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

搜索文档
“存保十年,守护万家”中信银行包头分行积极开展存款保险宣传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30 10:24
存款保险宣传活动 - 公司以"存保十年,守护万家"为主题开展系列存款保险宣传活动,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普及 [1] - 宣传活动覆盖"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等基层场所,并扩展至"进集市、进医院、进口岸、进营区、进红色景区" [1] - 通过搭建展台、布置展板、悬挂条幅、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进行金融知识宣传 [1] 宣传方式创新 - 推出"十年存保,信系万家"宣传视频,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 [1] - 各网点设立咨询台,张贴宣传海报,滚动播放宣传视频和宣传标语 [1] - 宣传队伍走进校园、社区、广场、市场、乡镇、企业和医院等场所 [1] 活动成效与未来计划 - 活动增强了受众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了解和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了金融体系信心 [2] - 活动彰显了金融机构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 [2] - 公司将持续推动存款保险知识普及工作,为维护金融稳定贡献力量 [2]
南通农商银行:存保守护十年路 金融安全千万家
江南时报· 2025-05-25 13:26
传播知识,点亮万家灯火 在传播存款保险知识的道路上,该行始终秉持一种信念:让政策说百姓听得懂的话,让知识走完"最后 一公里"。面对不同群体的认知差异,南通农商银行建立起精准化宣传网络。面对老年客户群体,启动 银发守护计划,重阳节走进敬老院演示防诈骗技巧,手把手教老人识别存款保险标识。针对新市民群 体,开展新市民赋能行动,用"歇脚十分钟"微课堂为菜场摊主、外卖骑手们讲解理财知识。启动企业护 航工程,深入重点企业支起"存保知识充电站",将存款保险与工资代发、理财规划相结合。开展"小小 银行家"活动,引导孩子们画出心中的"存款保护伞",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整个家庭,实现知识传 递。 存款保险制度的生命力不在高悬庙堂,而在于扎根市井巷陌,要让百姓真正感知这份安心,需要将政策 语言转化为生活叙事。远近闻名的"谨慎人"李大爷,现在逢人就夸存款保险好。"以前总觉得钱放床底 下安心,现在终于明白,有这个保护伞罩着,存银行比藏家里踏实!"这份转变背后,是南通农商银行 十年如一日的暖心宣传。从台风天营业厅里的动画短剧,到社区活动室的方言情景剧,该行把复杂的政 策条文转化为"李大爷退休规划""王阿姨买菜账本"这样的生活场景,用街 ...
四川巴中存保宣传深耕红色沃土
金融时报· 2025-05-20 03:21
存款保险宣传模式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分行构建"存款保险+"融合宣传模式,利用红色地标和两支队伍增强老区储户信心[1] - 辖内银行机构开展"党建+存保为民"主题活动,包括能力培养、民俗架桥、服务下沉三大系列[1] - 长城华西银行巴中分行通过晨会、周例会强化培训,四川银行将存款保险纳入驻村帮扶内容[1] 红色文化融合宣传 - 巴中农商银行在红军入川地两河口开展"红色金融讲堂",结合历史设计互动学习环节[2] - 中国人民银行指导辖区银行在10余处红色遗址设置宣传点位,形成"一景一阵地"宣传格局[2] - 建立市县镇三级联动宣传矩阵,实现"现场讲、当面宣、人人传"效果[2] 基层普惠金融实践 - 晏阳初金融志愿服务队三年累计开展"进千户惠万民"工程,覆盖不同年龄层群体[3] - 更新228个助农取款点的宣传物料,今年已发放4.49万份手册,覆盖7.13万人次[3] - 通过银发讲堂、启蒙课堂等形式实现存款保险知识"零距离"服务[3]
深度|存款保险制度十周年:兼顾市场化与政策性 既要“治已病”又需“治未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2:29
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自2015年5月《存款保险条例》施行以来已进入第十个年头 [4] - 制度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 [4] - 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4] - 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机构交纳的保费存款人无需交纳 [4] 风险处置实践案例 - 包商银行风险处置中存款保险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对5000万元以下债权全额保障全部债权保障水平近90% [5] - 存款保险参与发起设立蒙商银行入股徽商银行承接包商银行业务 [5] - 辽宁省中小银行改革中存款保险出资10亿元参与设立辽沈银行 [5] - 参与辽阳农商行破产退出工作依法提供资金支持 [5] 市场影响与成效 - 截至2024年末中小银行存款余额较2015年增长124%市场份额上升2.4个百分点 [6] - 差别费率机制对3700多家投保机构中约300家高风险机构适用较高费率 [8] - 2015年以来累计归集保费3732亿元有力支持重点机构风险处置 [11] 基金运作与流动性管理 - 截至2024年末存款保险基金余额698.4亿元 [10] - 2015年首年余额仅31.0亿元2019年达到1215.8亿元峰值 [10] - 2020年因包商银行处置支出超1030亿元2022年因辽阳农商行处置支出超900亿元 [10] - 建议建立央行临时流动性支持机制和债券发行等后备融资渠道 [12] 法律体系完善需求 - 现行《存款保险条例》仅23款条文内容过于原则 [15] - 业界呼吁制定《存款保险法》提升法律位阶 [14] - 需明确早期纠正机制法律地位完善分层分级纠正措施 [16] - 建议在金融稳定法等立法中强化存款保险职能 [13]
韩国提高存款保险上限 “存款搬家潮”或来袭
快讯· 2025-05-15 03:50
