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精品旅游发展,古贝春集团在省旅促会理事大会尽显品牌魅力!
齐鲁晚报· 2025-08-20 08:48
近年来,古贝春集团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持续发力,通过系统打造人文景观、开展运河主题文化活动,不断强化品牌基因与运河文脉的深度联结,将"和 合共生,开拓奋进"的价值理念全面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未来,集团将持续发力打造"千年大运河美酒之都",构建集文化体 验、原粮种植、美酒品鉴、休闲消费于一体的精品文旅线路,丰富当地文旅产业,讲好"中国运河白酒"故事,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委原副秘书长、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会长杜文彬莅临指导 会议期间,古贝春集团展出了包括"古贝春百年老窖"、"双白版"、"古贝元酱"系列的多款核心产品。山东省委原副秘书长、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会长杜 文彬,德州市原副市长、德州市精品旅游促进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董绍辉莅临展位参观指导。古贝春集团党委副书记顾金栋现场介绍了古贝春酒的独特 酿造工艺与产品特色,获得领导们的高度评价。 德州市原副市长、德州市精品旅游促进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董绍辉莅临指导 8月19日,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第二届第四次理事大会在威海华夏培训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听取了省旅促会工作报告及2024 年度财务收支报告。古贝春 集团作为常务理事单位应邀出席,并在会 ...
南国书香节全省467个分会场举办1987场活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0 07:41
活动规模与覆盖范围 - 全省467个分会场共举办1987场全民阅读活动 参展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1] - 实现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办展 形成省 市 县(区) 镇 村多级联动创新办展模式[1] - 活动与各地读书月结合 形成绵延整月的书香阅读盛景[1] 特色活动内容 - 各分会场以"立足在地基因 打破场景边界 实现多元融合"为核心特色 构建全域化沉浸式书香生态[1] - 东莞分会场联动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推出超过500项阅读文化活动 着力促进文旅融合与文化惠民[1] - 佛山悦读节创新推出沉浸式阅读体验 "旅图"项目展现"图书馆+民宿+文旅"融合新场景[2] 文化融合与创新 - 佛山已在6个古村落建成30家民宿图书馆 串联15条"四山两江"走读路线 开展非遗体验与美食工坊活动[2] - 珠海分会场采用"1+N"模式 集阅读推广 文化交流 非遗展示与名家对话于一体[2] - 澳门青年国际艺术文化协会带来汉服非遗秀 巧妙融入传统非遗技艺 呈现视听与文化交融的盛宴[2] 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 - 佛山悦读节是涵养城市文化的重要品牌活动 以"深耕本土 联动湾区"为核心特色[2] - 东莞分会场恰逢"图书馆之城"建设20年 举办类型多样展览吸引市民打卡[1] - 珠海读书月以"诗书传家弦歌不辍"为主题 活动持续至9月14日[2]
甘肃通渭:擘画“四大名片”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06:28
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以四大文旅名片(书画艺术、温泉康养、红色文化、耕读传统)为核心引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1] - 深化四大名片融合工程 打造书画文创和温泉康养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8] 书画艺术产业生态 - 拥有1.2万人的书画创作群体和280万件民间书画收藏量 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2] - 文房四宝交易规模占西北市场60%以上 培育30余家文创企业开发百余种衍生品年产值达5000万元 [2] - 建成12个国家级书画培训基地汇聚800余家画廊 每年举办艺术节吸引千余名艺术家 [2] - 2025年正式上线数字书画交易平台推动传统艺术与科技融合 [1][2] 温泉康养产业建设 - 温泉日涌量6000吨水温53℃ 氟离子含量达8.7mg/L对皮肤病关节炎有效率超过85% [3] - 2025年3月启动总投资18亿元温泉康养综合体 融合温泉游乐+中医养生+书画文创三大业态 [1][3] - 建设西北首座温泉博物馆 重现明代"温泉冬涨"盛景 [3] - 设计"品书画+泡温泉+游乡村"复合型旅游线路 推动温泉经济成为县域增长新引擎 [3] 红色文化旅游体系 - 拥有3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4] - 以榜罗镇会议纪念馆为核心构建全域红色教育网络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红军宣传标语门板"具重要历史价值 [4] - 创新红色+研学+文旅融合模式 推出"如意甘肃'研'途乡遇"主题线路 [4] - 2025年启动革命遗址景区升级工程 建设长征步道和情景剧场等项目 [4] 乡土文化传承发展 - 耕读传家传统融入血脉 村落间"耕读第""清平居"门匾彰显昼耕夜读文化传承 [6][7] - 刚强兄弟五十余年植树400亩打造黄土旱塬"小江南" 同步开展书画雕刻艺术创作 [7] - 将质朴生活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守护乡愁文化底蕴 [7]
