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凌雄科技向陆河未来学校捐赠教学电脑 助力粤东山区教育振兴
证券日报网· 2025-07-25 03:42
公司动态 - 凌雄科技向广东省汕尾市陆河未来学校捐赠一批教学电脑,这是继今年3月份向粤西地区乡镇小学捐赠后的又一教育振兴举措 [1] - 捐赠仪式有陆河县委副书记、教育局领导及公司董事会主席出席,体现政企合作推动教育发展 [1] - 公司协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教育帮扶,通过捐赠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以点带面推动粤东山区教育发展 [1] 公司定位与业务 - 凌雄科技是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DaaS行业头部企业,践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社会责任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级DaaS供应商及DaaS行业第一股,创新数字化闭环DaaS服务模式 [2] - 业务涵盖设备订阅服务、IT技术订阅服务、设备管理SaaS、设备回收等全栈式服务,累计服务数万家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2] 社会价值 - 公司通过整备再制造技术提升IT设备使用率,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创造可持续发展价值 [2] - 已向多地乡镇学校捐赠符合教学需求的电脑等IT设备,深度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2] - 董事会主席表示捐赠是回馈社会的重要举措,旨在为陆河学子成长增光添彩 [2] 合作方背景 - 陆河未来学校是县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以未来教育理念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旨在打破山区教育资源壁垒 [1]
“沉睡”农房变创收“法宝”! 斗门“托”起村民致富梦 | 众说百千万⑦
南方农村报· 2025-07-23 02:06
"沉睡"农房变创 收"法宝"! 斗 门"托"起村民致富 梦 | 众说百千万 ⑦_南方+_南方 plus "不仅挣一份收 入,能教会来体验 的小朋友自己心里 也特别满足。"在 珠海市斗门区斗门 镇下洲村,村民赵 凤求将细长的青皮 竹篾穿梭缠绕,不 一会儿就编织出精 巧的果篮、灯罩, 吸引游客驻足挑 选。 年逾五旬的赵凤求 种了半辈子地,如 今在家门口当起编 织馆的"掌柜",改 变源于一场共谋的 乡村实验。 0:00 (珠海斗门区创新农房托管运营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当"掌柜",时长共3分51秒) 以盘活农房为切 口,下洲村组建珠 海市斗门印迹乡村 旅游开发有限公 司,将30余栋闲置 民居改造为炸货 铺、扎染坊、米饼 店等热门休闲去 处,打造"斗门印 象小镇"。自2023 年开业至今,累计 实现营收近700万 元,带动50多个村 民就业创业。前不 久,下洲村2025年 第一期分红大会 上,37名"屋主" 、 21名经营者共计分 得22万元。 斗门印象小镇非遗编织馆里,各色手工艺品吸引游客驻足挑选。 受访者供图 一栋栋焕新的古村 老屋,正是推 进"百县千镇万村 高质量发展工 程"以来,斗门区 创新农房托管运营 模式的 ...
汕尾发布“微短剧+”政策,最高扶持50万元|“百千万”周周见
南方农村报· 2025-07-22 08:31
广东"百千万工程"政策动态 - 汕尾市发布"微短剧+"政策 对投资超过500万元的项目给予最高3%上限50万元的一次性扶持[47][52] - 计划至2027年推出30部"短剧里看汕尾"系列精品 专项资金重点倾斜在汕尾取景的作品[54][55] - 创作选题紧扣"红蓝绿古特"五色资源 涵盖文旅、非遗、科普等多元主题[56][57] 县域高中教育提升 - 广东省县域普通高中"托举行动"在中山市开班 覆盖首批16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市[10][13] - 项目推动帮扶学校与被帮扶学校管理者教师融合 提升办学治校能力与教学管理能力[11][12] - 330余名教育局领导、教研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出席开班仪式[14][15] 水经济项目开发 -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签约三宗水经济项目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约17亿元[18][19] - 发布首批16宗水经济储备项目 涵盖水上运动、滨水文旅、休闲康养等新业态[20][21] - 从六大方向精准提升:激活水动能、畅通水动脉、赋能水文化、深耕水田园、创新水康养、做强水品牌[27][28][29] 农村社区建设 - 韶关始兴县建成广东首个农村"未来社区" 首批56户村民拎包入住[31][32][33] - 项目总投资4.19亿元 规划用地186亩 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34][35][36] - 通过项目实施 周所村建设用地从1013亩降至593亩 宅基地用地面积减少超60%[42][43] 基层治理创新 - 珠海市组建快递青年志愿服务队 开展"两随手三帮忙"志愿服务行动[60][61] - 新就业群体通过"随手拍随时报"机制上报线索 每日配送轨迹超3万单[68][69] - 超700名新就业群体人员纳入基层治理网格 累计上报线索7000余条 处置率达98%[75][76] 医疗卫生升级 - 佛山市发布环西江-北江区镇村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12项改革举措[79][80] - 启动5家高水平三甲医院与6个镇街的优质医疗结对共建[82] - 目标到2027年新增1家以上三甲医院 12个镇街各拥有不少于1家二甲以上医院[85][86] 重大产业项目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 总投资超百亿美元[88][89] - 一期项目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装置 120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91][92] - 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塑料、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链提供关键支撑[94][95] 