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校毕业生就业
icon
搜索文档
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5 01:13
就业政策与措施 - 海南省琼海市举办招聘会 46家企业提供846个就业岗位 吸引众多求职者咨询应聘 [2] - 教育部会同多部门推出促就业政策 支持民营企业 中小企业稳岗扩岗 首次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扩大到社会组织 [3] - 浙江宁波举行校企供需对接会 汇集长三角地区180余家优质企业 提供7000余个就业岗位 [3] 就业能力提升 - 教育部实施"双千"计划 建设2600余个"微专业"和1100余门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4] 地方特色就业服务 - 山西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工程 列入2025年省政府民生实事 [5] - 吉林组织69名人社干部挂钩联系69所高校 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和校企对接 [5] - 福建强化部门协同 通过常态化对接联络和进校招聘拓展就业岗位 [5] 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 教育部指导各地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接续 提供职业能力培训和就业见习机会 [7] - 农业农村部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 帮助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就业 [7] - 教育部会同共青团中央实施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 高校团干部"一对一"结对 [8] - 教育部实施"宏志助航计划" 举办1124场专场招聘活动 提供110余万个岗位 [8] 持续就业服务 - 教育部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服务 [8] - 2025年科研助理岗位供需对接活动暨直播带岗线上招聘专区将持续至8月底 [8]
供需加速“适配” 服务全面“升级”
陕西日报· 2025-07-14 23:12
求职者心态变化 - 求职者心态更加积极主动,考公考编失利后及时调整择业方向,选择"先就业再择业"[2] - 应届生求职规划更务实,部分学生暂不考虑考研考公,专注通过招聘会找工作[2] -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与应届生叠加导致竞争加剧,毕业生求职选择更多元现实[2] -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反馈学生求职意愿强烈,积极回应每场招聘会信息[3] 用人单位招聘策略 - 企业校园招聘力度加大,选人标准从学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4] - 用人单位降低硬性门槛条件,不再唯"学历论""薪资论",招聘海报直接标注福利细节[5] - 年轻求职者更关注职场氛围与工作生活平衡,企业需通过软实力留人[5] - 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指出企业需兼顾"用薪"和"用心",凸显职业发展通道等人性化条件[5] 就业服务创新 - 高校建成66个就业服务驿站,提供"零距离"就业指导与信息推送[6] - 人社厅推动就业服务驿站年底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公共服务进校园[6] - 招聘会形式从大型综合类转向主题专场,提升岗位与专业匹配精准度[6] - 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包括AI简历修改、模拟面试和刷脸求职等新型服务[6] 政策支持 - 陕西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10条措施,制定政策清单强化存量与增量政策协同[7] - 人社厅实施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依托660个基层驿站提供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服务[7]
聚力攻坚 挖潜拓岗——各地各有关部门推出系列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
新华网· 2025-07-08 10:12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举措 - 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推出系列促就业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稳岗扩岗,首次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由企业扩大到社会组织 [2] - 教育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冲刺阶段会同相关部门加力扩岗,先后举办多场"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校企供需对接会和人才招聘会 [2] - 6月10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首场校企供需对接会汇集长三角地区百强县优质企业18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7000余个 [3] - 6月19日在广西南宁举办首场人才招聘会,来自县域内475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1.5万个 [3] - 有关部门近期还将在江苏昆山、安徽滁州等地举办"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校企供需对接会 [3] 就业能力提升措施 - 教育部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推动各地各校分别建设2600余个"微专业"和1100余门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4] - 教育部全面推广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实施"共建共享岗位精选计划",平台已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累计举办线上专场招聘111场,汇集发布共享岗位超2000万个 [4] - 山西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工程,列入2025年省政府民生实事 [5] - 吉林组织69名人社部门干部挂钩联系省内69所高校开展就业服务 [6] - 福建强化部门协同,通过常态化对接联络、定期研究会商等方式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 [6] 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 教育部指导各地教育部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确保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 [7] - 农业农村部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帮助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就业 [7] - 教育部会同共青团中央实施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组织高校团干部与帮扶对象"一对一"结对 [8] - 教育部在财政部支持下指导地方实施"宏志助航计划",针对2025届毕业生举办"宏志助航"专场招聘活动1124场,提供岗位110余万个 [8] - 教育部将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2025年科研助理岗位供需对接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 [8]
