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近岸外包
icon
搜索文档
7 Hot Healthcare Stocks To Buy Right Now
Insider Monkey· 2025-09-10 10:0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he greatest investment opportunity of our lifetime. The time to invest in groundbreaking AI is now, and this stock is a steal! AI is eating the world—and the machines behind it are ravenous. Each ChatGPT query, each model update, each robotic breakthrough consumes massive amounts of energy. In fact, AI is already pushing global power grids to the brink. Wall Street is pouring hundreds of billions in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raining smarter chatbots, automating industries, and b ...
兴业证券王涵 | 美国制造业近岸化?——从数据看进展
王涵论宏观· 2025-09-05 01:33
美国产业链近岸化进展 - 美国产业链近岸化已发生但仅集中在墨西哥 墨西哥在美国进口份额从2020至2024年平均每年增加1% 2025年上半年份额占比增加3% 加拿大和其他拉美地区增长不显著[1][7] - 墨西哥出口量增长与工业生产增长不匹配 相比2019年 2025年5月墨西哥出口量增长18% 但同期工业生产量仅增长7% 落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1][17] - 墨西哥制造业增加值全球份额从2019年1.84%下降至2023年1.77% 中间投入贸易增长快于自身生产增长[17] 墨西哥投资表现 - 墨西哥绿地投资公告金额超出2014-2019年均值45% 但实际FDI落地额仅超出均值10% FDI流入占GDP比重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10] - 2024年受政治不确定性影响 墨西哥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升至2024年2月的9倍 企业建筑投资指数下滑约18%[14] - 2024年墨西哥FDI新增投资下降25% 再投资占比达76% 约350亿美元投资项目被搁置[14][25] 墨西哥竞争优势与局限 - 地理优势显著 与美国共享2000英里边界及47个陆路口岸 人力成本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 关税优势持续存在[22] - 劳动力人口约6096万人 远低于中国(7.7亿)和印度(6.1亿) 2000年制造业全球占比3%或为承接上限[25] - 基础设施制约明显 55%受访者认为电力供应不足 19%指出燃气供应不足 16%反映供水设施缺乏[25] 未来发展关键因素 - 美墨加协定2026年审查谈判成为重要观察点 可能影响电子产业链协作发展[2][26] - 墨西哥推出Plan Mexico和Proyecto Kutsari计划 旨在加强半导体及先进制造竞争力[26] - 美墨产业规划协调及外部资本支持将决定基建改善效果 进而影响近岸化成效[25]
美国制造业近岸化?——从数据看进展
王涵论宏观· 2025-09-04 05:49
美国产业链近岸化进展 - 美国产业链近岸化已发生但仅集中在墨西哥 从贸易角度看美国进口结构出现剧烈变化中国大陆份额大幅下降而北美及拉美份额上升但具体经济体中仅墨西哥自2018年开始份额持续上升2020至2024年平均每年增加1%2025年上半年份额占比增加3%加拿大和其他拉美增长不显著甚至加拿大份额出现下降 [7] - 墨西哥出口量增长但工业生产增长滞后 相比2019年2025年5月墨西哥出口量增长18%但同期工业生产量仅增长7%落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且墨西哥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份额从2019年1.84%下降至2023年1.77%原因为墨西哥利用外部产业链增长快于自身生产增长中间投入贸易增长较快而自身中间投入下降 [17][20] 墨西哥投资表现 - 墨西哥FDI增长但低于绿地投资公告规模 2022年至2024年墨西哥绿地投资公告金额超出2014-2019年均值45%但实际FDI落地额仅超出此前均值10%且FDI流入占GDP比重相对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如中国东盟印度 [10] - 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导致投资放缓 2024年2月墨西哥司法改革引发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快速上升2025年4月指数为2024年2月约9倍同期固定投资进程放缓企业部门建筑投资指数下滑约18%FDI新增投资下降25%再投资占比达76% [14] 墨西哥近岸外包优势与局限 - 墨西哥具备地理人力成本及关税优势 