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大消息!刚刚,多部门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4-24 05:00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核心变化 - 新版清单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至106项 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 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 [1] - 自2018年首版清单以来 事项数量累计压减比例约30% 从151项压减至106项 [1] - 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改为检测认证制度 直接删除8条全国性措施 [3] - 取消电视剧制作单位设立 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筹建等8条全国性措施 准入流程精简但保留必要管理 [3] 行业准入放宽领域 - 交通物流 货运代理 森林资源损失鉴定等17条地方性措施被删除 [3] - 医疗机构使用放射性药品 试办新型电信业务 林木种子进口等限制部分放开 [3] - 非金融机构禁止使用"期货公司"等字样 落实期货业务准入规范 [5][6] 新增监管领域 - 无人驾驶航空器需取得运营合格证(微型除外) 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管理条例》新增准入要求 [5] - 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生产 批发 零售业务审批纳入清单 依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5] - 药品药械网络销售 互联网信息服务等新业态领域增设准入规范 [5] 管理机制创新 - 负面清单制度使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行国内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主要经济体 [8] - "非禁即入"模式缩短企业进入市场时间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8] - 三部门将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建立线索归集 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 [8][9]
市场准入再放宽!这些新业态被纳入
券商中国· 2025-04-24 04:25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核心变化 - 新版清单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至106项,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 [1] - 经过四次修订,清单事项数量较2018年版151项压减30%至106项 [2] - 直接删除8条全国性措施(如公章刻制业改为备案制)和17条地方性措施(涉及交通物流、货运代理等) [3][4] - 部分放开8条全国性措施,包括取消电视剧制作单位设立、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筹建等准入限制 [4] 行业准入放宽与流程优化 - 放宽行业准入限制,推动"宽准入"红利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3] - 准入流程精简,确保负面清单与新修订法律法规衔接,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改为检测认证制度 [3][4] 新业态与安全领域规范强化 - 新增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核发(微型除外)、电子烟生产/批发/零售审批等新业态准入措施 [5] - 强化金融安全监管,明确非金融机构不得使用"期货公司"等字样,未经核准不得经营期货相关业务 [5] - 维护生产安全与国家安全,推动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5][6] 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成效 - 负面清单制度使中国成为全球首个针对国内市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的主要经济体 [7] - "非禁即入"模式缩短企业进入市场时间,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8] - 三部门将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建立长效机制以落实公平准入环境 [8]
再放宽!新版重要清单发布!
新华网财经· 2025-04-24 02:52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核心内容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18年版151项缩减至2025年版106项 总体放宽准入门槛并降低交易成本 [2] - 与2022年版相比 事项数量减少11项至106项 全国性管理措施由486条减至469条 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减至20条 [4] 准入放宽具体措施 - 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改为检测认证制度 [6] - 取消电视剧制作单位设立 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筹建 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等7类全国性管理措施 [6] - 取消地方性船舶设计修造 酒类生产经营 权益类大宗商品交易等管理措施 实施全国统一准入方式 [6] 新业态与重点领域规范 - 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管理条例》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核发纳入清单管理 [8] - 依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生产批发零售审批纳入清单 [8] - 依据《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非金融机构不得违法使用"期货公司"字样 [8] - 重要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范围从10大类调整为14大类27种 更好保障生产安全 [8]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行动 -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重点清理地方性法规 规章等违反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 [10] - 建立健全线索归集 核实整改 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 落实"非禁即入"原则 [10] 新业态准入创新机制 - 通过超级场景推动"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创新生态"正向循环 [12] - 选择重点地区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 制定特别措施并推动上升为全国制度 [12] 民营企业准入优化 - 负面清单修订有序放宽民企准入条件和领域 加强准入审批规范化便利化 [14] - 坚持"非禁即入"原则破除各级市场准入壁垒 营造稳定可预期发展环境 [14] 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 明确各级政府部门需实施准入后监管 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 [15] - 推动构建政府监管 企业自觉 行业自律 社会监督协同监管格局 [15] - 加快构建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同步优化准入放开与事后监管政策 [15]
缩减至106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4-24 02:52
经过2019、2020、2022、2025年四次修订,清单内的事项数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项压减至目前的106 项,压减比例约30%。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24日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以下简称 《清单(2025年版)》),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 市场准入管理更加优化。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印发我国首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经过2019、2020、2022、2025年四 次修订,清单内的事项数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项压减至目前的106项,压减比例约30%。 国家发改委表示,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各类经营主体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宽准 入"红利切实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指以清单形式将我国境内禁止和经政府许可才能够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 业务汇总列出,各级政府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各类经营 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部分放开了一批全国性措施,如取消电视剧制作单位设立、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筹建、药品和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