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润疆
icon
搜索文档
张家港援疆首个校园示范性石榴籽书屋投用
苏州日报· 2025-08-12 00:12
文化援疆项目 - 江苏援伊·苏州(张家港)工作组投资300万元建成首个现代化校园石榴籽书屋,占地1000平方米,包含阅读区、沙龙区、电子阅览室等五大功能空间 [1] - 书屋设计融合江南园林花窗和石榴籽元素,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载体 [1] - 巩留县已建成104座石榴籽书屋,覆盖城乡,形成以县图书馆为总馆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2] 文化交流活动 - 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苏州新闻出版集团等共建"石榴籽书屋·苏州书房",并举行赠书交接仪式 [2] - 张家港市捐赠《文明驿站建设指南》,提供9类特色驿站案例,为巩留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模式 [2] - 启动"文化润心苏巩情"系列行动,包括思政云课堂、AI创作行动等,构建多层次文化交流格局 [2] 民族文化展示 - 中华乐府:乔麦版画展展出23个民族的乐器版画作品,展现各民族音乐文化交融 [3]
三地青少年心手相连!广州援疆工作队助力“石榴籽一家亲”交流营圆满落幕
南方农村报· 2025-08-05 03:33
活动概述 - "活力广州、精彩一夏,石榴籽一家亲"广州—疏附—波密三地青少年手拉手交流营活动在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成功举办 [2][3] - 活动为期6天,是广州援疆工作队深入实施文化润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之一 [4][5] - 穗疏两地100名青少年结对同行,参加了"科普一夏""非遗一夏""志愿一夏""运动一夏"等主题实践活动 [6][7][8] 活动内容 - 青少年们在团一大纪念馆和黄埔军校了解历史,观看大型舞台剧《黄埔!黄埔!》,重温革命岁月 [15][16][17][18] - 在广东省博物馆、永庆坊、粤剧博物馆和白鹅潭艺术中心体验粤剧表演、了解岭南民俗、欣赏前沿艺术 [20][21][23] - 通过打卡花城广场、海心桥、广州塔和珠江,走进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游览广州动物园,感受广州城市之美 [22][24] - 在广东科学中心探索物理世界奥秘,在广东省气象卫星遥感中心领略航天卫星科技力量 [25][26][28] 活动意义 - 活动通过穗疏两地青少年结对交流,让青少年们感悟广州城市发展成就,感受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热烈氛围 [30][31][32] - 活动迎来了50名来自西藏波密的青少年,开启为期6天的湾区深度研学 [34][35][36] - 三地青少年在才艺展演中拉开序幕,广州青少年合唱《少年之光》,新疆青少年演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38][40] - 活动最后,三地青少年互赠纪念品,疏附青少年旅程圆满结束,波密青少年旅程正式开启 [41][42] 活动背景 - 近年来,广州援疆工作队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民族团结 粤新同行"工程 [43][44] - 通过组织干部群众互访、青少年研学、体育赛事、文旅推介等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交往活动,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新新疆的互联互通 [45][46]
搭建平台引才聚智 产业协作共同发展 文化润疆培根铸魂 山东援兵团十年间
大众日报· 2025-08-05 01:01
