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政策

搜索文档
全球“空箱党”中国扫货:疯狂“反向海淘”背后的文化出口
36氪· 2025-08-21 01:33
离境退税政策成效 - 今年1—6月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过7200家 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3.2% [1] - 享受离境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1] - 政策优化包括降低退税最低消费门槛 提高现金退税上限 扩大零售商数量及可退税商品范围 [3] - 允许外国游客在购物场所收银台即时申请增值税退税 无需离境后办理 [3] 入境便利化措施 - 中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对4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 对55个国家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 [2] - 另有海南入境免签 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 邮轮入境免签等区域性政策 [2] - 今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验出入境人员3.33亿人次(同比+15.8%) 其中外国人3805.3万人次(同比+30.2%) [8] 消费趋势变化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传统丝绸茶叶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如无人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 [5] - 高价值商品在中国更具性价比 中东和印度顾客享受退税政策带来的价格优势 [5] - 数字支付系统支持外国游客关联海外银行卡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免除一定数额交易费用 [5] 旅游消费带动效应 - 离境退税政策刺激旅游交通住宿等领域发展 推动零售销售增长并带动相关服务需求 [6] - 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城市达144个(同比+16个) 新增目的地多为自然景观优美的三线及以下城市 [8] - 浙江义乌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6倍 越南和印尼游客增长超3倍 [9] 国际影响力提升 - "中国游"热度持续 国际游客形成"带着空箱子赴华购物"的新潮流 [1][2] - 中国被国际旅行服务商称为"购物天堂" 涵盖传统工艺品至高科技产品的全品类商品 [1] - 游在中国 购在中国 食在中国成为国际游客新时尚 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获广泛认同 [2][6]
刘方:释放免签政策多重红利
经济日报· 2025-08-20 00:10
签证政策覆盖范围 - 中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对4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 对55个国家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1] - 区域性免签政策包括海南入境免签 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 邮轮入境免签[1] - 一站式入境服务和口岸签证等创新措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1] 入境旅游市场影响 - 免签政策推动全球China Travel热潮 传统与新兴客源地旅客人数均实现较快增长[1] - 国际游客既游览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传统景点 也体验成都赛博朋克城市风貌 浙江茶文化 苏州夜游昆曲项目[1] - 入境旅游水平成为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吸引力的重要指标[1] 商贸活动促进效果 - 免签政策为跨国企业和商务人士搭建更便捷合作通道 节省时间和成本[2] - 进博会消博会等展会期间展商可直接携带新品入境 加速全球优质商品进入中国[2] - 市场考察 客户洽谈及售后服务等跨境商贸活动效率显著提升[2] 文化传播与形象建设 - 外国游客通过日常消费场景感知真实立体 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2] - TikTok等平台出现大量第一视角旅行记录 现代中国 便捷高效成为高频关键词[2] - 政策为实现文化感知和价值认同创造有利条件[2] 未来政策发展方向 - 加快构建全方位高层次宽领域的区域联动开放格局[3] - 鼓励智慧旅检建设和创新性入境便利化举措[3] - 通过一带一路机制与境外旅游企业建立直接合作[3] 旅游产品体系优化 - 推动国潮文化 美食民俗 影视音乐 遗产古迹等多元素融合的产品开发[3] - 加强休闲类体验类旅游产品供给 完善入境旅游产品体系[3] - 为免签游客提供定制化行前服务和点线面旅游通道建设[3] 国际化服务升级 - 在4A级以上景区优先实现多语种服务全覆盖[3] - 建立过境免签地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3] - 通过海外社交平台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促进文明交流[3]
杭州机场暑运期间单日航班量创纪录 出入境提前20天破300万人次
中国民航网· 2025-08-12 08:22
