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

搜索文档
深刻把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意涵与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人民日报· 2025-05-14 22:41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推进理论创新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 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而形成一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成为中国共产党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一项重大议题。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破解"古今中西 之争"、推进理论创新的必然选择。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党肩负文化使命的有效路径。中国共产党是具 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明意识的政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党的百余年奋斗史记录着我国文化奋进的轨迹。1938年,在《论新阶段》这一政 治报告中,毛泽东同志强调:"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 习的另一任务……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 ...
中国巴西联合声明
第一财经· 2025-05-13 12:53
中巴战略合作框架 - 两国同意强化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强调在包容增长、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具体进展[1] - 共建"一带一路"与巴西"加速增长计划"等战略对接取得显著成果,合作涵盖金融、基础设施、AI等15个领域[2] - 将2026年设为"中巴文化年"以增强社会往来[9] 经贸与产业合作 - 承诺拓展多元化贸易,重点推动工业、数字经济、可持续矿产等6大领域产业链合作[5] - 农产品贸易及农业科技合作富有活力,将加强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合作[6] - 签署合作文件覆盖可持续发展、金融、数字经济等5个领域[30] 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 深化AI、半导体、生物经济等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合作[8] - 共同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等4个方向务实合作[20] - 加强航空航天领域合作,纳入两国现代化进程[8] 基础设施与能源转型 - 基础设施合作涉及公路、铁路、港口等具体项目[2] - 优先推进能源转型领域投资,包括可再生能源和生态转型[5][8] - 支持巴西"生态转型计划"与中方碳中和目标对接[2][23] 多边机制与国际治理 - 共同推动WTO改革,支持《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纳入法律框架[16] - 支持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以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14] - 合作主办2025年金砖峰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2][23] 可持续发展议程 - 深化社会与农村发展合作,加入"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7] - 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关注减贫、教育等议题[18] - 共同发起"永远的热带雨林基金"应对气候挑战[23]
习近平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全文)
国家能源局· 2025-05-13 07:29
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 (2025年5月13日,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佩特罗总统, 尊敬的卢拉总统, 尊敬的博里奇总统, 尊敬的罗塞芙行长,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员国代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同各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新老朋友相聚北京。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大家的到来 表示热烈欢迎! 2015年,我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代表一道,在北京出席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宣告中 拉论坛成立。10年来,在双方精心培育下,中拉论坛已经从一棵稚嫩幼苗长成挺拔大树,我感到十 分欣慰。 ——我们勇立潮头、合作共赢。中拉双方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推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基 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实施200多个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创造了上百万个就业岗位。中拉卫星合作成为高技术领域南南合作典范,秘鲁钱凯港顺 利开港开启亚拉陆海新通道。中国同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国签署了自 由贸易协定。去年,中拉贸易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是本世纪初的40多倍。 ——我们守望相助、共 ...
习近平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全文)
证监会发布· 2025-05-13 06:47
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2025年5月13日,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佩特罗总统, 尊敬的卢拉总统, 尊敬的博里奇总统, 尊敬的罗塞芙行长,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员国代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同各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新老朋友相聚北京。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大家的到来 表示热烈欢迎! 2015年,我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代表一道,在北京出席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宣告中拉 论坛成立。10年来,在双方精心培育下,中拉论坛已经从一棵稚嫩幼苗长成挺拔大树,我感到十分欣 慰。 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虽然相距遥远,但双方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一艘艘满载友谊 的"中国之船"穿梭于太平洋两岸,开启了中拉交往交流的序章。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新中国同一些拉 美和加勒比国家建交,中拉交流合作渐趋紧密。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拉不断书写着命运与共 的佳话。 ——我们携手并肩、相互支持。中方赞赏拉美和加勒比建交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支持拉 方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支 ...
习近平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证监会发布· 2025-05-13 06:44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 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宣布,中方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 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初夏时节,生机盎然。国家会议中心内,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国旗以及有关地区组织旗帜交相 辉映。 习近平同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巴西总统卢拉、智利总统博里奇、拉美和加勒比 国家以及地区组织代表团团长亲切握手并集体合影。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题为《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的主旨讲话。 习近平最后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同拉 方在各自现代化征程上并肩前行,共同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巴西总统卢拉,智利总统博里奇,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 前总统罗塞芙分别致辞。拉共体候任轮值主席国乌拉圭总统奥尔西特别代表宣读总统贺信。他们高度评 价拉中论坛10年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赞赏中国为推动拉中合作、促进拉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 献。各方重申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各方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 ...