对口支援成果 - 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10年,755名齐鲁儿女参与援建,鲁兵情谊深厚 [1] - 山东援兵团采取"大专科、小综合"医疗帮扶模式,累计开展手术2000多台,诊疗服务群众100余万人次,免费治愈765名白内障患者 [3] - 山东10所优质职院校支援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该校平面设计、矿井救援等专业在各级技能大赛中斩获多项大奖 [3] 教育支援 - 山东援疆教师团队扎根十二师教育一线,定期组织教学观摩等活动,为兵团培养示范引领名师 [4] - 十二师整体纳入国家级教学改革实验区,教学质量位居全兵团前列 [4] - 十二师学校普遍设立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阵地,凝聚各族学生 [10][11] 人才与科技合作 - 创建十二师人才就业数智赋能平台,运营首月发布岗位420余项,举办招聘4场 [5] - 推动十二师与10多家山东新型研发机构和20多家高校院所成立科研平台,10余项先进技术在兵团推广 [5] - "全国小麦重点实验室新疆创新基地"等3个重要创新平台在十二师落地 [5] 产业协作 - 山东高速新疆国际物流产业园月吞吐量10万吨,服务鲁疆及"一带一路"商贸物流 [7] - 推动十二师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签署合作倡议,首次实现兵团与国家级新区陆海联动 [8] - 山东卡森细胞治疗公司在十二师建设全师首个高科技生物医疗项目 [8] 双向投资 - 齐河县与新疆天润乳业合作投产15万吨液态奶项目,是十二师国企出疆投资首例 [8] - 新疆恒丰农业集团投资6亿元在滕州建设"边疆来客"科技产业园,是十二师民企赴鲁投资首例 [8] 文旅合作 - 实施"好客好品"工程,在两地互设特色产品展厅,累计销售额超1亿元 [11] - 在临沂、枣庄设立兵团1954"优选好物"分销中心,济南和德州打造"优选好物"巴扎 [11] - 新疆游客集散中心和鲁商集团分设甄选好物市集,展销鲁疆特色产品120余类 [11]
“石榴籽图书室”揭牌,诉说杭阿故事
杭州日报· 2025-07-07 02:46
文化润疆行动 - 杭州市网络作协石榴籽图书室由知名网络作家烽火戏诸侯捐资援建,于2025年6月落成,旨在为新疆阿克苏市依干其镇巴格其小学的孩子们提供优质阅读资源 [1] - 图书室为寄宿学生提供课余精神家园,帮助乡村孩子跨越地理阻隔接触更广阔的知识 [1] - 该图书室是杭州文艺界文化润疆行动的具体举措之一 [1] 文艺交流活动 - 杭州文艺家们在阿克苏开展为期一周的"杭阿携手 共创美好"采风创作活动 [1] - 活动包括网络作家分享交流、名家讲堂、文化惠民演出等内容 [2] - 两地文艺家将探索建立文艺交流长效机制,共同创作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团结的作品 [2] 社会影响 - 巴格其小学师生对图书室表示热烈欢迎,学生代表称每天课间都会前往阅读 [1] - 烽火戏诸侯鼓励孩子们通过阅读探索世界,同时培养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1] - 活动促进杭阿两地文化交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艺力量 [2]
疏附县第二中学举办红楼诗韵·青春戏语《红楼梦》课本剧大赛
南方农村报· 2025-06-21 12:31
活动概述 - 疏附县第二中学举办"红楼诗韵·青春戏语"高一《红楼梦》课本剧大赛,12个班级参与舞台演绎经典片段[1][2][3] - 比赛通过舞台表演形式将《红楼梦》从书本带入现实,让青少年更直观感受文学魅力[3][6][7] 比赛内容 - 学生演绎《红楼梦》经典场景包括黛玉初进贾府、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宝钗生日宴、宝玉摔玉等[7][8][9] - 表演注重情感表达与细节呈现,通过戏服、台词、仪态等还原大观园人物命运与情感纠葛[6][13][14] - 评委从台词仪态、角色表演、剧情呈现、舞台效果四方面评分,最终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14][15] 学生反馈 - 学生表示通过排练深入理解《红楼梦》不仅是爱情故事,更是涉及人生、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16][17] - 舞台演绎帮助学生突破语言障碍,从文字中感受人物内心温度,增强对经典的理解[28][29][30] 教学创新 - 援疆教师谭聪玲设计"读—评—演"三阶段阅读计划,结合声像图书馆资源创新教学形式[23][24][25] - 采用视频、听书等多元方式降低阅读门槛,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25][26][27] 社会意义 - 活动是广州教育援疆与文化润疆的实践案例,通过艺术演绎增强学生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33][34][35] - 教师计划未来继续创新阅读课程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活动提升语文素养与传统文化认知[37][38][39]