食品产业发展 - 第三届潮食会意向订单金额达153.5亿元 观展人次26.7万[97][98] - 吸引超1000家产业链企业参展 涵盖糖果、蜜饯、饼干、预制菜等全产业链[100][101] - 20余家渠道商与40余家潮州食品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05] 绿色石化延伸 - 揭阳市签约东粤化学300万吨/年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114][115] - 广东石化项目自2023年投产以来实现产值超2500亿元 贡献税收超360亿元[112][113] 文旅产业合作 - 粤东粤北五市组建文旅"山海联盟" 共同策划推广精品旅游线路[124][125][126] - 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大会在顺德启动 设置两大主题展区[138][140][141] - 佛山顺德位列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产区20强榜首[145] 科技创新转化 - 珠海斗门区启动高校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活动 梳理640余项高校专利纳入资源库[151][156] - 收集6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 向企业推广55项重点专利[156] - 围绕高端电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开展校企对接活动[162][163]
新兴县将成立“媒体+”联盟!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12:31
座谈会背景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新兴县召开"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座谈会,探讨如何通过媒体力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7][11] - 会议围绕《"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展开讨论 [4][5] 新兴县农业产业现状 - 新兴县是广东省农业大县,拥有四大农业支柱产业:新兴排米粉、新兴凉果、新兴预制菜、新兴畜牧 [18][19] - 培育出温氏集团、明基水产等千亿级国家农业龙头企业 [19][20] - 特色农产品新兴香荔与禅宗六祖惠能有深刻渊源,具有独特文化价值 [13][14][26][27] - 当前面临产业化程度不足、农产品附加值低、精深加工待发展等痛点 [21][22] "媒体+"赋能计划 - 方案要求发挥媒体在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功能,发展"媒体+"新业态 [8][9] - 建议新兴县创建"媒体+"联盟,引入全国媒体资源挖掘农产品文化价值 [30][31][32] - 计划通过讲好"佛荔"IP故事,将新兴香荔打造为承载禅宗文化的农业符号 [14][15][27][28] 实施路径 -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已通过"12221"市场体系建设积累丰富实践经验 [37][42] - 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可作为资源聚集平台服务乡村振兴 [43][44] - 新兴县将全力推进"媒体+"联盟建设,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样板 [47][48]
南农晨读 | 福寿连州 甜蜜有梨
南方农村报· 2025-07-17 09:03
宏观经济数据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60536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 3% [4][5] - 分季度看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 4% 二季度增长5 2% [6] - 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 1% [6] 广东"百千万工程"政策 - 广东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深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9][10] - 方案旨在通过"媒体+"行动助力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 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 [10][11] 农产品品牌与出口 - 农业农村部贸促中心公开征集中国出口农产品国家品牌名称和标识 最高奖金3万元 [13][14][15] - 汕头雷岭镇荔枝种植面积4 4万亩 年产量超1 5万吨 连续22年出口北美 田头价普遍高出周边20%以上 [23][24][25] - "媒体+"助力使雷岭荔枝形成"优质"与"优价"良性循环 [26] 乡村治理与产业案例 - 化州新塘村通过村民共治共享模式完成路灯等基础设施升级 成为"百千万工程"第一批典型村 [17][18][19][20] - 东甲原枝陈皮文化馆总面积13600平方米 融合新会陈皮文化与现代工业美学 成为产业新地标 [28][29][33][35][36] 农业气象动态 - 粤东汕头雷岭镇荔枝产区受高温天气影响 昨日佛山南海气温达37 0℃ [42][43] - 预计18-19日广东大部分市县将有中到强雷雨 局部暴雨伴8~10级短时大风 [40][41]
阳西县召开“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座谈会
南方农村报· 2025-07-14 14:31