四川德阳推动文旅融合 以三星堆为核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搜狐财经· 2025-08-20 05:22
文旅融合发展进展 - 三星堆博物馆年均接待游客从1997年开馆后70万人次增长至新馆建成后超过600万人次 增幅近9倍 [2] - 推进总投资千亿元百个重点文旅项目 涵盖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 世界一流博物馆及文化旅游发展区 [2][4] - 构建"一核三区"新格局 包含演艺大秀 沉浸体验等场景 并常态化开展面具节 半程马拉松活动 [2] 文旅资源整合与产品开发 - 整合龙门山脉 德阳文庙 绵竹年画等资源 深化"文旅+百业"融合模式 [2] - 建设"龙门之巅·国际旅游度假区" 打造1小时亲水下乡 2小时亲林运动 3小时亲雪度假的休闲目的地 [2] - 形成工业旅游链与乡村文旅矩阵 包括金鑫工业文化博物馆 剑南春天益老号及77个提质升级文旅名村 [2] 国际化建设与服务体系 - 依托紧邻成都区位优势 对标国际标准推进城市建设与服务 [4] - 在三星堆景区 高铁站设立国际旅游服务驿站 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并提升境外支付便利度 [4] - 开发跨境线路与文化体验项目 包括"三星堆-古蜀文明线" 绵竹年画制作 中江挂面制作等 [4] 全球营销与文明传播 - 链接国际友城资源及海外平台 构建全球营销网络 [4] - 借助国际巡展 友城推介会精准吸引免签国客源 联合头部平台推出多语种定制线路 [4] - 制作多语种纪录片 邀请国际网红体验"德阳48小时" 并与世界知名博物馆共建文物研究联盟 [4]
从戏台到街头!会宁文旅消费月活动持续“圈粉”
搜狐财经· 2025-08-20 05:04
文旅消费月活动概况 - 会宁汉唐街举办持续多日的文旅消费月活动 包括秦腔演出和特色美食 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参与 [1] - 活动通过文旅融合方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成为"人气聚集地" [1][5] - 秦腔惠民演出已连续上演20多天 每天吸引众多观众 还有5-6天将持续进行 [5] 秦腔演出盛况 - 秦腔舞台前坐满观众 演员表演获得热烈掌声和喝彩 [3] - 专业演员以饱满情绪呈现精彩演出 即使在炎热天气下仍保持认真态度 [5] - 部分游客每天准时观看 沉浸式体验传统戏曲魅力 [6][8] 商业带动效应 - 活动带动周边商家经营 如钵钵鸡摊位人流量大 生意良好 [12] - 摊主表示活动有效推广了店铺 带来可观流量 [12] - 活动通过文旅搭台实现经济唱戏 让百姓生活受益 [12] 活动综合影响 - 活动激活会宁文旅融合与消费升级 展示新兴业态 [10] - 既传承红色文化 又融入绿色发展理念 [10] - 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 实现文化活化与消费升温 [12]
“魅力乌拉特”第九届西部民歌会精彩纷呈
内蒙古日报· 2025-08-20 01:32
近日,"魅力乌拉特"第九届西部民歌会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开幕,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37个 代表队的300多名歌手参加。 本届民歌会集中展现爬山调、乌拉特民歌、朗玛、青海花儿、陕北民歌、宁夏花儿、西藏民歌、新 疆刀郎十二木卡姆、广西壮族山歌、裕固族民歌、苗族古歌、昌黎民歌等各具地方特色的民歌。 "民歌会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以歌会友、以歌传承、以歌交流'的形式,将西部的山 歌、民歌高手和风情汇聚到一起,增进西部各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 展,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同时也搭建了文体旅融合新模式,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 活。"乌拉特前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付茹介绍。 据悉,"魅力乌拉特"西部民歌会是自治区精心打造的具有文旅融合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从 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规模和范围逐年增大,曾荣获全国优秀群众文化品牌、中国旅游影响力节 庆活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中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 本届西部民歌会为期5天,歌手们走进小佘太镇秦长城,在斑驳的长城边触摸中华文化绵延千年的 历史脉搏;探访三湖古渡、五原黄河最北端,于惊涛拍岸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乐购 乐游 乐活