暑运运输数据表现 - 8月1日单日航班起降架次达1007架次创历史新高[1] - 年累计旅客吞吐量同比2024年提前一周突破3000万人次[1] - 年累计出入境旅客人数同比提前20天突破300万人次[1] - 截至8月11日累计旅客吞吐量达3061万人次同比增长4%[2] - 出入境旅客达302万人次同比增长10.1%[2] - 入境外籍旅客超24万人次占比16.7%较去年增长20%以上[2] 国际业务发展 - 出入境旅客中以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为主[2] - 往来迪拜、多哈、阿拉木图等客流增幅显著[4] - 累计运营国际及地区客运通航点达42个[5] - 7月30日迎来阿联酋航空开通杭州—迪拜航线客座率居高不下[5] - 恢复冲绳航线加密阿拉木图、塔什干、大阪、港澳等国际地区航班[5] 服务优化措施 - 开通"跨楼中转"业务实现所有中转流程全覆盖[4] - 国际到达口设立国际服务中心融合支付、出入境、通信、文旅等多功能服务[4] - 推进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引进自助终端[4] - 推出行李直挂、首乘引导、免费淋浴间、过夜休息等中转特色服务[4] - 组织多国留学生志愿者利用阿拉伯语等多语种优势服务外籍旅客[4]
免签政策持续优化 中国游释放更大吸引力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入境免签政策实施效果 - 5月2日老挝籍旅游团通过云南磨憨铁路口岸通关仅用15分钟,体验傣医药浴等特色活动[1] - 5月1日美国籍旅客在福州长乐机场快速获得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日均验放出入境客流达5300人次[1] - 马来西亚华人家庭通过免签政策实现文化寻根,韩国旅客通过30天免签政策快速通关并考察商务项目[3] 政策覆盖范围与便利性 - 国家移民管理局自2023年12月17日起对54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允许跨省域旅行[2] - 东南亚游客可通过"港澳游+经珠入境广东游"路线享受144小时免签,覆盖广东省9市及汕头地区[2] - 韩国旅客自2024年11月8日起试行30天入境免签,烟台港国际客滚船通关效率显著提升[3] 市场数据与行业趋势 -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达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4] - 福州机场边检站数据显示免签政策使外籍游客停留时间延长且活动区域扩展[2] - 导游反馈"港澳游+经珠入境广东游"路线经过20年发展已日趋完善[2] 政策未来方向 - 国家移民管理局计划推出更多便利化入出境及停居留政策,促进中外人员"双向奔赴"[4]
外国游客解锁“小众游”“定制游”新体验 沉浸式感受“大美中国”魅力
央视网· 2025-08-10 04:38
入境旅游市场趋势 - 外国游客旅游方式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 偏好感受当地生活和文化 [1] - 游客足迹从一线城市下沉至更多城市和乡村 [1] - 临时报名短期旅游项目的外国游客增多 推动定制游 小众游等多元发展 [7] - 乡村游 传统文化体验游等产品尤其受欢迎 [7] 区域旅游亮点 - 广东佛山三水区古村吸引多国游客 体验荷花宴等岭南美食文化 [3][5] - 三水百年足球文化吸引外国游客 可观赏赛事并参与体验 [8] - 深圳机场新增阿联酋航线 暑运期间中东旅客增长显著 欧美旅客经迪拜中转增多 [12] - 深圳机场口岸暑运查验外国人12 7万人次 同比增长32 3% [16] - 免签入境外国人占比近60% 同比增长145 3% [16] - 家庭游增长明显 1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长者同比增长46 4% [16] - 罗湖口岸暑运验放外籍旅客10 4万人次 同比增长41% [18] 政策与基础设施 - 中国对75国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 [10] - 免签入境成为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商贸主渠道 [10] - 深圳机场国际客运航线覆盖33国47城 [14] - 免签政策带动客源多元化 美俄西等国旅客增长明显 [14]
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 入境“流量”不断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消费“留量”
央视网· 2025-08-09 07:01
签证政策与旅游服务优化 - 中国持续优化签证政策,包括免签"朋友圈"扩容和过境免签政策放宽,吸引更多外国游客 [1]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提供便捷通关流程,简化手续并支持现金兑换和电子支付注册 [1] 汉服体验与文化沉浸 - 西安汉服体验馆吸引大量国际游客,游客可挑选款式并在景点拍照打卡 [3] - "赏非遗、览古迹、穿汉服"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成为外国游客感知西安的主要方式 [4] 历史古迹与游客吸引力 -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历史古迹是外国游客必打卡之地,每日接待多国游客 [4] - 意大利游客评价西安兼具未来感和传统感,建筑风格独特 [6] 夜间经济与消费增长 - 大唐不夜城成为外国游客夜间游览热点,游客可体验汉服、非遗美食和文创产品 [8] - 多语种导览和多元化支付等措施促进入境游客消费转化 [8] - 西安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3.5万人次(同比+124%),入境游客总花费41.38亿元(同比+46.76%) [8]
68.7%!旅行服务出口创新高,免签政策扩至29国,离境退税起退点降至200元
搜狐财经· 2025-08-07 04:59
