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

搜索文档
41.8℃创纪录,一周18人因高温死亡,非洲留学生:日本高温太残酷,和非洲完全不一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8:18
日本气象厅数据显示,群马县伊势崎市5日测得最高气温41.8摄氏度,刷新日本高温纪录,距7月30日在兵库县丹波市测得41.2摄氏度的高温纪录仅一周时 间。另据共同社报道,关东地区5日有超过十地气温达40摄氏度,地点数量亦刷新有相关记录以来最高水平。据气象厅数据,日本全国7月平均气温已连续 三年刷新历史纪录,今年7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2.89摄氏度,为1898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高。依照日本气象厅先前发布的长期天气预报,本轮高温天气 可能一直持续到9月。 日本总务省消防厅数据显示,今夏以来,日本已有超过5.3万人因高温就医,过去一周已报告18人死亡。另据东京消防厅6日公布的数据,8月5日全天,东 京都内有225人因中暑被紧急送医,年龄范围从13岁到93岁不等。 每经编辑|段炼 近日,北半球多地遭遇高温天气。 继欧洲之后,日本、越南、伊朗等多国相继创下高温、干旱纪录。 日本再创高温纪录,一周热死18人 非洲留学生:太残酷了 连日来,日本气温"高烧不退"。8月5日,日本出现41.8摄氏度的高温,刷新了7月30日刚刚诞生的有记录以来日本最高气温。 肯尼亚在日留学生 西尔维娅:我本以为对于非洲人来说日本的天气不会太糟糕,但 ...
美环保署提议撤销温室气体“危险认定”
中国化工报· 2025-08-04 06:18
中化新网讯 近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宣布了一项提议,建议撤销对温室气体的"危险认定",即官方 不再认定温室气体对人类健康和福祉构成威胁。如果该提案最终获得通过,美国所有温室气体法规都将 失去法律依据,这可能会对未来应对全球变暖的努力造成毁灭性打击。 泽尔丁还估计,通过废除包括汽车排放标准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法规,取消其危险性认定,每年可节省 540亿美元的成本。泽尔丁援引了最高法院去年的一项裁决作为其废除法案的依据,该裁决认定EPA无 权监管温室气体。不过,他同时表示,如果国会修改《清洁空气法》,明确规定政府有义务监管温室气 体,EPA将遵守该裁决。 当地环保组织强烈反对该提案,批评称在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愈加严重的情况下,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 途径将会中断。根据多个团体、部分州以及法律专家的说法,预计未来将有人提起诉讼,挑战该项提 案。 EPA署长泽尔丁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场活动上宣布该项提议,他与能源部长赖特一同出席了此次活 动。泽尔丁认为,此举反映了选民对监管机构保护经济的要求。泽尔丁表示"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 我们将选择一条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道路"。 ...
多地突破40摄氏度 西班牙和葡萄牙遭遇今年第二轮热浪袭击
快讯· 2025-08-04 01:24
金十数据8月4日讯,西班牙和葡萄牙近日遭受今年夏天第二波热浪袭击,多地气温突破40摄氏度,部分 地区甚至飙升至42摄氏度。西班牙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西班牙南部气温在未来几日将突破42摄氏度。 邻国葡萄牙的气温也将突破40摄氏度。尽管西葡两国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夏季向来炎热,但近年来,受 全球变暖的影响,该地区的高温纪录不断被刷新。西葡两国今年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现 在又迎来了今夏的第二轮热浪。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测,本轮高温天气预计持续至7日,这将大幅提升山 火发生的风险,给当地消防部门带来严峻挑战。 (央视) 跟踪全球极端天气动态 +订阅 多地突破40摄氏度 西班牙和葡萄牙遭遇今年第二轮热浪袭击 ...
