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

搜索文档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6 02:12
座谈会背景 -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 [1][3][5] - 参会人员包括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印尼侨界、中资企业、外派师生等约40余名代表 [1] 中方表态 - 王鲁彤大使强调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指出中国是亚洲主战场 [3] - 提出要铭记历史、吸取教训、珍爱和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社会公平正义 [3] - 强调中印尼建交75周年背景下,两国在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方面取得进展 [3] - 表示中印尼关系"理念相通、战略契合",将迎来更光明未来 [3] 企业代表发言 - 印尼中国商会总会会长孙尚斌指出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精神财富 [3] - 强调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发展机遇而非冲突,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3] 教育领域代表发言 - 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宋思思表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全人类共同捍卫正义的象征 [5] - 指出中印尼在民族独立和和平发展道路上存在历史性相互支持 [5]
三代学者10年通力合作 150余万字记录艰苦卓绝 《上海抗日战争史》书展首发
解放日报· 2025-08-16 02:05
书籍发布与内容 - 《上海抗日战争史》三卷本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首发,全书150余万字,集合了上海三代历史学者长达10年的努力 [2] - 书籍以"815"字样码放,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突出上海在抗战中的特殊地位 [2] - 书籍运用最新研究成果,全景式反映上海抗战的方方面面,包括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 [2] 书籍特点与评价 - 书籍具有填补空白意义,主线清晰、研究全面,充分体现上海抗战特点 [2] - 书籍揭露了日本在上海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文化侵略,统计和总结了日军的侵略给上海带来的巨大损失 [2] - 书籍被视为上海抗战史研究中一部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是对抗战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英勇事迹的回放 [1] 读者反响与市场表现 - 书籍在上海书展上受到普通读者欢迎,已售出好几十套 [2] - 首发式后,等待作者签名的读者排起长队,有读者专为购买这套书而来 [3] - 抗战主题图书成为今年上海书展的厚重风景,包括《审判从这里开始——日本战犯在上海的审判》等 [3] 相关活动与延伸 - 首发式上,94岁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余子道通过视频表达对书籍的支持和对抗战精神的传承 [1]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与上海市作家协会共同推进"重大主题连环画创作项目",推出《不屈的手指》《白纸红字》等作品 [3]
《胜利之夜》:一幅画中的抗战记忆
人民日报· 2025-08-15 22:11
画作历史背景 - 丰子恺创作《胜利之夜》于日本投降后三日 作为国家一级文物 以家庭温馨场景展现民族新生与和平希望 [2][3] - 画中父亲举子象征民族新生 母亲含笑代表坚韧守望 幼子伸手指向未来 暖灯照耀寓意光明重现 花猫安卧象征和平 [4] - 创作背景源于1945年8月10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公布后 重庆民众涌上街头狂欢 丰子恺与友人饮酒庆祝至深夜 [3] 历史事件细节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投降广播传来 重庆市民敲打脸盆摇铃呐喊 城市变成声响海洋 [4] - 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后 重庆满街贴V字红标 鞭炮柏枝售罄 9月3日解除警报长鸣10分钟 五六万人游行队伍从较场口出发 [4] - 战争期间重庆承受200余次轰炸 直接伤亡3万余人 美国记者记载农民挑菜进城只为看胜利模样 学生撕课本折纸飞机写自由字样 [4] 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 画作以朴素技法和平凡场景记录历史瞬间 浓缩民族心灵史诗 建川博物馆专家称其为抗战精神微缩和英雄之城铁证 [5] - 画作一反丰子恺往日风趣风格 以背身父亲强化情感张力 题字日本投降后三日精准锚定历史时刻 [4] - 八十年后画作墨色未淡 如琥珀封存时光 提醒珍视和平与自强不息 [5]
感悟抗战历史 凝聚前行力量——各地纪念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新华网· 2025-08-15 16:1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纪念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的主题展开,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需进行关键要点总结。
新华全媒+丨感悟抗战历史 凝聚前行力量——各地纪念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新华社· 2025-08-15 16:11
历史纪念活动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展出"二战—芷江"珍贵历史照片 包括独臂士兵运送弹药和雪峰山阵地工事等场景 [2]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布新罪证史料 包括3010页档案和194分钟影像 同时发布《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遗址文物图鉴》 [3]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仪式举行 国际友人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接受证书 纪念馆已完成四批传承人认证 [4] 专题展览 -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展出340余份历史文献档案和100余份敌后战场电文战报 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5] - 《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展出200余幅历史图片和百余件实物档案 再现特别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历史 [8]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吸引参观者 包括日本投降历史视频和"密苏里"号战列舰锅炉铭牌等展品 [8] 参观数据与公众参与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题展览参观人数累计超40万人次 留言簿记录"珍惜时光"和"弘扬抗战精神"等公众心声 [9] - 重庆举行"胜利矣!——从抗战胜利到人民解放"历史文化公益导览 参与者手持"日本投降矣"报纸头版卡片从解放碑步行至大轰炸史实展馆 [11] -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上海抗战主题展"吸引各地观众驻足参观 [12] 教育意义 - 沈阳展览使小学生认识到"真正强大不是以暴制暴" 强调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念 [8] - 母亲带8岁儿子参观档案展 旨在培养爱党爱国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5] - 学生参观后表示要珍惜先辈奋斗成果 "勿忘历史 振兴中华" [11]
不能忘,不敢忘!珍贵影像见证历史真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5 13:04
纪念活动与展览 - 全国各地举行多种形式活动纪念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缅怀先烈并弘扬抗战精神[2]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日本投降相关展品 包括国家一级文物"密苏里"号战列舰3号锅炉铭牌[3] - 展厅还原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历史场景 通过多媒体大屏播放历史视频[3] 艺术表现与象征设计 - 展出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包含200多个人物形象 特意留空一把椅子象征战争中牺牲的英烈[5] - 抗战时期缴获的日军战利品在5组低矮斜面柜中展出 设计暗合日军"低头"与"投降"寓意[7] - 展厅结尾设置沉浸式视听空间 循环播放世界各国欢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历史影像[7] 历史人物与文物展览 - 南昌梅汝璈故居展出大量珍贵历史照片 手稿和影像资料 梅汝璈曾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7] - 梅汝璈在法庭上据理力争使日本28名甲级战犯受到应有惩罚[7] 地方纪念活动 - 安徽芜湖南陵县举行60余人参与的主题纪念活动 包括党员干部和退役军人[9] - 参与者手持素菊向革命先烈致敬 依次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并重温入党誓词[9]
百岁老兵的生死誓言,是最该被“置顶”的记忆!