与美国接壤有2000英里共同边界和47个陆路入境口岸贸易运输成本低且响应速度快2025年工资水平约为美国五分之一尽管过去几年工资增长37%关税税率仍具备优势 [22] - 经济体量限制承接能力且政治不确定性影响制造能力提升 墨西哥劳动年龄人口约6096万人远低于中国77亿人印度61亿人东盟35亿人2000年墨西哥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占比3%出口份额22%可视为承接体量上限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外资吸引55%受访者认为电力供应不足19%燃气供应不足16%供水设施缺乏政治不确定性导致美企搁置约350亿美元投资项目涉及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等领域 [25][26] 未来观察点 - 2026年美墨加协定审查谈判是关键因素 墨西哥司法改革可能扰动美国看法妨碍谈判但美国希望提升半导体产业链韧性墨西哥也有发展电子产业链诉求2025年1月墨总统出台Plan Mexico要求加强半导体及先进制造竞争力并提出Proyecto Kutsari重塑半导体产业链美国是否在谈判中设置更有利墨西哥电子产业条款值得跟踪 [26]
家电龙头硬碰硬:格力净利超144亿,海尔智家盈利能力欠缺
36氪· 2025-08-29 03:44
公司业绩表现 - 海尔智家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564.94亿元,同比增长10.22%,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增长15.59% [2][3] - 格力电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73.25亿元,同比减少2.46%,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4][5] - 海尔智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1.39亿元,同比增长32.23%,格力电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3.29亿元,同比增长453.06% [3][5] 业务板块分析 - 海尔智家家庭美食保鲜烹饪解决方案中制冷产业收入428.53亿元(+4.2%),厨电产业收入206.72亿元(+2.0%) [9][10] - 家庭衣物洗护方案收入320.06亿元(+7.6%),空气能源解决方案收入329.78亿元(+12.8%) [11][12] - 全屋用水解决方案收入97.93亿元,同比增长20.8% [13] - 格力电器消费电器业务营收762.80亿元(-5.09%),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收95.91亿元(+17.13%) [15][16] - 智能装备业务营收3.14亿元,同比增长20.90% [16] 市场地位与品牌 - 海尔智家连续1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旗下拥有7个主要品牌 [4] - 格力中央空调以超15%销售规模占有率位居行业首位 [6] - 海尔家用空调国内线下零售额份额19.7%,线上份额11.3%,在意大利、西班牙、巴基斯坦等海外市场位居前列 [12] 区域市场表现 - 海尔智家国内市场收入增长8.8%,海外市场收入增长11.7% [2] - 格力电器内销收入711.60亿元(-5.27%),外销收入163.35亿元(+10.19%) [17][18] - 海尔制冷产业在东南亚和南亚收入同比增长超25% [9]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家电市场(不含3C)零售额4537亿元,同比增长9.2% [20] - 海外市场发达国家需求低迷,新兴市场保持增长,全球供应链加速调整 [20] - 行业产品升级持续,消费需求向高端和高性价比两极分化 [21]
Key Tronic(KTCC)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7 22: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1.10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266亿美元下降 [4] - 2025财年总收入为4.679亿美元,较2024财年的5.669亿美元下降 [4] - 2025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6.2%,营业利润率为-2.1%,而2024年同期分别为7.2%和0.1% [5] - 2025财年毛利率为7.8%,营业利润率为0.1%,而2024财年分别为7%和1.2% [5] - 2025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390万美元或每股0.36美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为200万美元或每股0.18美元 [8] - 2025财年净亏损为830万美元或每股0.77美元,2024财年净亏损为280万美元或每股0.26美元 [8] - 2025年第四季度调整后净亏损为380万美元或每股0.35美元,2024年同期调整后净亏损为70万美元或每股0.06美元 [9] - 2025财年调整后净亏损为500万美元或每股0.47美元,2024财年调整后净亏损为20万美元或每股0.02美元 [9] - 2025财年库存减少约800万美元或7% [9] - 2025财年总负债减少3270万美元或14% [10] - 流动比率为2.5:1,而一年前为2.8:1 [1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86天,而一年前为95天 [11] - 2025财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890万美元,高于2024财年的1380万美元 [11] - 2025财年资本支出约为41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3% [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新赢得项目包括制造设备、车辆照明、航空航天系统、能源弹性、电信、害虫控制、能源存储、医疗技术、温控运输、个人防护设备、空气净化、汽车和公用事业检测设备 [20] - 与数据处理设备OEM签订了制造服务合同,预计年收入最终将超过2000万美元 [20] - 新项目规模主要为500万美元左右,其中三个在墨西哥,其余在美国 [27] - 越南医疗设备制造能力已获得认证,预计2026财年将开始生产 [3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阿肯色州新工厂预计投资超过2800万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创造超过400个新工作岗位 [16] - 越南现有设施有充足空间将制造能力翻倍 [16] - 越南正在完成主要生产能力的建设,以支持未来的医疗设备制造 [17] - 预计到2026财年末,约一半的制造将在美国和越南设施进行 [18] - 墨西哥设施在USMCA关税协议下提供独特的关税缓解解决方案 [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通过裁员和其他成本节约措施提高运营效率,2025财年裁员约800人 [6] - 计划在2026财年投资约800万美元用于资本支出,主要用于新的创新生产设备和自动化 [12] - 正在阿肯色州和越南进行扩张计划,融资安排将提供高达900万美元的可用资金 [12] - 通过垂直整合和制造工艺知识投资,包括塑料成型、PCB组装、金属成型、喷漆、涂层、复杂高容量自动化组装以及复杂测试设备的设计、建造和运营 [22] - 全球关税政策导致新产品发布延迟,但政治紧张局势和对关税及供应链的担忧将继续推动合同制造回归北美和越南的有利趋势 [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财年的收入受到两个长期大客户需求减少以及全球关税升级和波动导致新项目发布延迟的不利影响 [4][13] - 尽管收入减少约1亿美元,但通过运营效率提高和成本节约措施,毛利率同比提高 [6] - 随着收入增长回归,预计通过运营效率改善和战略成本节约措施的持续和增加效益,利润率将得到加强 [7] - 全球关税战争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将继续推动OEM重新审视其传统外包策略 [21] - 长期来看,对过去两年的成本削减、运营现金流增加、全球制造足迹增强以及设计工程的创新感到鼓舞 [24]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第四季度客户应收账款估计收款调整约为110万美元,全年为180万美元 [9] - 2025年第四季度遣散费对利润表的负面影响约为10万美元,整个2025财年为290万美元 [6] - 客户修订了预测方法,公司对材料资源规划算法进行了重大改进 [10] - 新的数据处理OEM制造服务合同采用委托材料模式,如果成功,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显著提高盈利能力 [2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新赢得项目的规模及爬坡情况 - 新项目规模主要为500万美元左右,三个在墨西哥,其余在美国,数据处理合同可能超过2000万美元,主要是服务委托材料合同 [27] 问题: 越南医疗设备制造能力的建设及机会 - 越南医疗设备制造能力已获得认证,预计2026财年将开始生产,预计将带来更多新机会 [30] 问题: 新项目投标活动增加的原因 - 成本竞争力提高和关键地点投资是主要原因,成本削减使公司能够提供低价,新阿肯色州工厂吸引了大量美国制造需求 [32][33][34] 问题: 应收账款减少的原因 - 应收账款减少主要是由于收入减少,没有保理,但有一些坏账准备,第四季度坏账准备为110万美元,计入SG&A [38][39][40][41] 问题: 数据处理OEM制造服务合同的规模及影响 - 该合同仅为制造服务,收入为2000万美元,但由于材料内容较少,应具有强劲的增量利润率改善,相当于8000万至1亿美元的交钥匙项目 [46] 问题: 该合同的生产地点及2026财年收入预期 - 目前计划在密西西比工厂生产,但如果增长可能需要双源,预计到2026财年末将达到2000万美元的年运行率 [47][52] 问题: 墨西哥业务的展望 - 预计墨西哥业务将增长,成本结构改善使其更具竞争力,USMCA协议为美国消费商品提供关税缓解,墨西哥仍是关键运营设施 [55][56] 问题: 2026财年及长期毛利率展望 - 目标是提高毛利率,预计增量毛利率可达15%至20%,在所有三个地点均适用 [58][60][61]
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印度将走向何方?