滨州市:扩岗补贴、安居保障、创业赋能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7-08 10:11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 - 滨州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系统部署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重点规划高校毕业生就业 [1] - 高校毕业生被视为国家宝贵人才资源,促进其就业关系社会稳定和家庭利益 [3] 岗位供给扩大措施 - 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满3个月以上,可获每人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 [3] - 每年募集不少于4000个就业见习岗位,符合条件的按最低工资标准60%给予见习补贴 [3] 安居保障支持 - 求职大学生可享受青鸟驿站提供的1个月免费住宿服务 [4] - 就业创业人才可申请人才公寓,全日制专科及以上或中级职称/高级技工资格者均可申请,硕博士和本科生前两年租金免费 [4] - 首次购房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5万元购房补助 [4] 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 支持驻滨院校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免费提供理论教学、创业实训等服务,考核合格后给予补助 [4] - 广泛开展创业培训,符合条件者给予补贴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4]
焦点访谈|多方合力打开求职新通道 聚力攻坚护航毕业生就业
央视网· 2025-07-06 13:53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 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222万,创历史新高[1] - 物流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杨邱杰参加6-7次招聘会仍未找到工作,室友牛顺云入职物流公司后一个月内离职[3] - 学生普遍存在专业与岗位脱节、薪资预期与实际落差问题,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状态[3] - 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平均持有2-4份录取通知但持续观望,追求理想工作地点与岗位匹配[5] 政府与高校促就业措施 - 教育部推出"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挖掘经济百强县岗位资源对接中西部高校[9] - 云南省两场招聘会吸引18省600多家企业,提供超3万个岗位,促成与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地政企合作[11] - 东部发达地区企业组团招聘,如苏州张家港/常熟/太仓及无锡江阴30家企业提供580个高薪岗位[11] - 高校设立科研助理岗位(如昆明理工大学),为考研失利学生提供过渡期并保留科研通道[15]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微专业",通过"校内导师+企业师傅"双师制培养港口设备操作等专项技能[17] - 微专业学生可考取作业人员资格证书,2025届毕业生庄景昊凭多张港口操作证书获山东港口日照港录用[19] - 黑龙江大学利用AI技术赋能就业创业服务站,政校企协同提供精准化服务,45所重点高校已建成服务站[22][24] 区域就业解决方案 - 云南通过跨区域招聘(如江苏造纸企业)和本地岗位(教育培训行业)分流毕业生[13] - 山东实施"专业+"培养路径改革,微专业课程直接对接港口一线技术需求[19][21] - 黑龙江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分行业举办小规模精准招聘会[24]
政策扩岗+岗位深挖 护航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环球网· 2025-07-03 08:26
扩岗政策创新 - 首次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由企业扩大到社会组织 [1] - 综合运用税收优惠、就业补贴、扩岗补助、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稳岗扩岗 [1] - 深挖国有企业和基层就业空间 全力帮助2025届高校毕业生尽早落实去向 [1] 国有企业与基层就业计划 - 实施国有企业招聘扩容计划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挖掘岗位需求 [3] - 合理增加"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实施规模 [3] - 内蒙古实施社区民生志愿服务计划招聘5000人 [3] 地方性扩岗政策 - 山西按照"活动补助+成效补助"模式对校园招聘给予补贴 [3] - 吉林、福建、湖南、贵州等地采取"挂钩联系+重点服务"方式 与就业资源薄弱高校结对提供岗位资源 [4] 区域性就业市场建设 - 上海市联动苏浙皖三省举办"长三角2025届毕业生就业冲刺招聘会" 汇聚四地企业岗位资源超4000个 [5] - 招聘会涵盖生物医药、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长三角优势产业 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岗位 [5] - 特别设置"浦东实习见习专区" 提供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实习见习岗位 [9] 企业招聘需求与反馈 -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在机器人研发和技术交付方向有需求 提供应届毕业生就业和实习机会 [8] - 应聘学生反映招聘企业岗位覆盖面广 展区标识明确便于针对性投递简历 [6] 长三角就业协同机制 - 成立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 完善"长三角高校毕业生供需云平台"建设 [11] - 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实现三省一市就业招聘信息即时发布 [11] - 2025年上海高校预计毕业生总量为24.6万 当前就业进展总体平稳 [8]
持续拓展吸纳就业空间 多部门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
央广网· 2025-07-03 01:02
央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当前 正值毕业生离校季,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相关负责人2日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教育部会同相关部 门聚焦稳岗、扩岗,推出系列增量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吴爱华表示,高校要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持续推送岗位,对接当地校友组 织等为毕业生提供帮助,关心关爱他们的就业状况。 吴爱华: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还将持续地推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线上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 生也要学会用好公共就业服务资源,用好各地人社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就业培训、见习等服务资源; 关注各地的团组织、民政部门提供的就业帮扶的措施,努力实现尽早就业的目标。 吴爱华:延续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并将政策范围扩大到社会组织,支持中小企业、社会组织等经营 主体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实施国有企业招聘扩容计划,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一线挖掘岗位 需求;鼓励引导基层就业,合理增加"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实施规模,推动各地推出一系列地方性稳 岗扩岗政策。 各地近一段时间也推出系列地方性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比如,山西拓展增量岗位约2.6万 ...