央广网· 2025-08-15 12:5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通过采访四位百岁抗战老兵,回顾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抗战精神。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历史纪念 - 八十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华夏儿女庆祝胜利,这段历史国人永不敢忘 [1] - 八十年硝烟散尽,山河已无恙,八十载岁月如歌,忠魂永不朽 [2] 抗战老兵事迹 - 牛明洲和战友们在胶东大地用血肉之躯织就"麻雀战"的天罗地网,在娘娘岭上三次击退强敌 [3] - 王尔凤在杭村大捷中冲锋在前,长兴泗安战场上多次负伤仍未后退 [5] - 新四军"小鬼班"中的二级枪手在淮阴和涟水的枪炮声中传递军情和安心力量 [7] - 14岁的司号员薛进礼在焦虎镇战斗中吹响前进号角,如今希望"中国要继续强大下去" [9] 抗战精神传承 - 抗战老兵用热血写就的史诗永不褪色,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光 [11] - 从当年的破碎山河到今日的强国之路,他们守护的国家正以更昂扬的姿态屹立东方 [9] - 铭记历史,奋勇向前,是对抗战老兵最好的纪念 [2][11] 致敬与感谢 - 向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1] - 特别鸣谢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 [11]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各地举行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央视网· 2025-08-15 12:44
纪念活动与历史教育 - 黑龙江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布一批新罪证新史料 包括日本细菌战部队人事记录等核心资料、原队员口述证言及军事训练内容 [3]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认证第四批共6名历史记忆传承人 认证范围扩大至救助中国民众的国际友人后代 [5] - 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 系统展示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对45名日本战犯公开审判历程 [8]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 全军各部队开展形式多样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包括河南信阳烈士陵园官兵敬献花篮宣誓 江西庐山专武干部参观抗战纪念馆 海拔4000米高原驻训部队组织致敬英烈主题活动 [7] - 燕山脚下第82集团军某旅组织百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7] - 江西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开展革命故事宣讲活动 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历史照片和革命文物激励年轻观众 [8] 全国性纪念仪式 - 吉林通化东北抗联纪念馆、山西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安徽南陵父子岭战役纪念园、河南长垣小渠惨案发生地纪念广场等地举行敬献鲜花仪式 [5] - 各地群众通过参观抗战遗址和纪念馆等方式铭记历史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1][5] - 活动聚焦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 强调历史记忆的代际传递与抗战精神的弘扬 [5][8]
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图片特展在台北开幕
新华社· 2025-08-15 11:44
新华社台北8月15日电(记者齐湘辉、李悦)"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图片特展15日在台北市 政府公共大厅举行开幕式。与会者呼吁民进党当局正视两岸共同抗战及台湾人民抗日史实,尊重历史, 还原历史真相。 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台北市长蒋万安、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出席开幕式。朱立伦表示,台湾光 复才有今天的和平繁荣,必须感念所有先辈们的牺牲奉献。蒋万安表示,希望民众这段时间来台北市政 府参观展览,看看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永远铭记这些重要的历史岁月。 洪秀柱表示,因为抗战胜利,台湾才能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这么重要的日子,民进党当局当作没有发 生过。这场活动的意义在于呼吁大家重视这段历史,先辈们坚毅不拔的抗战精神必须代代相传。 抗日将领李友邦之子李力群也参加了当天的活动。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父亲率领的"台湾义勇 队"提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口号,号召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台湾同胞共同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而奋 斗,推动台湾同胞有组织地参与到抗日战争的行列中。这段历史不容忘却,也不能忘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歌曲|一首《长城谣》唱出全民族抗战心声
新华社· 2025-08-15 08:30
歌曲历史背景 - 歌曲《长城谣》于1937年由潘孑农作词和刘雪庵作曲创作 最初是抗战主题电影《关山万里》的插曲之一 后因淞沪抗战爆发影片未完成拍摄但词曲谱得以保存 [1] - 1938年刘雪庵在武汉将歌曲交给青年歌手周小燕 周小燕当时作为武汉合唱团主要成员因演唱《歌八百壮士》已受关注 [1] - 周小燕在救济难民演出中演唱《长城谣》时 悲怆旋律和歌词引发听众强烈共鸣 台下听众无不掩面而泣 [1] 社会影响与传播 - 歌曲不仅唱响全国还传唱到海外 南侨机工回忆称海外游子深受感召 或捐款捐物或毅然回国投身抗战 [1] - 二战期间周小燕在法国巴黎举办演出并推出唱片 向世界控诉侵华日军暴行 [2] - 20世纪90年代周小燕登上长城重新唱响《长城谣》 并教导弟子继续传唱以传播中国人民珍爱和平的心声 [2] 现代传承与记录 - 2020年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集》 《长城谣》被收录在第三卷中 [2] -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坚持向世界推广中国艺术歌曲 称《长城谣》既是艺术歌曲也是大众歌曲 代表烽火年代的中国之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