搜狐财经· 2025-08-24 14:42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争议 - 印度无法遵循传统东亚发展模式(农业→低端制造→高端制造→服务业)[2] - 必须优先投资人力资本、拓展高技能服务业、激励创新创业[2] - 需巩固民主根基并开创思想与创造力驱动的独特发展道路[2] 印度经济现状与挑战 - 劳动年龄女性就业比例仅五分之一(二十国集团中最低)[8] - 男性就业状况同样令人汗颜[8] - 可能因岗位创造不足而浪费人口红利[8] - 地缘政治紧张与供应链重构带来新挑战[8] - 制造业就业占比停滞数十年[4] 政府政策成效评估 - 成功实施全国商品服务税取代各邦分散税制[9] - 以空前速度建设高速公路/隧道/农村道路[9] - 通过数字堆栈实现福利直接转移支付[9] - 生产挂钩激励措施(PLI)和农业改革效果不佳[10] - 2016年废除大额纸币措施造成破坏[10] - 私人部门投资过去十年持续疲软[10] 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 - 中国凭借廉价劳动力在20世纪80年代吸引低技能组装业务[12] - 中国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劳动力技能升级实现制造复杂度提升[13] - 后起国家面临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劳动力成本竞争[14] - 低技能组装不能保证利润或向高端制造领域升级[14] 作者背景与著作定位 - 提出发挥印度优势的全新发展模式[19] - 为新兴经济体提供知识驱动型发展参考[2][16] - 作者曾任印度央行行长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16]
欧美经济同步扩张折射全球供应链重构成效
新华财经· 2025-08-22 05:51
欧元区经济表现 - 欧元区综合PMI攀升至15个月新高51.1 制造业PMI以50.5突破荣枯线终结三年收缩周期 [1] - 德国制造业接近结束三年低迷期 企业通过分散生产基地和建立区域化库存网络对冲单一市场风险 [1] - 欧洲经济依赖消费品出口支撑增长 与传统产业链修复实现的温和复苏形成对比 [2] 美国经济表现 - 美国综合PMI跃升至55.4为去年12月以来最高 制造业PMI飙升至53.3创2022年5月以来新高 [2] - 美国经济正以约2.5%年化速度扩张 远超上半年1.3%的平均水平 [2] - 美国依靠《通胀削减法案》刺激本土制造 形成近岸外包虹吸效应 耐用品新增订单短期承压但半导体设备等高端制造领域持续火热 [2] 成本与通胀压力 - 美国企业投入成本指数升至62.3为三个月高点 商品与服务售价指数达到三年来最高水平 [2] - 企业大规模将关税等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 未完成订单以2022年初以来最快速度累积 [2] - 消费者通胀未来数月可能持续高于美联储2%目标 当前PMI数据已接近加息区间 [2] 全球产业调整 - 全球经济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后的阶段性复苏 欧美经济结构呈现鲜明对比 [1][2] - 德国汽车业将东南亚纳入生产布局 缓解对美出口依赖 [1] - 企业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 通过分散生产基地有效对冲单一市场风险 [1]
倒计时下的墨西哥:新逻辑与潜规则
芯世相· 2025-07-29 04:03
中美经贸关系与墨西哥市场 - 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被视为两国关系重要风向标 双方将于瑞典展开谈判[5] - 墨西哥作为中国在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六大出口国[7] - 美国"近岸外包"模式下 中企采用"本国零件+墨西哥组装+美国市场"转口模式 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投资热度骤降[8][12] 制造业出海现状 - 汽车行业为代表的中企赴墨建厂潮遇冷 特斯拉供应商及比亚迪等本土车企项目停滞[12] - 特朗普宣布2025年8月起对墨西哥输美产品征收30%关税 但汽车零部件符合《美加墨协议》仍享免税[15] - 墨西哥连续三次提高进口关税 倒逼外资企业本地化生产 中企需调整策略建立海外第二条供应链[16][19] 跨境电商发展 - 墨西哥互联网普及率86.51% 电商渗透率仅18% 形成"低密度竞争+高消费潜力"市场结构[22] - SHEIN、TEMU等中国平台抢占市场 部分商户年交易量达数亿人民币[23] - 墨西哥对中国商品征收19%关税后 电商平台通过分摊成本仍实现两位数销量增长[28][31] 