存款保险上限调整 - 韩国自9月起将每位客户的存款保险上限从5000万韩元提高至1亿韩元(约71,174美元)[1] - 该措施旨在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1] - 调整使韩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更接近国际标准[1] 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 储户可能将资金转向提供更高利率的金融机构如储蓄银行而非传统商业银行[1] - 这种"存款搬家"现象可能导致商业银行通过发债来弥补资金缺口[1] 监管措施 - 韩国政府将密切关注资本流动和市场反应[1] - 严密监控二级金融机构是否出现"过度放贷"行为[1] - 一些金融机构可能因调整面临流动性或偿付能力方面的挑战[1]
农发行宿迁市分行开展存款保险十周年宣传活动
江南时报· 2025-05-08 03:41
存款保险宣传活动 - 公司通过营业网点跑马屏、电视屏、宣传展板等全天候滚动播放"存保十年 守护万家"宣传标语及短片 [1] - 全市5家营业机构设立咨询台并摆放宣传手册、折页向客户普及存款保险保障范围、偿付限额等核心知识 [1] 特色宣传方式 - 创新宣传方式与泗阳县淮海剧团合作将存款保险知识融入淮海戏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传播 [1] - 开展"存款保险知识进万家"活动组建宣传小分队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资料、案例分析普及知识 [1] - 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线上渠道推送存款保险知识图文、视频扩大宣传覆盖面 [1] 员工培训与能力提升 - 组织全行员工开展存款保险知识培训深入学习制度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及宣传要点 [2] - 开展宣传话术演练提升员工宣传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宣传工作实效 [2] 活动成效与未来计划 - 宣传活动有效提升社会公众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认识度和信任感增强对金融机构信心 [2] - 公司将以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十周年为契机持续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内容推动知识深入人心 [2]
加快完善存款保险顶层设计
经济日报· 2025-05-07 22:14
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 存款保险制度自2015年5月《存款保险条例》施行正式建立,形成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央行最后贷款人三大金融安全网支柱 [2] - 2019年设立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进入实质化运行,履行费率核定、基金归集、早期纠正等职能 [2] - 截至2024年末,我国共有3761家投保机构,累计归集保费3732亿元,对1600家机构采取风险警示和早期纠正措施 [3] 制度成效与案例 - 包商银行风险处置成为首例商业银行通过"接管+收购承接+破产清算"实现完全市场退出的成功案例,未引发挤兑或流动性风险 [3] - 制度实施10年来推动金融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信心,保护存款人利益并维护金融稳定 [4] - 通过差别费率、早期纠正等措施促进高风险银行有序出清,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法律完善需求 - 现行《存款保险条例》作为行政法规法律位阶较低,需推动出台存款保险法以强化职能 [5][6] - 国际经验显示近15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专门立法确立存款保险制度,如美日韩等国 [6] - 需在金融稳定法、商业银行法等修法中明确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职能 [5][6] 机制优化方向 - 需完善早期纠正措施时限要求,对未达标机构及时处置以降低处置成本 [7] - 建议拓宽基金来源,建立后备融资机制如央行再贷款、发行债券等增强流动性应对能力 [8] - 需丰富风险处置工具,明确基金使用条件,推广"接管+收购承接+破产清算"模式 [7]
宣昌能:积极研究推进存款保险法立法工作
北京商报· 2025-05-06 11:15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十周年总结 核心观点 - 存款保险制度需严肃市场纪律、防范道德风险,风险处置中要压实机构自救主体责任 [1] - 未来将从法律基础、保障功能、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四方面推动存款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 [1] 具体措施 法律体系完善 - 推进存款保险法立法,强化存款保险核心职能,明确其作为金融安全网三支柱之一的定位 [1] 基础保障功能 - 加强公众宣传,提升认知度,重点覆盖金融生态薄弱地区和人群 [2] - 加快基金积累,拓宽资金来源,健全存保基金应急补充机制以支持中小银行风险处置 [2] 风险监测与早期纠正 - 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推动"四早"原则(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2] - 通过核查摸清风险底数,协同监管部门建立硬约束早期纠正机制 [2] 风险处置机制 - 建立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常态化处置模式,采用"接管+收购承接+破产清算"为主的方式 [3] - 构建成本分担机制,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同时保护存款人权益并防范道德风险 [3]
1亿存银行如何打理巨款?利息根本花不完,还有这些银行VIP待遇!