习近平: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快讯· 2025-05-13 05:26
习近平: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智通财经5月13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发表主旨讲话表 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促进全球发展繁荣。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霸凌霸道只会孤立自身。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都是 全球南方重要成员,独立自主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发展振兴是我们的天然权利,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 追求。面对地缘政治和阵营对抗暗流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滋长,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 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四是和平工程。中方愿同拉方共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支持《宣布拉美和加勒比为和平区的公告》和 《拉美和加勒比33国关于建立无核区的声明》,加强灾害治理、网络安全、反恐、反腐败、禁毒、打击 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合作,努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中方将根据拉共体成员国需求实施执法培训项目,在 力所能及范围内提供装备援助。 五是民心工程。未来3年,中方将向拉共体成员国提供35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 500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名额、300个减贫技 ...
习近平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全文)
新华社· 2025-05-13 05:23
尊敬的佩特罗总统, 尊敬的卢拉总统, 尊敬的博里奇总统,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主旨讲话 (2025年5月13日,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尊敬的罗塞芙行长,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员国代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同各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新老朋友相聚北京。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 热烈欢迎! 2015年,我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代表一道,在北京出席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宣告中拉论坛 成立。10年来,在双方精心培育下,中拉论坛已经从一棵稚嫩幼苗长成挺拔大树,我感到十分欣慰。 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虽然相距遥远,但双方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一艘艘满载友谊 的"中国之船"穿梭于太平洋两岸,开启了中拉交往交流的序章。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新中国同一些拉 美和加勒比国家建交,中拉交流合作渐趋紧密。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拉不断书写着命运与共 的佳话。 ——我们携手并肩、相互支持。中方赞赏拉美和加勒比建交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支持拉方走 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 ...
共商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 2025-05-12 22:21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将于5月1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 重要会议。中国作为主办国,热烈欢迎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员国和拉美地区组织的朋友们, 期待同各方一道,共商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一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利亚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发出构建中拉命运共 同体的重大倡议,同拉方领导人共同决定成立中拉论坛,宣示中拉双方推进整体合作的政治共识。2015 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标志着涵盖中国及拉美和加勒比所有33个独立国家的 整体合作平台从构想变成现实。 十年来,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中拉双方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灵活务实 的合作方式、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推动中拉论坛蓬勃发展,整体合作与双边合作协同发力,引领中拉 关系跑出"加速度"。 文明互鉴更加深入。拉方普遍认同"全球文明倡议",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已成功举办七届。中方累计向拉 方提供了1.7万个政府奖学金和1.3万个来华培训名额,同地区19国签署26份教育领域合作文件,在地区 26国设有68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地区多国将春节定为法定节日 ...
新华时评丨中拉携手同行 共绘下一个美好十年
新华社· 2025-05-12 09:06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将于13日在北京举行。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 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设立中拉论坛。次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 行,标志着中拉论坛正式启动。十年来,中拉论坛蓬勃发展,机制日臻完善,已成为增进中拉政治互 信、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面对深刻演变的国际形势,中拉坚定捍卫多边主 义,共同发出全球南方团结自强的时代强音,树立起南南合作的典范,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 得新发展。 携手并肩,中拉政治互信不断深化。近年来,中拉高层保持密切互动和战略沟通,中拉关系历经国际风 云变幻考验,已经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阶段。近年来,巴拿马、多米尼加、萨尔瓦 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等国相继同中国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中国同地区国家关系实现提质升级,中 国同巴西关系定位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同委内瑞拉关系提升 为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同乌拉圭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哥伦比亚、尼加拉瓜建立战略伙伴 关系。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也日益得到更多拉美国家认可。 互利 ...
“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纪实
新华网· 2025-05-11 19:49
访问核心成果 - 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作为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7] - 双方达成20多项合作文件,涵盖经济、全球治理等领域 [5] - 双边贸易额在逆全球化背景下逆风创新高,合作韧性强大 [5] 双边关系定位 - 中俄关系被定义为具有清晰历史逻辑、强大内生动力和深厚文明底蕴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4] - 两国关系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逐步提升至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探索出相邻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 [4] - 新时代以来,两国元首会晤40多次,此次是第11次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3] 经济与务实合作 - 签署新版投资保护协定,有力对冲保护主义逆流 [5] - 务实合作着眼于“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被形容为“芝麻开花节节高” [5] - 俄方表态坚定不移推动俄中关系发展、扩大互利合作是战略选择 [5] 全球治理与战略协作 - 双方发表关于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维护国际法权威的联合声明 [5] - 一致同意推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28] - 加强在多边框架内协调配合,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28] 历史传承与共同立场 - 坚决反对任何企图篡改二战历史、贬低和抹杀中俄二战历史功绩的行径 [14] - 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14] - 在台湾问题上,各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方立场 [23] 国际反响与多边互动 - 访问间隙与塞尔维亚、缅甸、古巴、委内瑞拉、斯洛伐克等多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 [18] - 多国领导人表达愿同中方共同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规则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9] - 中方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