新能源行业挑战 - 墨西哥新能源政策反复 2018-2024年政府保护国有能源企业 导致大批项目停滞[35] - 当前政府要求外资持股不超过46% 限制大型光伏项目审批 储能与输变电领域存机会[37] - 国家电力公司年投资缺口达30亿美元 制约行业发展[36] 企业本土化策略 - 初期需中方领导驻场应对罢工等突发事件 后期需推进人才本土化[39][45] - 极兔海外本地员工比例超95% 要求中方管理者一年内达到西语A2水平[45] - 合规与关系需并重 墨西哥法制化程度介于非洲与欧美之间[49][51] 市场风险与机遇 - 墨西哥汽配行业已完成供应链本地化 轻工日用品或成新投资方向[34][35] - 中国商品性价比优势显著 墨西哥购物袋价格为中国130倍 替代需20-30年[32] - 美国对越南转口中国商品加征40%关税 警示墨西哥可能效仿[33]
美关税重锤砸向加墨:北美产业链的裂变与重构
搜狐财经· 2025-07-14 11:31
汽车制造链断裂风险 - 美国拟将汽车零部件本土化率从75%提高至80% 原产地规则收紧导致墨西哥中资汽配厂面临两难选择 [1] - 在墨西哥中资工厂采取供应链南移和深加工双轨制 市场南移至巴西和智利等拉美市场 例如奇瑞在巴西市占率达12% [3] - 在墨西哥工厂增加模具开发和功能测试环节以满足实质性转型标准 否则面临36%平台代扣税丧失价格优势 [3] 能源同盟重构冲击 - 美国对加拿大矿物燃料单独征收10%关税 加拿大占美国进口比例达51.9% 迫使中资能源企业加速LNG终端建设转向日韩市场 运输成本增加25% [3] - 中资能源企业布局墨西哥页岩气加工 利用美墨边境免税区转移产能 [3] - 美国实施供应链穿透审查追溯半导体稀有金属来源 稀土企业需准备全链条生产证据 [3] 近岸投资冰火两重天 - 2025年第一季度墨西哥新莱昂州获得14.5亿美元投资 同比增长134% 但隐性成本显著 [3] - 墨西哥近岸模式人工成本达传统模式180% 合规成本较高需应对USMCA原产地核查 但关税节省100%实现零关税 [3] - 企业面临选择:追加在美投资满足要求但成本飙升30% 或维持现状面临36%平台代扣税丧失价格优势 [3] 对美出口商策略调整 - 适用首次销售规则通过离岸公司多层交易以初始交易价报关 分拆申报将整车拆为零部件出口 利用中间品关税优惠如半导体关税仅3% [5] - 借助哈萨克斯坦汽车配件园对美出口 美国征收10%关税相比中国125%具有优势 通过阿联酋自贸区中转仓获取阿拉伯制造原产地证明 [5] 技术密集型企业应对措施 - 将关税成本转化为研发投入维持市场地位 例如大疆通过AI避障技术保持美国60%市占率 [5] - 获取欧盟碳足迹认证如宁德时代零碳工厂 规避碳关税并实现15%溢价 [5] - 联合申报反倾销应诉 中国光伏企业集体抗辩成功案例 [5] 贸易环境结构性变化 - 墨西哥同时成为美国关税战矛头和近岸外包救生筏 加拿大能源管道遇阻 墨西哥工厂在投资热潮与冻结间摇摆 [7] - 全球化退潮背景下产业链韧性取决于对抗动荡的冗余备份 非紧密依存关系 全球贸易规则基石出现裂痕 [7]
美国“负和博弈”伤害全球经济
期货日报网· 2025-07-11 03:31
关税政策内容 - 美国总统宣布从8月1日起对日本、韩国等14国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关税 [2] - 新关税不包括其他行业关税 若相关国家提高关税作为回应 美国将在基础上再提高同等额度 [2] - 若国家向美国开放市场并消除贸易壁垒 美国可能调整关税税率 [2] 政治经济动机 - 政治逻辑在于转移国内矛盾 巩固蓝领和传统产业从业者支持 包装为"保护美国工人"标签 [3] - 经济逻辑包括缩减贸易逆差 保护钢铁、汽车、纺织、机电等本土制造业 预计10%基础关税每年增加近4000亿美元收入 [4] - 战略逻辑涉及技术遏制与供应链脱钩 针对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加税 配合AI芯片出口管制 [5] 行业影响 - 钢铁行业受冲击显著 美国钢价飙升超30% 下游用钢行业成本激增 全球钢铁贸易流向重塑 [8] - 农产品市场出现"豆争" 中国加征关税致美国大豆价格暴跌 巴西大豆抢占中国市场 [8] - 能源市场受间接影响 贸易紧张抑制需求预期与价格 供应链调整推升物流成本 [8] 企业动态 - 通用汽车表示钢铁关税使其成本增加逾10亿美元 [6] - 沃尔玛警告消费者关税导致部分商品涨价12%~15% [6] - 73%制造业企业因关税推迟新厂建设计划 [7] 贸易格局变化 - 中美贸易依存度质变 中国占美进口份额从2018年21 2%降至2024年13 4% 美国占中国进口份额从34 4%降至17 6% [10] - 跨国企业采用"中国+1"策略 越南、墨西哥承接产业转移 但面临效率损失和搬迁成本 [9] - 全球产业链重构伴随地缘风险 整体韧性受政治干预考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