喀什镬气足!新疆首家粤菜学院传来喜报
南方农村报· 2025-06-14 13:38
粤菜学院建设与成果 - 新疆首家粤菜学院在喀什技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19][33] - 学院在第三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2][3] - 实训厨房配备完善,学生已掌握富贵石榴鸡、干炒牛河等经典粤菜烹调技艺[7][10] 师资与教学模式 - 广东援疆教师林光辉拥有30年总厨经验,目前指导90名学生及300多名当地餐饮从业者[14][15] - 创新研发"粤新融合菜",如蜜瓜咕噜肉、梅菜扣牛头肉,融合新疆红黄萝卜、本地良姜与广东大地鱼干等食材[22][24][25] - 采用产教融合模式,与喀什宾馆、徕宁饭店等5家本土餐饮企业建立合作[29] 社会影响与学员发展 - 学员麦吾兰江·亚森计划毕业后开设粤菜餐厅,推动粤菜在新疆的普及[11][12] - "粤菜师傅"工程通过培训班、技能竞赛培养专业人才,成为民族交往与文化润疆的载体[28][30][32] - 林光辉提出饮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粤菜学院象征粤喀两地的深度协作[34][35]
云端授课+扎染,连起穗疏万里情
南方农村报· 2025-06-06 12:03
云端非遗课堂 - 广州大学与新疆喀什疏附县第二小学通过云端非遗课堂连接,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技艺为桥梁,促进文化沟通与心灵对话 [2][3][4] - 活动主题为"穗疏连线,万里润心",由广州大学第六批援疆支教实习团队联合外国语学院"云帆资助中心"举办 [3][4] - 活动创新引入"情绪表达创作"环节,引导孩子们将情感倾注于扎染的褶皱与纹路中,实现情绪释放与疗愈 [6][7][8] 课堂实施细节 - 广州大学英语师范专业韦嘉欣老师与援疆支教老师刘艺、陈洁婷隔空配合,讲解扎染的千年文化底蕴及"以手染心"的疗愈意义 [11][12][13] - "云帆资助中心"学生讲师通过屏幕示范扎染全过程,疏附二小20名学生在副校长叶志文和支教老师指导下创作象征坚韧的胡杨纹样,广州大学学生创作珠江涟漪图案 [15][16][17] - 孩子们将期待与忐忑揉进布料折叠,活动强调"扎紧的是技艺,松开的是压力" [17][18] 活动成果与反响 - 作品展示环节中,蓝白相间的雪山、浪花、星纹等图案引发惊叹与欢笑,疏附学生周思涵创作"星空褶皱",广州大学学生李若晖展示象征穗疏情谊的"同心涟漪" [20][21][22][23][24][25] - 孩子们展示作品、合影留念,两地学子通过扎染作品与互动感受到心灵贴近,形成跨越山河的"童心彩虹" [27][28][29][30] 教育援疆模式创新 - 活动以扎染为载体,为教育援疆注入"文化润疆+心理赋能"双重动力,拓展援疆实践的深度与广度 [31][32] - 广东援疆驻疏附县大学生支教团六批力量接力,从课堂支援深化至心理护航、文化浸润、双向共创,助力疏附教育"硬实力"与"软环境"同步提升 [33][34][35] - 未来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课程、校园活动及日常管理,通过朋辈互助、师生共情、跨域协作等方式织密"润心育德"网络,探索可持续的"广州样本" [37][38][39][40]
亚克西!广东三宝万里行走进新疆喀什
南方农村报· 2025-06-01 13:30
文化活动与品牌推广 - 广东三宝作为岭南非遗文化代表在新疆喀什高台民居进行展示 吸引当地群众和游客 [3][4][5] - 活动主题为"跨粤山海 奔赴疆来" 包含广彩 广绣 西关打铜工艺 潮州工夫茶艺等岭南非遗项目 [4][5] - 产品获得现场消费者好评 有当地"古丽"为品牌宣传打call [9][10] 产品特性与市场反馈 - 广东三宝由新会陈皮 化橘红 春砂仁组合而成 是岭南地区知名中药材和食材 [8] - 餐饮从业者王先生认为产品创意十足 建议与喀什当地香料茶饮结合可创造新消费场景 [11][12][13] - 产品此前已在广州 深圳 东莞 茂名 成都等多地推广 并进入京东好评榜前10 [20] 区域经济合作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平台促进粤新两地特色产品流通 深化商贸往来 [16][17] - 南方农村报通过该平台推动两地特色产品品牌建设 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与新疆经济循环 [17][18] - 本次活动将广东三宝引入对口支援地区喀什 既普及健康饮食理念 也推动岭南现代农业发展 [21][22]