搜狐财经· 2025-05-05 03:05
财富管理策略 - 选择信誉良好的银行是安置大额资金的第一步,需考虑银行的稳固性和服务质量[3] - 定期存款年利率在4%到6%之间波动,假设5%的年化利率,1亿本金一年利息可达500万,每月41万,每天近1.4万[3] - 活期存款适合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虽然利息较低但可随时取用[4] - 理财产品和基金适合追求更高回报的投资者,但伴随更高风险[4] - 资产配置需衡量风险承受能力,保守型投资者可选择定期存款和低风险理财产品,进取型投资者可选择活期存款或高风险基金[4] VIP客户服务 - 大额存款客户成为银行VIP客户,享受较高利率和专属贵宾服务[6][8] - 银行提供优先办理业务、免费使用贵宾室等尊贵服务[8] - 专属理财顾问提供个性化咨询,帮助分析市场趋势和做出投资决策[8] - 银行赠送礼品如美酒或高价值优惠券,并安排专属客户经理提供一对一服务[8] - 定制化服务包括海外投资、私募基金等复杂金融需求,满足各种专属理财方案[8] 市场动态与风险管理 - 存款保险制度是保障资金安全的重要措施[4] - 市场风云变幻,投资环境变化可能影响决策,需随时关注市场动态[4][8] - 利率、政策、市场动荡等因素会影响最终收益,需及时调整策略[8]
《中国金融》|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功能筑牢金融安全网
搜狐财经· 2025-05-04 10:30
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背景 - 1993年首次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构想,但因社会认知不足和内部意见分歧长期停滞[2] - 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关闭和2001年汕头商行停业事件凸显存款保障缺失的紧迫性[2] - 2003年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设立存款保险处,从组织架构上启动制度建设[2] - 2004年德隆系风险爆发及证券公司违规事件加速了客户资金保护机制的建立[3] 制度设计过程 - 2007年成立存款保险部际专题工作组,研究涵盖强制加入、基金模式、差别费率等50余项核心问题[4] - 通过国际研讨会学习美国模式及IADI《核心原则》,形成专题报告为立法铺垫[3][4] -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施行,明确由人民银行管理基金并赋予早期纠正职能[5] 制度实施成效 - 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建立全球最大存款保险市场,打破国家隐性担保预期[6] - 在包商银行等风险处置中有效阻断区域性风险扩散,市场化补偿机制降低处置成本[6] - 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隔离表内外风险,统一跨行业监管标准[6] - 存款保险基金运用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积累多样化处置经验[6] 现存不足 - 立法层级低于《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信息共享和早期纠正职能落实受阻[7] - 缺乏金融机构破产法,影响存款保险机构清算效率及资产处置能力[7] - 信息割裂和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风险识别滞后,市场退出决策被动[7] - 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市场化处置经验与IADI《核心原则》要求存在差距[7] 未来改进方向 - 推动制定《存款保险法》或通过《金融稳定法》提升法律位阶[8] - 强化信息共享机制与早期纠正措施执行,优化基金使用效率[8] - 扩充专业团队规模,提升风险预警、方案设计及清算接管能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