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第七届运河博览会五大主题展“处处都有新体验”
新华日报· 2025-08-17 23:13
展会概况 - 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于8月15日—17日举办 五大主题展同步开展 包括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 运河主题文创展 运河特色文旅产业展 "丝路与运河的邂逅"主题展 运河美食文化展 [1] - 展会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 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超六成 [1][2] - 展会实际销售额超3000万元 现场采购意向交易额2.98亿元 [10] 展会特色 - 沉浸式体验成为亮点 设置多个沉浸式体验项目 包括《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探索展 单场体验约25分钟 平时单人门票128元 运博会期间免费开放 3天吸引2300余人次参与 [8] - 互动性强 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汇聚沿线8省(市)以及特邀城市 共有12个省(市)76个城市参展 每个展厅风情各有不同 标志性元素拉满 [2] - 首次设立运河主题文创展 占地3000平方米 集纳超80家文创展商 1500多款文创精品 包括南京博物院"小粉炉" 浙江省博物馆釉里红"小破杯" 河南博物院"珐琅镶玉葫芦"等爆款 [5][6] 文创产品 - 运河毛绒超市 运河造物集 运河乡创区三大专区成为购物天堂 红山森林动物园网红"杜杜" 常州"恐龙妹妹" 大英博物馆"盖亚·安德森猫"等国内外IP集体亮相 [5] - 南京云锦与国潮融合尝试 穿云锦的LABUBU成为顶流 云锦"娃衣"从设计到缝纫耗时近一个月 [6] - "苏超"苏州与泰州的主场比赛日相关文创商品热卖 包括"苏超"运河城市伴手礼 "苏超"恐龙文创等 [7] 科技应用 - 科技赋能文旅场景应用广泛 包括智能表情机器人 虚拟数字人系统 AI小蚂ROBOT等 "文旅机器人天团"受孩子们欢迎 [8] - YMBot全系列人形机器人产品可进行简单对话和诗词对答 已应用于太仓郑和纪念馆等场馆 [9] - 数字新体验成为常规展示手段 包括无人咖啡机 AI美图换装 VR项目体验等 [9] 国际元素 - "丝路与运河的邂逅"主题展汇聚35个国家展品 首次实现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覆盖 包括马来西亚拉茶 中亚五国驼奶粉 葡萄牙彩釉瓷砖 巴西咖啡 非洲巧克力和工艺品等 [4] 非遗文化 - 特设"运河非遗品牌专区" 展示诸葛"神器"木牛流马 郯城木旋玩具 常州希白刻竹等非遗产品 徐州足球大香包 "十三太保"泥塑娃娃等与"苏超"元素结合 展现非遗跨界融合 [3] - 河北沧州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首次参展 带来运河之茶 "0317火锅鸡"等30多类运河市集产品 [3] 美食体验 - 运河美食文化展提供河北饸饹面 山东养马岛海鲜水饺 宿迁皂河赵家糁汤 浙江嵊州小笼包等沿线地道风味 [7]
全省仅3家!洛邑古城入选全国典型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8-17 14:06
核心观点 - 洛邑古城入选2024年度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 通过古韵与科技融合的创新模式 成功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成为传统景区转型升级的标杆 [1][13] 消费新场景认定背景 - 案例认定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共同主办 旨在推广消费新场景经验做法 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2] 景区规模与业态 - 总规划面积1400余亩 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集聚商户超500家 年综合旅游收入达3600万元 [5] - 融合文、游、购、食、宿、娱、展、演、体、闲十大业态 以唐、宋、元、明、清、民国建筑风格为肌理 [5] 创新运营模式 - 通过旅游+赛事和旅游+展演模式 推出世界青年场地自行车锦标赛、豫见村超足球友谊赛等活动 累计吸引游客超500万人次 [8] - 发展夜间经济 推出一元穿汉服、汉服奇遇季等活动 结合灯光秀和水幕电影等科技元素 [8] 汉服产业链发展 - 构建从汉服设计、租赁到妆造、跟拍的全产业链 商户数量从2018年18家激增至目前1100余家 带动3万余人就业 [10] - 全年举办状元巡游、古制婚礼等沉浸式活动 推出汉服+音乐和汉服+研学等跨界体验 [10] 科技赋能与智慧文旅 - 引入VR全景和智慧导览系统等科技手段 打造V影奇拍、三生三世牡丹情等数字化体验项目 年服务游客超4000万人次 [12] - 通过古韵+科技+业态三重创新 精准契合年轻群体对文化体验与社交分享的需求 [13] 未来发展规划 - 洛阳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 推动更多消费新场景落地 助力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13]
焦点访谈|方寸之间,博古通今 中小博物馆如何成为各地文旅“破圈”密码?