金融时报· 2025-08-20 01:09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 福建省网络零售和农村网络零售规模分别居全国第六位、第三位 [2] - 文旅消费成为新亮点,2024年旅游总花费突破8350亿元,同比增长19.6%,文旅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5% [4] -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全省普惠性托位达9.4万个 [8] 消费促进措施 - "十四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3%,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消费模式蓬勃发展 [2] - 组织"全闽乐购"促消费活动超5万场次,发放政府消费券超10亿元,推动各方共同让利超150亿元 [3] - 金融支持消费,上半年文旅及相关领域贷款余额净增811亿元 [6] 文旅产业发展 - 2024年上半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2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4362.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5.7% [4] - 推出1000多项文旅惠民举措,开展6000多场文旅活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景区门票预售首日超5万张售罄 [4] - 深化文旅融合,培育《飞越福建》《又见泉州》等沉浸式旅游演艺项目 [4] 医疗与社保服务 - 落地建设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职工和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85.6%和68.5% [8] - 构建"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451家银行网点开设社保服务专窗,提供高频业务延时服务 [9] - 省级补助建设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00个,示范性长者食堂1000个,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7.18张 [8]
浙江台州:《天台山仙草图鉴》开启仙侠奇遇之旅
环球网· 2025-08-20 01:00
原标题:浙江台州:《天台山仙草图鉴》开启仙侠奇遇之旅 在琼台天梯148米的声光隧道中,游客仅需36秒即可"穿越"登顶;全国首座高低塔双跨三墩玻璃悬 索桥——会仙桥成为"醉济尘缘"互动剧场,古装NPC与游客即兴演绎济公传说。活动精心设计了"寻仙 访药"主题巡游路线,沿途不仅能近距离观察铁皮石斛、黄精、乌药等珍稀仙草,品尝地道的云雾仙 茶,还能了解一叶三草的生长习性、药用价值及文化传说,身临其境地感受天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 特魅力。游客刘女士赞叹:"既能观赏谪仙舞剑的潇洒,又能品尝地道云雾茶,这种五感沉浸的体验前 所未有。" 浙江天台山旅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践行"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旨在挖掘 本土文化资源,营造"文化+娱乐+山水"三位一体的沉浸式体验,激活天台山暑期文旅市场,助力天台 山打造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未来将持续升级《仙草图鉴》IP,将其打造为向世界传播天台山文 化的金名片。据悉,游客可通过"天台山景区"微信公众号获取详细活动日程和地图导航服务。(罗学成 姜锋) 天台山被誉为"佛国仙山",以其"山水神秀、佛宗道源"的美誉吸引着无数游客。本次活动创造性提 炼"铁皮石斛、黄精、乌 ...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德阳专场 以三星堆为核心 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四川日报· 2025-08-20 00:26
游客增长表现 - 三星堆博物馆年均接待游客量从1997年开馆后70万人次增长至新馆建成后超600万人次[1] - 2024年三星堆累计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1] - 门票收入超3亿元 文创产品收入超2亿元[1] 文旅资源禀赋 - 拥有三星堆世界级IP 新一轮考古发掘引发全球关注[1] - 自然资源包括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2] - 文化资源涵盖德阳文庙和德孝城[2] - 民俗资源包含绵竹年画和仓山大乐[2] - 紧邻成都都市圈 覆盖2500万潜在客群[2] 发展战略规划 - 以三星堆为核心打造"三星堆-古蜀文明线"和"熊猫专列-工业遗产线"精品线路[4] - 通过"三星堆+"模式与剑南春、绵竹年画等优势资源深度合作[4] - 推进总投资千亿元的百个重点文旅项目[4] - 借力全球巡展和国际友城推介会定向吸引免签国客源[4] - 联合头部旅游平台推出多语种定制线路[4] 项目建设进展 - 加快打造龙门之巅·国际旅游度假区[2] - 建设天府冰雪小镇、云溪谷漂流、文博半山等避暑休闲目的地[2] - 规划建设"德阳之窗"文化地标[4]
开渔不只有渔获(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46
文旅产业升级 - 开渔季从出海捕捞活动升级为融合民俗与沙滩音乐会等时尚元素的文旅盛宴 [1] - 通过精心设计活动丰富游客体验 加速文旅融合进程 [1] - 在游客叫好声中塑造文旅品牌 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途径 [1] 品牌价值提升 - 标准化生产和全链条监管使海鲜产品贴上区域公用品牌 实现价值跃迁 [1] - 叫得响的品牌能让优质海鲜产品卖上好价钱 提高产品附加值 [1] - 从单纯鱼虾"论筐卖"转向品牌建设 拓展现代渔业发展空间 [1][2] 产业模式转型 - 广东阳江开渔季实现从单纯捕捞到多彩文旅活动的花样翻新 [1] - 通过文旅品牌塑造和知名度扩大 从味蕾到视听多维度提升体验 [1] - 期待当地打好文旅和品牌两张"牌" 拓宽渔民幸福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