免签政策与入境旅游 - 中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对4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 对55个国家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 [2] - 上半年出入境外国人3805 3万人次 同比增长30 2% 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 同比增长53 9% [2] - 韩国政府将从9月29日起针对中国团队游客实行临时免签政策 消息发布后韩国首尔搜索量瞬时增长七成 最高达1 2倍 [2] - 韩国在中国出境游目的地中排名第三 前两名分别为日本和泰国 客源城市前十名为上海 北京 杭州 深圳 广州 苏州 南京 青岛 长沙 成都 [2]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离境退税起退点下调至200元人民币 "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 鼓励增设退税商店 [3] - 上半年全国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倍 退税商店数量超7200家 比2024年底增长约80% [3] - 上海提出打造离境退税标杆城市 福建加快退税商店建设 挖掘国际名品 国货潮品等店铺 [3]
免签+直飞便利 海外游客入境游与中国游客出境游均呈增长趋势
央视网· 2025-08-06 06:24
免签政策与直飞航线对旅游业的促进 - 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和直飞航线加密极大激发海外游客来华旅游热情 上海地标商圈和文旅景区出现国际客流高峰 [1] - 旅行社反馈免签政策优化和直飞航班增加吸引更多外国游客 游客偏好私家小团和深度体验旅行 [3] - 上海离境退税商店超1000家 通过优化买、验、退全链条体验提升外国游客消费热情 [5] 中欧旅游双向增长趋势 - 中国赴西班牙游客显著增长 直飞航班增开和便捷签证政策提升出行体验 [6][8] - 2024年西班牙接待中国游客64 7万人次 同比大增66 7% 预计今年继续增长 [8] - 2024年夏季中西班机每周61班 达2019年两倍 座位总量同比增35 9% 居中国往返欧洲航线首位 [8] 西班牙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 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热门景点中国游客增多 当地餐饮商家7月日均营业额1 2万欧元 同比增超40% [8] - 巴塞罗那旅游纪念品商店7月中旬单日营收突破9000欧元 较去年暑期增长50%以上 [8]
打“飞的”去吃娘惹菜:免签利好重塑东南亚旅游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6:37
东南亚旅游市场趋势 - 东南亚旅游市场呈现分化趋势 泰国前6个月中国游客入境人次226 5万 同比暴跌34 1% 恢复率不足疫情前同期560万人次的五成 [2] - 马来西亚前5个月国际游客总量近1700万人次 同比上涨20 4% 中国游客181万人次 同比增长38 8% 成为第三大客源国 [6] - 东南亚区域在2023年出境游目的地排行热度第二 仅次于中国港澳台地区 [1] 免签政策影响 - 中国与马来西亚互免签证7月17日正式生效 双方公民可免签停留不超过30天 [1][3] - 2021年以来中国新增新加坡 泰国 马来西亚等10个免签入境国家 持中国护照可免签或落地签进入9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免签政策显著提升游客出行意愿 马来西亚地陪行业咨询量明显上升 自由行和小团深度游比例更高 [7] 航空运输业动态 - 2025年7月东南亚地区总航班容量达5150万个座位 同比增长4 3% 其中国际航线增长率5 6% [8] - 2025上半年中国民航国际市场恢复至2019年的88% 东南亚航班恢复率79 6% 其中泰国仅61 1% 马来西亚达123 2% [8] - 国泰航空2025年新增19个目的地 全球客运航点达100个 暑期预订量较去年同期稳中有升 [9]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中国游客对东南亚目的地特色与性价比要求提高 催生定制路线 私人小团 多语种向导等增值服务 [7] - 广东游客因地缘相近将马来西亚作为出国首选 海岛自然风光是主要吸引力 [4] - 国际航线加密使马来西亚热门城市航班接近"公交化" 提升短途游便利性 [10]
“让中国之旅更加丰富、生动、有温度”
人民日报· 2025-08-03 22:04
签证便利化政策 - 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扩大到47个 过境免签国家扩大到55个 [1] - 实施"一站式"入境服务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 [1] - 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 允许特定区域跨省旅行 [2] 入境旅游数据 - 北京口岸前7个月入出境外国人达328.5万人次 同比增长37.7% 占出入境总量27.3% [2] - 张家界海关推行"先期机检"后 旅客通关时长从30分钟缩短至20分钟以内 [3] 支付与消费体验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从试点推广至全国 [6]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境外融合服务平台 支持多国货币实时结算 [5] - 外籍游客普遍使用支付宝 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 [6] 交通与服务优化 - 首都机场30分钟内完成外国人临时驾驶许可办理 [2] - 推出护照扫码乘坐高铁 英语驾照考试等服务 [8] - 泉州上线英文版"一部手机游泉州"小程序 发布外籍人员服务手册 [7] 文旅设施升级 - 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3] - 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实现护照扫码快速入场 [5] - 南浔服务区等交通枢纽提供多语种扫码支付服务 [6] 国际交流影响 - 免签政策使德国科隆音乐学院研究生年内3次赴华 [5] - 瑞士商会成员企业商务出行效率提升 实现"订票即走" [8] - 中国传媒大学通过免签政策促进全球青年文化交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