央视网· 2025-08-17 13:38
博物馆行业暑期热度分析 - 暑期旅游旺季推动博物馆参观热潮持续升温 大量观众涌入导致入口排长队、展厅拥挤 [1][3] - 亲子游群体成为最活跃主力军 包括小家庭单位和家长自发组团带孩子探索 [7] - 博物馆与游客形成双向奔赴 多地调整开放策略如取消周一闭馆、延长开放时间 [7] 中小博物馆特色化发展 - 县级博物馆凭借特色馆藏成功逆袭 定州博物馆拥有5万余件馆藏含上千件国家珍贵文物和3件国宝级文物 [5] - 本土化陈列形成鲜明特质 展品均源自当地土地与历史紧密交织 [5] - 避免千馆一面通过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 如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专注蜀锦蜀绣文化 [13] 创新服务与体验升级 - 免费讲解服务强化教育功能 定州博物馆提供4-8场/日公益讲解并针对学生教师团体提供专属服务 [9] - 数字化应用提升沉浸体验 山东青州博物馆搭建VR/MR/XR数字体验空间 [11] - 互动项目满足多元需求 成都馆开设织造体验/香囊制作/团扇刺绣等动手项目 [17] 中小博物馆运营数据 - 全国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 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博物馆 [11] -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暑期访客量显著增长 42天达8.2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00% [19] - 定州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为县级博物馆中的标杆 [5] 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 - 非遗技艺活态展示成为亮点 成都馆使用清代织机演示蜀锦织造技艺 [15] - 研学活动丰富文化体验 包括诗词大会/古书探秘/手绘等让孩子流连忘返 [9] - 小讲解员制度增强参与感 经过培训的红领巾讲解员分布各展区服务游客 [9]
第十三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在防城港市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02:00
原标题:第十三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在防城港市举行 中新网防城港8月16日电 8月15日晚,第十三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暨2025北部湾开海节在广西 防城港市举行。 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是广西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之一,自 2012年起已成功举办12届,为丰富基层文化供给、推动大众艺术普及、培养乡土文艺人才发挥了积极作 用。 本届会演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中共防城港市委员会、防 城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经广泛发动和遴选,共有来自广西各地的18支代表队2700多名演员齐聚防城 港市,开展合唱、器乐、戏剧三个类别的12场集中展演。 活动期间,主办方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社区、企业、军营、景区开展惠民演出,并组织广西歌舞剧 院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精品剧目巡演,为群众送上民族歌剧《柳柳州》公益文化大餐。 (杨忠钰 林仁荣) 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了"广西基层群众 文艺会演""四季村歌""魅力北部湾""走读广西"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有效激发群众文艺创作和发展活 力。 本届会演进一步凸显基层性、群众性、 ...