教育早餐荟 | 两部门出台措施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虐猫考生被取消招聘资格;豆神教育信批违规被罚230万元
北京商报· 2025-07-02 02:10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政策 - 民政部与教育部联合发布通知 要求社会组织开发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 重点拓展教育 医疗 救助 养老等领域服务空间 [1] - 鼓励社会组织申报就业见习基地 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公益创投等方式创新基层服务项目 开发城乡社区服务岗位 [1] 教育装备与考试动态 - 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7个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 涵盖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学 地理 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以健全中小学装备标准体系 [2]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将于7月4日启动 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 考生需按各省公告完成注册与缴费 [3] 企业动态与处罚 - 国脉科技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 25亿—1 56亿元 同比增长60 52%—100 33% [5] - 豆神教育因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未及时披露5起诉讼事项 被北京证监局拟处罚230万元 相关高管同步受罚 [6] 科技公司新布局 - 科大讯飞联合九川科技等成立银川九星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1500万元 经营范围含人工智能平台开发 云计算设备销售等 [7]
护航高校“稳就业” 促进高质量就业
经济观察网· 2025-06-29 10:47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与措施 - 民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25届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较2024年增加43万人[1] - 人社部提出五方面稳就业举措:挖潜就业空间、政策组合拳、保障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公共服务[1] - 国家连续出台"稳就业"政策,释放就业补贴、稳岗返还、社保降费等红利,各地举办专场招聘会并提供技能培训[2] 地方就业支持行动 - 广东佛山医疗卫生专场招聘会提供6500个岗位,涵盖三甲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2] - 江苏南京按产业细分领域划分9个招聘专区,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并提供AI面试等互动项目[2] - 河北省"人社惠企贷"前4个月发放120亿元,帮助2896家企业稳岗扩岗[2] 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需构建"产学研用"协同通道,推动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将行业技术融入教学提升学生实战能力[3] -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从入学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通过模拟面试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3] - 重点关注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困难毕业生群体,建立精准帮扶机制[3] 就业市场监管与风险防范 - 需规范招聘行为,打击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乱象,维护公平就业环境[3] - 跨境务工骗局高发,不法中介以高薪海外工作为诱饵诱骗毕业生从事违法活动[4] - 需提供透明就业信息平台和针对性招聘会,确保信息安全,结合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保障就业[4]
就业指导从校园内延伸到校园外 精细化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匹配度
央视网· 2025-06-28 04:49
高校毕业生就业措施 - 各高校结合国家政策与自身特色推出针对性措施 涵盖岗位拓展 能力提升 精准服务等多个维度 [1] - 北京大学持续推进"红绿蓝"就业引导战略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4] - 校园招聘是毕业生与各大企业岗位对接的重要渠道 高校通过深化校地校企联动 强化实践育人等举措提升就业质量和匹配度 [6] 高校就业服务案例 - 中国人民大学打造"启航星期三"校园招聘服务品牌 自2024年9月以来举办专场宣讲会600多场 大中型双选会60多场 累计参会单位近5000家 提供岗位27万多个 [8] - 中国人民大学建设400余个人才实习实践基地 深化校地校企人才合作 [8]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 设置教学实践基地 开展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合作 [10]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重点开展"生涯规划训练营""求职训练营"等培训 累计300课时 参与学生1600余人次 [10] 毕业生就业选择案例 - 北京大学工学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荣光耀选择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工作 认为当地能源产业具有发展潜力且专业契合 [1][5] - 北京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毕业生邓成将前往西藏大学工作 认为所学专业在西藏能有更好施展空间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