - 渠道分销业务按客户不同分为平台客户和其他客户,分别根据代销清单、客户签收记录等确认收入,一件代发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47] - 品牌运营管理业务按照与品牌方约定的服务费结算规则,按月确认运营管理服务收入,品牌数字营销业务于相关服务完成并经客户确认后确认收入[47][48] 税务情况 - 公司增值税税率分别为13%和6%,城市维护建设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地方教育附加率为2%,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15%、16.5%、20%和25%[53] - 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2023年起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有效期3年[55] - 多家子公司符合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在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55] 财务数据 - 2025年5月31日货币资金总额为406,770,794.41元,其中银行存款124,234,287.26元,其他货币资金282,536,507.15元[55] - 其他货币资金中包含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55,769,032.93元、保函保证金1,400,000.00元使用受限,其余为支付宝、京东钱包等电商平台资金[55] - 2025年5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48,994,442.53元,坏账准备11,881,354.27元,账面价值137,113,088.26元[55] - 应收账款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其中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1,497,907.79元,计提比例100%,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147,496,534.74元,计提比例7.04%[55]
佳禾智能: 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3 16:23
审计意见与财务报表基础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beyerdynamic 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5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 确认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并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 [1] - 审计工作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 审计证据充分适当 会计师事务所独立于公司并履行职业道德责任 [1] - 管理层负责财务报表编制及内部控制设计执行 治理层负责监督财务报告过程 [1] 合并资产负债表关键数据 - 2025年5月31日总资产达325,838,702.28元 较2024年末298,157,864.62元增长9.3% 较2023年末268,679,827.46元增长21.3% [3][4] - 流动资产显著增长:2025年5月末282,339,281.17元 较2024年末255,640,782.87元增长10.4% 其中存货从2023年末126,849,991.33元增至2025年5月末192,741,717.82元 增幅51.9% [3] - 货币资金2025年5月末27,861,850.29元 较2024年末51,574,182.52元下降46% 但较2023年末34,588,840.86元仍保持稳定 [3] - 应收账款2025年5月末45,828,530.21元 较2024年末40,386,094.05元增长13.5% 但低于2023年末47,106,366.34元 [3] - 非流动资产2025年5月末43,499,421.11元 较2024年末42,517,081.75元微增2.3% 但低于2023年末49,122,481.41元 [3]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变动 - 总负债2025年5月末264,323,892.61元 较2024年末254,301,915.24元增长3.9% 较2023年末249,302,127.77元增长6% [3][4] - 流动负债为主要构成部分 2025年5月末262,474,153.39元 占比99.3% 其中其他应付款达159,419,607.40元 [3] - 所有者权益大幅改善:2025年5月末61,514,809.67元 较2024年末43,855,949.38元增长40.3% 较2023年末19,377,699.69元增长217.5% [4] - 未分配利润从2023年末-28,411,474.91元转为2025年5月末正数11,356,381.28元 显示盈利能力强劲恢复 [4] 合并利润表现金流表现 - 2025年1-5月营业总收入261,144,671.22元 已达2024年度676,570,733.28元的38.6% [5] - 2024年度净利润64,087,539.15元 较2023年度净亏损35,582,667.87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5年1-5月继续盈利12,688,055.03元 [5][6] - 营业成本控制有效:2025年1-5月113,526,379.88元 占收入比例43.5% 低于2023年度52.9%的比例 [5]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899,601.58元 较2023年度42,814,302.28元基本持平 但2025年1-5月为-21,715,878.34元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持续为负 2024年度-8,508,345.25元 2025年1-5月-4,548,583.54元 [7] 母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 母公司2025年5月末总资产334,069,186.83元 高于合并报表 主要因应收账款93,932,074.85元及存货163,486,371.68元规模较大 [4] - 母公司2025年1-5月净利润20,962,008.33元 高于合并报表 显示母公司盈利贡献度提升 [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025年5月末79,915,808.26元 较2024年末48,665,994.23元增长64.2% [4] 公司基本情况与会计政策 - beyerdynamic GmbH&Co KG于1960年1月25日在德国设立 由BEYER DYNAMIC Verwaltungs-GmbH和七位自然人共同控制 Beyer家族为实际控制人 持有93.63%合伙人份额 [12]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但德国母公司使用欧元 美国子公司使用美元 中国子公司使用人民币 印度子公司使用卢比作为功能性货币 [12] - 合并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 [12][14] - 金融工具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 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16][18]