第三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第三次筹备会议召开
海南日报· 2025-08-17 01:04
大会筹备进展 - 第三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第三次筹备会议于8月15日召开 部署推进下一步工作 [2] - 会议强调高质量办好大会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中央部署的具体实践 也是向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献礼 [2] 大会战略意义 - 东坡文旅大会是海南推进文旅融合的具体产品 需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文旅融合的决策部署 [3] - 大会作为关键载体和重要抓手 旨在提升海南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层级 品质及口碑 [3] 核心活动规划 - 开幕式音乐剧《心安东坡》定位为中国首部AI概念国风音乐剧 也是海南首部音乐剧 [3] - 音乐剧计划全国及海外巡演 要求做到内容精到 艺术精致 制作精良 [3] - 政企协同加强宣推营销 目标打造为现象级文化产品以扩大海南文化影响力 [3] 配套活动筹备 - 高效率高质量推进通潮阁等东坡文物保护修缮工作 [3] - 同步筹备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 东坡诗文诵读比赛 东坡书法奖 东坡美食文化荟等重点活动 [3]
寻访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中人(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16 22:03
富阳生态转型与文化产业 - 富阳2005年以来实施多轮造纸企业整治提升和关停转型行动 淘汰铜冶炼等低小散乱企业 经济转型发展 生态恢复生机 [5] - 工业造纸产业腾退后 古法造纸作坊留存 富阳竹纸制作技艺被选为首批国家级非遗 原材料需选择小满前后5天密林深山缓坡近溪处生长的嫩竹 [8][9] - 朱中华探索复原古代手工纸 用于文献修复 故宫博物院 国家图书馆 国家版本馆均为客户 纸寿千年背后是敬畏自然 [10] 文旅融合发展 - 富阳挖掘山水人文资源 推动泗洲造纸遗址博物馆等宋韵文化保护利用 办"公望富春文化周" 提升富春山居图实景游精品线路 2024年接待游客530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91亿元 [18] - 渔民张雷雷转型开渔家乐 野生江鲈对水质要求高 以前难捕到 现在因水质改善成为招牌菜 租新场地引入民宿 桨板 露营等业态 [17][18] - 黄公望村发展民宿经济 村民朱梅娟成立志愿服务队 参与村居环境整治 五水共治 垃圾分类 带动30多家民宿发展 [20][21]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富春山居·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运用全息投影等技术呈现富阳诗画文化 公望书屋组织文学讲座 读书会 书画课 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22] - 作家李杭育受富春山水启发创作《葛川江上人家》 回富阳后参与文化活动 捐藏书给当地作协 并开始绘制长卷油画《新富春山居图》 [22][23] - 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建筑外观设计灵感源于《富春山居图》 体现山起伏水蜿蜒 与黄公望村隔江相望 形成人文新景点 [23]
第十三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暨2025北部湾开海节开幕
广西日报· 2025-08-16 02:14
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概况 - 第十三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于8月15日在防城港开幕,涵盖合唱、器乐、戏剧三个类别的12场集中展演,共有来自18支代表队的2700多名演员参与 [1] - 活动包括开幕式、闭幕式、集中会演及惠民演出多个板块,并与2025北部湾开海节及"活力夜广西"嘉年华防城港主场活动联动举办 [1] - 活动聚焦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向海图强等主题,创作推出新节目,吸引超万名群众报名参与 [1] 活动特色与影响 - 活动坚持基层性群众性惠民性,通过"送文化"带动"种文化",同步进行网络直播,让基层群众成为主角 [1] - 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是全区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自2012年起已成功举办12届 [2] - 截至今年,该活动已实现全区14个设区市承办全覆盖 [2] 文旅融合与创新 - 活动延续群众文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广西旅游年"安排,积极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 [1] - 各地组织群众文化机构深入一线指导节目创作排演,集中展示全区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最新成果 [1]
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开幕
苏州日报· 2025-08-16 00:18
活动概况 - 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于8月15日在苏州开幕 持续至8月17日 [1] - 活动设立五大展区包括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 运河主题文创展 运河特色文旅产业展 "丝路与运河的邂逅"主题展 运河美食文化展 [1] - 采用政府市场结合 线下线上融合 馆内馆外联动方式举办 [1] 展览特色 - 聚焦VR AR等文旅消费热点 集聚运河沿岸文化基因和旅游资源 [1] - 打造可观赏 可品尝 可体验 可购买的文旅产品 [1] - 通过斗诗 戏曲 方言等情景表演生动推介运河沿线城市历史人文 [1] 发展历程 - 博览会自2019年起已成功举办六届 先后在扬州 无锡 苏州举行 [2] - 形成产业融合 企业集聚 产品荟萃的综合效应 [2] - 成为大运河沿线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博览会之一 [2] 平台定位 - 坚持专业化 市场化和品牌化理念 [2] - 为运河沿线省市及全国文旅行业搭建文旅融合发展平台 [2] - 兼具文旅精品推广和美好生活共享功能 [2] 参与情况 - 省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 副省长 省政府副秘书长等省级领导出席 [1] - 市委副书记 市长及市领导金洁 季晶等地方政府代表参加 [1][4] - 开幕后领导嘉宾进行巡馆体验运河多元文化魅力 [3]