会议背景与目的 - 阳西县召开"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座谈会 旨在发挥媒体在垂直领域的信息传播 资源整合 品牌塑造和舆论引导功能 推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1][2][3] - 会议于7月13日召开 邀请媒体代表和农业企业代表参加 旨在发展"媒体+"新业态 开创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新局面[3][4] 实施方案内容 - 阳西县农业农村局汇报《阳西县"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5][6] - 方案是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的重要举措 围绕实现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和农民增收目标[10][11][12] - 方案通过媒体功能发展新业态 融合政府 市场和社会力量 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协同机制[13][14][15] 战略目标与措施 - 塑造高辨识度 高美誉度的阳西农产品品牌 提升市场竞争力 打响阳西富硒产业品牌和"中国长寿之乡"金字招牌[15][16] - 借助新媒体平台 电商直播和社群营销开辟线上新渠道 实现小生产对接大市场[17] - 通过媒体吸引资本 技术 人才等要素向农业聚集 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高端延伸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8] - 方案实施目标包括促消费 促外贸 促文旅 促农民增收和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19] 会议共识与要求 - 会议指出媒体+赋能是打通生产与消费 连接乡村与城市的关键环节 是推动产业兴旺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支撑[21][22] - 要求充分利用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 赋能现代农业品牌塑造 市场拓展 产业升级和乡村形象展示[23] - 强调要紧扣品牌建设 讲好阳西故事 拓展营销渠道 激活市场动能 强化内容生产和人才培养[24] - 要求政府 媒体 企业和社会各方协同形成合力 推动阳西农产品出村进城和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25][26] 会前调研与参会人员 - 会前与会代表到程村镇 新墟镇 儒洞镇和沙扒镇实地调研 了解农业生产 特色农产品 农文旅融合 海洋牧场 海上风电和典型镇村建设情况[27][28][29] - 参会人员包括县领导陈美燕和谭洛 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机构代表 县直单位 各镇负责人 农业企业和自媒体代表[31][32]
金融活水润鹅城 惠州工行采购荔枝助力乡村振兴
南方都市报· 2025-07-13 09:14
公司行动 - 工商银行惠州分行为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决策部署,通过购买发放新鲜荔枝助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1] - 公司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形式精准帮扶本地荔农,采购惠州本地优质荔枝14200余斤,直接帮助农户拓宽销路增加收入 [3] - 此次采购的荔枝作为员工福利惠及全行1420位员工,在业务冲刺关键时期提升员工获得感幸福感 [3] 战略意义 - 该举措将员工关怀与支持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紧密结合,是公司扎根惠州、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 [3] - 行动体现了公司响应省市号召的行动力,发挥工会优势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效性,践行金融为民支持地方经济的责任感 [3] - 公司通过实际行动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诠释国有金融企业的政治责任与社会担当 [3]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在上级指导下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5] - 计划持续深化员工关爱工作,带领员工以更高热情助推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 - 未来将进一步为实现"百千万工程"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5]
深汕:在实干中坚定信心
人民网· 2025-07-07 02:54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全球最大汽车运输滚装船比亚迪"深圳号"装载数千台"中国智造"汽车驶往欧洲市场,体现出口能力 [1] - 比亚迪二期整车项目日产新能源汽车1300辆,东地块投产后产能将进一步释放 [5] - 小漠国际物流港具备15米水深条件,可停靠全球滚装船,已开通9条外贸航线,成为华南汽车出口门户港口 [5] - 深汕合作区形成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比亚迪、京西重工、延锋国际等近30家上下游企业串联成链 [3] - 比亚迪工业园四期电池包PACK项目投产,刀片电池模组直接供应二期整车项目 [3] 产业体系与产能 - 深汕构建"一主三辅"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为主,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为辅 [3] - 深圳壁虎科技计划年产300台特种车辆,产品包括纯电动物流车、勘探皮卡车等,已打入欧美市场 [3] - 延锋汽车饰件公司入驻智能座舱产业园生产汽车内饰,体现产业链协同 [11] - "港厂联动"模式实现新车下线5分钟即装船出海,通港大道串联零部件制造、整车生产、外贸全链条 [5] 区域发展与基建 - 深汕合作区采用组团化开发模式:西部先进制造、东部生态旅游、中心组团综合发展,远期规划CBD [7] - 深圳中学高中园提供9900个学位,深汕人民医院新增800张床位,体现公共服务配套升级 [7][9] - 深汕大道、红海大道等主干道对标深圳深南大道,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 [7] - 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居民,商铺、酒店、夜市等商业配套随产业集聚快速兴起 [9] 村企合作与乡村振兴 - 落地13个"村企合作"项目,包括蛟湖产业园、智控底盘产业园等,2024年9个行政村年收入超百万 [13] - 大安村开发红色文化产业园,整合20处红色遗址及黑山羊、茶叶等资源打造文旅品牌 [11] - 金兴围村民小组集体留用地建设智能座舱产业园,实现产业项目与村集体"双向奔富" [11] 经济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深汕地区生产总值达73.42亿元,同比增长40%,呈现跨越式发展 [13]