海兰信: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3月审阅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16:2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北京海兰信数据记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初始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000元 [2] - 2008年完成股份改制并更名为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3,000,000元 [2] - 2009年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深圳力合创业投资等机构投资者,注册资本增至38,546,300元 [3] - 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1,385万股,募集资金净额42,231.78万元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为720,494,503元,业务覆盖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两大领域 [5][6] 业务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船舶电子集成系统、海洋自动化观探测设备、无人船(艇)控制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制造 [6] - 经营模式涵盖技术开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及进出口业务,拥有船海事业部、雷达事业部等核心部门 [5][6] 财务报告编制 - 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及股东权益变动表,利润表采用全年数据列报 [7] - 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以持续经营为前提,采用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计量原则 [7] - 合并报表范围涵盖以美元、港币、欧元为记账本位币的境外子公司 [7] 重要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损益三类 [15][16]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并计提跌价准备 [32]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建筑物折旧率2.38%,机器设备6.33%-19% [40] - 研发支出区分研究阶段(费用化)和开发阶段(资本化),资本化需满足技术可行性等五项条件 [44][45] 企业合并与投资 - 同一控制下合并按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8] -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负债,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差额计入商誉 [9] - 对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及其他综合收益 [34][35] 收入确认 - 直销产品按控制权转移时点确认收入:无需安装以签收/报关为准,需安装以验收为准 [59] - 运维服务等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技术服务合同以验收报告为确认依据 [59] - 合同成本中符合条件的增量成本(如销售佣金)和履约成本可资本化 [60]
伟星新材: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16: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20.7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3.43亿元下降11.3% [3] - 净利润为2.7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45亿元下降21.1%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较2024年同期的0.22元下降22.7% [3]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从期初的66.32亿元下降至期末的59.81亿元,减少9.8% [1] - 货币资金保持稳定,期末余额为17.26亿元,较期初17.32亿元基本持平 [1] - 存货从期初的9.51亿元下降至期末的7.95亿元,减少16.4% [1] - 合同负债从期初的3.83亿元增长至期末的4.40亿元,增长14.7% [1]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8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92亿元增长99.0%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97亿元下降15.1%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06亿元,主要由于分配股利支付8.03亿元 [5] 业务运营情况 - 营业成本从13.56亿元下降至12.36亿元,下降8.9% [3] - 销售费用从3.57亿元下降至3.13亿元,下降12.4% [3] - 研发费用从0.76亿元下降至0.70亿元,下降7.6% [3]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50.93亿元下降至45.69亿元,减少10.3% [1] - 未分配利润从25.34亿元下降至20.19亿元,减少20.3% [1] - 资本公积从4.73亿元下降至4.62亿元,减少2.3% [1] 投资活动 - 长期股权投资从2.53亿元下降至2.40亿元,减少5.2% [1] - 在建工程从2.87亿元下降至2.12亿元,减少26.1% [1] - 固定资产从13.15亿元增长至14.06亿元,增长6.9% [1] 行业与公司背景 - 公司属制造行业,主要从事各类中高档新型塑料管道、防水材料、净水设备的制造与销售 [8] - 主要产品包括PPR系列产品、PE系列产品、PVC系列产品、防水系列产品、净水系列产品等 [8] - 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注册资本为15.92亿元 [8]
万辰集团: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阅报告-众环阅字(2025)0800001号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3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福建含羞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21日成立 初始注册资本2000万元 [1] - 2021年4月1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上市后总股本增至15350万股 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11710.14万股 [1] - 2024年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新增17699115股 总股本增至172393247股 [1] - 2024年实施两期股权激励计划 共授予709.569万股限制性股票 授予价格分别为12.07元/股和18.65元/股 [1]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公司总股本为179989761股 注册资本179989761元 [1] - 主营业务为金针菇 真姬菇 鹿茸菇等食用菌的生产销售以及量贩零食销售 [2]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以137922.5万元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 交易对价以自有及自筹资金一次性支付 [2] - 交易对方承诺目标公司2025-2027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2亿元 3.3亿元 3.5亿元 三年合计不低于10亿元 [2] - 备考财务报表专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编制 假设重组已于2024年1月1日完成 [2] 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3]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消耗性生物资产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成本 [24] - 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0年 机器设备10年 电子设备3年 [34] - 研发支出研究阶段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满足特定条件方可资本化 [27] - 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 [28] 合并范围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公司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共计79家 [2]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抵销集团内部往来余额和交易 [7] - 子公司与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 按公司会计政策进行调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