暴雨大暴雨,又来了!北方地区夏季暴雨主要受什么影响?极端降雨预报难在哪?知名专家解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12:59
极端天气现状与影响 - 北京遭遇持续147小时的降雨,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6] - 台风"竹节草"导致江浙强降雨,川渝地区持续高温[1]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涉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18个省级区域,局部地区24小时降水量超250毫米(特大暴雨标准)[3][12] - 强对流天气预警覆盖华北、东北等地,雷暴大风达11级以上,局地小时雨量超70毫米[5] 极端天气预报的挑战 - 中尺度对流系统(50公里范围)突发性强、移动慢,导致局地持续性强降水,可预报性低[7] - 郑州"7·20"特大暴雨案例显示,极端短时强降水难以实现定时、定点、定量预报[7] - 观测系统误差和天气模型局限性制约预报精度,气候变暖加剧大气不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可预报性[8][9] - 冰雹预报存在高误差率,国际观测计划投入千万美元设备,24次预报中5-7次未出现冰雹[7] 气候变暖与环流变化 -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率和强度增加,副热带高压北移可能引发北半球雨带位移[17] - 热带范围扩展,1979-2021年数据显示T8型环流在华北引发43次极端降水,40%为连续事件[13] - 副热带高压北移驱动水汽输送,北京地形("碗底"结构)加剧降水集中[13] 城市应对与预警体系 - 现有城市排水设计基于历史数据,难以匹配气候变暖下的极端降水强度[22] - 世界气象组织提出"全民早期预警"倡议,需政府、科研、媒体、公众协同[20] - 公众参与可补充观测数据,如冰雹样本分析有助于反演大气层结特征[23][25] 其他高影响天气 - 雷暴、龙卷风、野火因空间尺度小和突发性难以预报[15] - 冰雹对农业、光伏产业破坏显著,北京单次冰雹事件导致车险理赔激增[23]
日本高温创纪录
北京商报· 2025-07-31 16:40
日本气象厅说,日本气温再创新高缘于全球变暖,以及偏西风覆盖地区更靠北,带来温暖空气。 2024年,日本富士山顶11月初才出现积雪,比常年晚一个多月,创130年来最迟纪录。长期来看,日本 平均气温每100年上升1.4摄氏度,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其升温趋势尤其明显。在日本年均气温最高的10 个年份里,2019至2024年占了6个。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7月31日,日本大阪梅田区,早高峰通勤者在喷雾降温装置下等候公交车。 日本气象厅数据显示,7月30日当天,全国914处观测点中,271处气温超过35摄氏度;39处刷新高温纪 录。 极端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由于高温少雨,福井县、新潟县和长野县等水稻产地严重缺水,水 稻长势受影响。丹波市农业协会的工作人员说,目前正值当地特产小豆的播种季节,已经有农户报告高 温缺水导致小豆不出芽。如果高温持续,可能严重影响收成。 先前高温纪录出现于2020年8月的静冈县浜松市和2018年7月的埼玉县熊谷市,均为41.1摄氏度。 日本气温多日来"高烧不退",全国多地7月30日出现40摄氏度及以上高温,并创下高温新纪录。共同社 等日本媒体援引日本气象厅数据报道,7月30日这天,西部兵库 ...
美气象局发布高温预警 超1亿民众受影响
央视新闻· 2025-07-31 05:22
北半球正值盛夏,多地正在经受高温炙烤。美国国家气象局7月30日对美国多个地区发布高温预警,超 1.4亿美国人受到影响。 29日,纽约拉瓜迪亚机场气温达到100华氏度(约37.8摄氏度),打破1949年创下的97华氏度的高温纪 录;佛罗里达州靠近墨西哥湾的海滨城市坦帕也在近日以100华氏度的气温打破当地高温历史纪录。气 象学家警告称,极端高温天气容易诱发健康问题,建议民众多饮水并待在较为凉爽的房间内。 近年来,美国乃至全球在夏季频繁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但是部分美国政客却频繁否认气候变化和全球变 暖。美国环境保护署在29日公布一项提案,拟撤销对于"温室气体排放危害公众健康和福祉"的科学认 定,准备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开绿灯。对于美国的做法,一些外国游客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德国游客尼古拉斯·托伊舍:全球变暖、气候危机,我知道美国人,尤其是美国政府不相信这些,但是 在我看来,情况越来越糟。极端高温绝对是我们在经历的气候变暖还有全球气候危机的一部分。 墨西哥游客塞萨尔·亚历杭德罗:极端高温肯定是因为全球变暖。我来自墨西哥城,那里的气温也高了 很多。空气又干又热,好像烧起来一样,不像是普通的热浪,空气热得像燃烧起来一样,这肯定 ...
1.3亿年前,它就在吸血!如何精准拍死蚊子 南都新知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6:12
蚊子起源与进化 - 蚊子起源于侏罗纪时期约2亿年前 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其存在可追溯至该时期[5] - 最古老蚊子化石发现于1.3亿年前黎巴嫩琥珀中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3年发现两枚雄性蚊子化石[5] - 早期雄性蚊子具备刺吸式口器并吸血 化石显示其下颚带有锋利小齿 可吸食早期哺乳动物 鸟类及恐龙血液[7] - 现代雄蚊转向植食性 因被子植物提供花粉花蜜 且雄蚊能量需求低于雌蚊[7] 蚊子数量与繁殖特性 - 全球蚊子总数约110万亿只 研究人员估算得出该数据[7] - 雌蚊单次吸血可产卵200-300粒 孵化周期7-14天[7] - 仅部分蚊子种类吸血 植物汁液可满足基本生存 但血液蛋白质为卵巢发育必要条件[10] 疾病传播能力 - 蚊子每年导致72.5万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其叮咬传播疾病致死人数[8] - 2022年疟疾造成60.8万例死亡 