迎妈祖,敬大海!博贺渔港热闹不停,万事俱备只待明日开渔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4:05
活动概况 - 2025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于8月15日拉开帷幕 活动为期三天两晚 以"海韵千年·渔启新篇"为主题 融合传统祭海仪式与现代文旅体验 [4][5][74] - 活动包括祭海大典、头鲜拍卖、文化巡游等系列活动 彰显千年渔港的文化底蕴 [74][75] - 博贺渔港是国家级中心渔港 拥有"千年渔港"美誉 茂名滨海新区正推动其向"港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转型 [4][70][72] 祭海仪式 - 祭海大典于上午7时30分开始 巡游路线全长3.8公里 由鳌鱼舞队、龙狮舞队等九支队伍组成 [3][12][15] - 仪式包括宣读祭文 祝愿渔民"一帆风顺 满载而归返航 身体健康 万事胜意" [26][27][28] - 活动吸引众多村民和游客 博贺镇迎来如织人潮 [33][34] 文旅融合 - 博贺镇推出"三天两晚开渔游"主题住宿及游玩选择 浪漫海岸旅游度假区提供海景客房 [58][59][61] - 开渔宴延续疍家渔民感恩海洋的传统礼俗 承载地道滨海风味 [54][55][56] - 西葛海岸成为游客欣赏日落的热门地点 活动现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67][68] 产业转型 - 茂名滨海新区以开渔嘉年华为契机 打造"千年渔港、黄金海岸"特色经济带 [70][71][72] - 活动标志着渔业生产重启 奏响茂名"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时代强音 [75][76] - 博贺渔港目前风平浪静 百舸千帆待发 预计次日正式开渔 [80][81]
“十五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8-15 12:41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时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阶段 旅游业被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需科学研判国内外环境变化并明确重点任务[1] 国际发展环境 -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预计增速保持在2.6%-3.4%之间 低于3.7%的历史平均水平[3] - 全球经济格局加速调整 呈现"东快西慢、南升北降"趋势 亚洲经济规模2035年将超欧美总和[3][4] - 全球治理形势严峻 民粹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 多边治理体系陷入困境[5] -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 2030年80岁以上人口达2.65亿 劳动力供应增长率仅0.3%[5] - 科技革命加速推进 2028年全球数据量将达393.8ZB 云端直接产生数据占比37%[6] - 全球旅游格局调整 保持欧洲、美洲、亚太"三足鼎立"格局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异缩小[7] 国内发展环境 - 处于实现"2035年目标"关键阶段 经济需保持3.87%年均增长率[9] - 迈入高收入国家关键阶段 2023年人均GNI达13400美元[9] - 人口结构加速调整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2024年62.2%降至2030年60%以下 老年人口突破3亿[10][11] - 城镇化进入高位运行阶段 城镇化率将超过70%[11] 旅游业发展趋势 - 产业定位更加综合 在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6] - 发展关系更加协调 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等关系[19][20] - 旅游消费多元化 呈现数智化、绿色化特征 短途游、微度假等成为重要组成部分[21][22] - 文旅融合深化 从资源要素简单叠加过渡到要素有机结合与创新发展[23] - 产业体系现代化 形成更完整、先进、融合、安全的产业体系[24][25][26] - 旅游投资精益化 呈现项目小型化、格局均衡化、投资精细化趋势[27] - 旅游发展绿色化 在供需共同推动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型[29] - 科技应用广泛化 数字技术解构产业线性分工体系 推动产业链向"网状"结构转变[30] - 对外开放深化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深化国际旅游合作[31] 旅游业发展重点任务 - 加快推进旅游强国建设 实施"适度领先"战略 使旅游发展水平适度领先社会经济整体水平[33] - 明确三大市场发展侧重 以国内旅游为主线 提升入境旅游品质 引导出境旅游秩序[34] - 促进旅游消费扩容升级 制定国民旅游消费支持计划 优化假期制度安排[35] - 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完善产业链条 推动产业创新 深化产业融合[36][37] -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优化政策体系 破除体制性壁垒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38][39] - 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机制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完善创新机制 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40] - 实现旅游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碳平衡交易制度建设 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41] - 塑造旅游业新质生产力 拓展技术应用场景 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 探索太空旅游等新业态[42][43][44] - 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设立跨境旅游示范区 优化投资环境 完善国家旅游形象推广机制[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