金融力量焕新乡村沃土 惠州农商银行“三向发力”服务“百千万工程”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23:15
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公司创新打造"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程,推动服务模式从"坐商"向"行商"转变,客户经理深入基层为128万户居民建立动态金融档案 [3] - 普惠贷款户数增长至8.5万户,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实现田间地头服务,典型案例包括为惠城区花木场定制融资方案解决资金困境 [3] - 自主研发普惠信贷"五化"系统,实现贷款全流程智慧管理,放款周期从7天压缩至最快3分钟,累计发放贷款170.56亿元,其中线上渠道占比近60% [4] 数字化与科技应用 - 公司深化政银数据合作,整合政务信息构建客户画像,线上申请功能使客户体验显著提升,如"惠民商易贷"实现20万元资金快速到账 [4] - "粤智助"政务机覆盖434个村居,共投放464台设备,提供"政务+金融"一站式服务 [5] - 普惠信贷系统采用"自动+人工+AI"协同模式,典型案例显示其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问题 [4]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通过"五个一"工程实现镇街党组织共建全覆盖、金融特派员驻村全覆盖等五大目标,强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5] - 整村授信在311个行政村落地,授信金额超542亿元,惠及47万户家庭,创新"整区授信"模式为城镇居民提供57亿元授信支持 [6] - 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某园艺公司发放2300万元无还本续贷,带动就业与生态改善,涉农贷款余额达180.45亿元,其中普惠涉农贷款40.58亿元 [6] 组织与人才支持 - 选派业务骨干挂职参与龙门地派镇建设,驻镇干部帮扶高潭镇普联村成立首家村集体企业,带动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 [6] - 金融特派员驻村实现全覆盖,结合政务服务机投放形成"政务+金融"服务网络 [5][6] 服务成效与社会影响 - 普惠贷款户数8.5万户、线上放款占比60%、涉农贷款余额180.45亿元等数据体现服务规模 [3][4][6] - 典型案例包括惠城区家居公司线上获贷20万元、园艺公司获2300万元续贷等,显示服务精准性与时效性 [4][6]
佛山禅城设立50亿元“耐心资本”投向新质产业丨“百千万”周周见
南方农村报· 2025-07-01 13:32
产业基金与资本投入 - 佛山禅城区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1+1"产业基金体系,重点投向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8][59][60] - 该基金体系由佛山市禅城启航产业创新发展投资基金和佛山市禅城领航股权投资基金组成,采用市场化运作和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方式,目标8年内建成总规模不低于80亿元的产业基金体系 [63][64] - 中科谛听、星尘科技等优质科创项目签约意向落户,多家金融机构参与投贷联动,中信证券、国投证券等头部券商成为战略合伙人 [61][62]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广东省第二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包括佛山市环西江-北江区域、河源市环万绿湖区域等8个县(区)、地区 [12][13][14] - 韶关浈江区以"主题线路+沉浸式体验"模式打造精品文旅IP,深挖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资源 [6][74][79] - 肇庆市聚焦道路美、农房美等"六美"领域开展乡村美学价值共创行动,计划到2027年底各县(市、区)至少建成5家乡村酒店(民宿) [35][38][43]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 广州番禺区加速构建"2104"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智造+智核"升级,强化产城融合标杆区建设 [9][70] - 珠海市加快建设辐射珠西、粤西及大西南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枢纽,强化湾区农产品保供能力 [10][44][51] - 阳江市紧抓产业根本,加强产业招商引资、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53][54] 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 - 江门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用房整治和污水治理专项工作,计划9月底前完成1835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任务 [17][21][22] - 2025年一季度江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75元,同比增长5.9%,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实现产值226.59亿元,同比增长15.67% [25][26] - 肇庆市推动村庄"景村一体"改造,计划到2027年底各县(市、区)至少将2条自然村改造为A级旅游村庄 [41][42] 人力资源开发 - 佛山市出台《关于加快"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支持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措施更加完善 [27][30] - 方案提出实施用工护航、就业扩容、技能强基、权益保障、福祉增进"五大行动",共部署15项举措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