让世界看见开放自信的新疆
人民日报· 2025-05-27 22:40
中欧班列与物流枢纽建设 -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采用"集拼集运"模式,使中欧班列从"过路"变为"集结",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升级 [2] -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将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小时内,出口货物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 [2] - 2024年新疆铁路口岸过货量达2865万吨,占全国铁路口岸过货量的1/3,通行中欧班列1.6万列占全国五成以上 [2] 口岸贸易与产业融合 - 霍尔果斯口岸通过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使中国果蔬产品一天内可抵达哈萨克斯坦超市 [3]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封关13年,集聚近30个重点项目,涵盖酒店、金融、商业等领域 [3] - 2024年霍尔果斯口岸出口汽车42.1万辆,同比增长38.6%,跨境汽车维修服务需求激增 [4] 文化开放与旅游发展 - 新疆国际大巴扎通过文创产品、民族音乐和特色餐饮吸引大量中外游客 [5] - 新疆非遗名录达5000余项,通过"数字丝绸之路"计划将艾德莱斯绸纹样等推向国际云端展览 [6] - 2024年新疆入境游客514.8万人次,同比增长46%,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效果显著 [7]
丝路古城谱新韵
人民日报· 2025-05-23 21:56
文旅融合与城市更新 - 库车市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进文化润疆工程,通过龟兹乐舞数字体验中心、库车大馕城等特色项目焕发龟兹文化新活力 [2] - 2012年库车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3年启动"拯救老屋行动",由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主导古民居普查与修缮,保留历史风貌 [3] - 面粉厂旧址改造为"龟兹数字创忆园",包含数字展示馆、龟兹书屋等业态,成为盘活存量资源的范例 [4] - 2023年发布《库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3—2035)》,规划涵盖名城保护、民生改善及特色产业培育 [5] 非遗保护与传承 - 库车市现有11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5项,通过专项资金、展演及传帮带机制提升传承人积极性 [6] - 龟兹非遗工坊成为文旅融合亮点,艾德莱斯绸、铜器等传统技艺吸引游客 [5] - 萨玛瓦尔舞入选自治区非遗名录,相关作品《爷爷的萨玛瓦尔》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 [6] - 推动非遗进校园,中小学开设特色课程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 [6] 文旅品牌打造与援疆项目 - 浙江文旅援疆"双珠"计划(2023-2026年)聚焦托木尔自然遗产和龟兹文化遗产,实施六大行动打造"丝路古龟兹·神奇阿克苏"品牌 [7] - 宁波援疆指挥部微改造1.2公里龟兹小巷,保留古城风貌并融入龟兹文化元素,成为网红打卡地 [7] - 独库(康村)游客服务中心计划2025年5月底运营,提供旅游咨询、文化展示等复合功能,预计带动就业与经济收益 [8] - 浙江援疆通过包机、专列"引客入阿",2023年以来累计引客370万人次,助力当地接待游客1794万人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