登革热2024年全球病例超1400万例创历史新高[8] - 三类蚊种传播80多种疾病 伊蚊传播登革热 库蚊传播乙脑 按蚊传播疟疾[13] - 全球3600多种蚊子中不足100种传播疾病 埃及伊蚊为登革热 寨卡病毒最主要载体[13] 气候变化影响 - 高温可导致蚊子死亡 温度超过35℃时外环境成蚊及水体幼虫可能热死 40℃具致命性[14] - 蚊子正经历"热演变"适应高温 巴西 玻利维亚 秘鲁 哥伦比亚和墨西哥30%-40%登革热病例与气温升高相关[14] - 蚊子向高纬度 高海拔扩张 全球变暖使温带地区蚊子数量及活动范围增加 埃及伊蚊卵可适应低温存活[16] - 杀虫剂抗药性增强 埃及伊蚊种群已对特定杀虫剂产生抗性 消灭策略转向降低种群密度[17] 生理结构与吸血机制 - 吸血口器由六根针管组成 前两根带锯齿针刺 中间两根排除障碍 第五根注入抗凝酶 末根吸血[13] - 口器结构导致病毒传播 吸血过程中针管携带病毒进入人体血管[13] - 平衡棒器官助其逃脱攻击 后翅演化结构可感知气流震动 触发快速反应[22] 防治方法 - 拍蚊需采用特定手法 双手上下微张姿势 快速轻击并搓掌确保击杀 避免空气扰动[23] - 辅助工具提升防治效果 电蚊拍 驱蚊液 蚊帐等物理隔绝手段可补充使用[24]
耕地扩张 削弱地球“降温屏障”
科技日报· 2025-07-30 08:45
耕地扩张使SOA净降温作用减少11%。在未来气候变暖与空气污染减轻的情景下,相同耕地扩张的 增温效应将比当前增强约50%。 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耕地扩张通过削弱"降温屏障"加剧全球变暖的新机制。傅平青说:"这项 研究警示我们,在制定粮食安全与气候政策时,必须同时考虑土地利用变化对'碳账本'和'气溶胶降温 账'的双重影响。" 研究建议,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固碳,还能维持重要的SOA自然降温功能,这一"非 碳"效益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将愈发珍贵。该成果为国家制定碳中和战略和土地科学管理的协同政策 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也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和应对提供了新思路。 记者7月28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朱佳雷、傅平青联合清华大学教授张强等,采用包含自主 研发模块的地球系统模型,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系统分析了工业革命以来农田扩张对二次有机气溶胶 (SOA)及其气候效应的影响。该研究揭示了人类农业活动如何通过改变土地覆盖,影响大气成分和气 候变化。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地学顶级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 据介绍,工业革命以来,为满足粮食需求,全球森林和草地大规模转为农田。传统研究主要关注这 种转变对碳储存、反照率和水 ...
想装空调的大学生,真的吃不了苦?
虎嗅· 2025-07-27 03:09
空调行业需求变化 - 东北地区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线下空调销售额同比激增几百倍[1] - 传统非"火炉"地区大学宿舍空调普及率低 学生因高温被迫在户外打地铺[2] - 90年代空调属于奢侈品 当前已成为炎热季节基本生活必需品[5] 家电消费升级趋势 - 1995年格力空调单价达4000元 相当于大学生一学期学费[16] - 90年代进口空调使用寿命超25年 反映早期产品耐用性[37] - 空调使用习惯代际差异显著 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全天开启[38] 区域气候与商业影响 - 厦门台风频发导致学校停课 催生夏季消暑饮品消费[34][63] - 长沙人口倍增与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推动网吧等商业场所空调需求[46] - 广州早期电商从业者利用空调巴士降低物流成本[61] 校园设施升级进程 - 厦门大学为最早安装宿舍空调的高校 引发其他院校学生羡慕[40] - 2000年代武汉高校教室配备空调但宿舍仍依赖吊扇[27] - 福州大学城暑期开放政策促进商业设施空调普及[40] 季节性商品市场 - 90年代重庆录像厅按有无空调区分票价 差价达3毛钱[13] - 长沙夏季网吧包夜服务定价7-8元 利用空调吸引客源[47] - 高校周边音像店正版磁带定价10元起 打口带形成细分市场[50]
高温天气持续影响欧洲,“该不该装空调”成为政治热点
搜狐财经· 2025-07-23 11:54
今年入夏以来,高温天气削弱了欧洲民众此前对空调的抵制情绪。"是否应该像美国一样到处安装空调",成为欧洲现阶段新的政治讨论热点。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2日,热浪天气继续影响欧洲多国,多地气温突破40摄氏度。西班牙南部数日前记录到46摄氏度的高温;意大利南部 西西里岛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出现41摄氏度高温;希腊首都雅典最高气温达到43摄氏度,雅典卫城也因高温分时段暂 停对游客开放。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日,法国巴黎,市民和游客在特罗卡德罗喷泉旁纳凉。视觉中国 图 政治新闻网politico在报道中指出,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葡萄牙的年度研究会议开始时恳请嘉宾多喝水,避免医疗中心超负荷运转。在布鲁塞尔 举行的欧洲理事会峰会上,闷热难耐的记者们靠冰淇淋解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一篇报道指出,欧洲的空调覆盖率之所以较低,很大程度上在于该地区的制冷需求甚少,北欧地区尤其如此。历 史上,尽管热浪天气时有发生,但极端高温次数并不频繁。 法国媒体警告称将室温调至比室外低4度以上可能引发"热休克",导致恶心、意识丧失甚至呼吸骤停等症状。也有欧洲人担心,长期待在空调房里 会引发呼吸道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