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发展

搜索文档
了解印尼市场,从他们的神话开始
虎嗅· 2025-06-14 01:53
东南亚地缘政治与商业环境 - 安全与和平是商业活动的基础 没有安全稳定 做生意将非常困难 [2] - 东南亚地区并非完全平静 但亚洲国家对和平稳定的共同向往是区域发展的基础 [3] - 2015年后地缘冲突更可能演变为中长期干扰项 与之前短期脉冲式影响形成对比 [3] - 亚洲尤其是中国周边有望保持相对和平 这为区域投资创造差异化优势 [4] 印尼文化特征与商业启示 - 印尼神话故事反映其重视家庭伦理、长辈权威的文化特质 这对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 [17][24] - Sangkuriang神话体现对自然崇拜与人伦秩序的早期社会观念 [17] - Tantu Pagelaran神话展现印度教体系下对权威与组织化信仰的尊崇 [23] - 加查玛达历史事件揭示国家与家庭价值观冲突的典型案例 [35] 印尼基础设施与产业动态 - 雅万高铁(Whoosh)作为标志性基建项目 名称融合省时、优化、卓越三大理念 [8] - 覆舟火山及其传说成为连接印尼自然地理与文化符号的典型案例 [10][16] - 工业化进程对印尼经济至关重要 但需结合本土文化特征推进发展 [5][24] 现代印尼社会经济发展 - Pancasila建国原则成为凝聚多元文化的国家治理基础 [36] - 制造业发展中需平衡传统家庭观念与现代工业秩序的矛盾 [37] - Nusantara概念从历史征服目标演变为新首都命名 体现国家整合意识 [35][36]
共同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
经济日报· 2025-05-13 00:10
国际关系与和平发展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上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全球和平稳定与合作发展指明方向 [1] - 二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中俄作为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员共同推动联合国成立和联合国宪章制定,开启共建和平、共谋发展的历史篇章 [1] -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势头强劲,全球治理体系深度重塑 [2] 全球挑战与合作 - 地缘冲突频发,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问题突出,个别国家推行单边主义和强权霸凌,试图破坏战后国际秩序 [2] - 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共同期待,和平是生存底线,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两者相互依存 [2] -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3] 历史与未来展望 - 中国与全球正义力量共同击败法西斯势力,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历史贡献,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3] - 国际社会需加强团结,坚持对话协商和平等相待,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3]
中国主张充分发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服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作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09:19
中国核政策立场 - 中国支持充分发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服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作用,维护条约的权威性、有效性和普遍性 [1] - 当前《条约》作为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其权威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1] - 中国呼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抵制单边霸凌、强权即公理等倒行逆施 [1] 国际核安全形势 - 美国迷信实力至上、本国优先,到处挥舞关税大棒、制裁大棒,严重破坏国际体系和秩序 [1] - 部分国家大搞集团性小圈子,谋求绝对军事优势,斥巨资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强化"核联盟" [1] - 上述消极动向损害大国互信,抬升核军备竞赛与核冲突风险,恶化国际战略安全环境 [1] 中国核裁军主张 - 中国倡导坚持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不可分割,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核裁军路径 [2] - 呼吁两个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恢复执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进一步削减核武库 [2] - 主张核武器国家谈判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 [2] 核不扩散体系 - 中国坚持安全权利与安全义务不可分割,建立公正正义的核不扩散体系 [2] - 中方坚持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地区核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和滥施非法单边制裁 [2] - 反对将地缘政治凌驾于核不扩散之上 [2] 核能和平利用 - 中国坚持安全与发展不可分割,维护《条约》缔约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2] - 支持"原子造福全球南方"倡议,坚决反对滥施出口管制措施,阻碍核能国际合作 [2] - 核科技应成为普惠共赢的财富,而不是编织铁幕的工具 [2] 中国核政策实践 - 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3] - 自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中国就承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3] - 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3] - 中国核力量核政策60年来始终如一,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