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文明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6月2日周一《新闻联播》要闻23条
快讯· 2025-06-02 12:11
6月2日周一《新闻联播》要闻23条 2、多彩活动乐享假日生活; 3、端午经济激发假日消费新活力; 4、端午假期 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57亿人次; 5、【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群众满意度 检验学习教育实际成效; 6、【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接续支教 演绎新时代的"山海情深"; 7、许其亮同志逝世; 8、《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发布; 9、前4个月我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975亿元; 10、我国将有序推动新能源直接向电力用户供电; 11、2024年保险业提供科技保险保障近9万亿元; 12、天津自贸试验区十年外贸年均增幅超7%; 13、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1500列; 14、2025年端午档电影票房突破4亿元; 15、华南多地雨势增强 东北警惕强对流天气; 16、多国民众同度端午 感受中国文化; 17、俄称击落162架乌无人机 乌称打击俄战略轰炸机 俄乌计划今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二轮谈判; 18、美联储理事称美关税政策将成推高通胀主要因素 德国钢铁联合会主席称 美上调钢铝关税严重冲击 欧洲钢铁行业; 19、加沙地带多地遭袭 以军称扩大地面攻势; 20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央视网· 2025-06-02 11:54
生态文明建设进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同步[1] - 各地践行绿水青山理念,端午期间治理后的河道如福建木兰溪、海南三亚河成为龙舟竞渡热门地点[1] - 太湖生态清淤工程已处理超150万立方米淤泥,2024年水质达30年来最佳水平[2] - 江苏计划提升太湖上游40条重点河道水质以巩固治理成果[2] 湖泊与森林治理 - 湖北推进汈汊湖退垸还湖工程,一期预计9月完工,2024年计划完成5个省级湖泊综合治理及56个市级湖泊水系连通项目[2] - 中国森林覆盖率超25%,贡献全球约25%新增绿化面积,黑龙江2024年目标营造林90万亩、森林抚育360万亩[3] - 塞罕坝机械林场计划2026年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4%,森林湿地资产总价值预计超230亿元[3] 荒漠化防治工程 - 内蒙古2024年治沙目标超2000万亩,库布其沙漠西段72.4万亩治理项目年底前完成[3] - 宁夏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6月底完工,将形成153公里×10公里防护带,2024年投入12亿元实施18个黄河"几字弯"攻坚项目[3]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生态论苑)
人民日报· 2025-05-31 22:02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不久前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这是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 的法律,将有助于以更强的法治力量护航美丽中国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 伐。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新征程上,要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稳步有序推进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通过法典形式系统确认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熟经验 上升为法律制度规定。完善生态文明法治监督体系,激发起全社会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强化 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把生态环境领域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生 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青 ...
受理转办群众生态环境举报34万多件(数说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5-31 22:02
水口水库是福建闽江最大的水库,曾经,大面积网箱养殖导致库区水体污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 报后,当地大力实施网箱养殖清退等整改举措,库区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蝶变,闽江水质逐渐好 转。 2015年12月以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完成两轮全覆盖,第三轮完成3个批次督察任务。 截至目前,督察累计受理转办的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34万多件,绝大多数已办结或阶段性办结,坚决 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据统计,前两轮督察共移交667个责任追究问题,共追责问责9699人。在督察推动下,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近日,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 负责人表示,将牢牢牵住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建设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寇江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01日 0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我国创造性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推动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部环境规 ...
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开幕 搭建13项沉浸式参与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5-31 02:00
原标题: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开幕 搭建13项沉浸式参与场景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30日,第十二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启幕。本届生态环境文化周(下称文化 周)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以"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北京"为主线,将于5月30日至6月7日开展 13项生态文化主题宣传和公益环保实践活动,为美丽北京加油。 "我对咱北京的生态环境变化那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阿龙作为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以话筒 作为绿色纽带,在栏目中妙语连珠,生动讲述一个个生态环境治理故事。开幕式现场,他接过本届生态 环境公益大使火炬时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影响和带动更多北京市民共同擦亮首都生态文明 的靓丽底色。 2014年以来,文化周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十余年来,累计推出活动百余项,成为北京集中展示生 态文明建设成果、首都市民感受生态环境文化魅力和参与美丽北京建设的重要平台。本届文化周由北京 市生态环境局、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等9家单位联合举办。 开幕式上,"诗歌朗诵""情景剧""新任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火炬传递""童声合唱"等节目精彩纷 呈,新任北京生态环境公益大使阿龙、邵天帅,演员赵岭等,与来自北京市生态环境领域的 ...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典范
长江日报· 2025-05-30 13:10
5月30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主持会议并强 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 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动美丽武汉建设。 盛阅春强调,要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统筹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新双十"行动,坚定不 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深化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确保一江碧水 向东流。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深化水污染防治攻坚,加大空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农村面源污染等治理力度,扎实推进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 改,持续提升城市生态品质。要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建立完善政策、统计和标准体系, 扎实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深度融合,广泛动员社会公众身体力行,倡导形成简 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 盛阅春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 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压紧压实各方责任,齐抓共管、久久为功,确保 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市委常委,市人大常 ...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经济日报· 2025-05-29 22:28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系统总结了2015年以来环保督察取得的实践经验 和制度创新成果,对生态环境督察领域相关工作做出系统安排,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 我国创造性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等8大制度体 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实行地 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建立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制度。2015年7月,中央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正式建立环境保护督察 制度。2019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首次以党内 法规形式规范督察工作。2022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推动督 察制度更加规范。此次出台的《条例》,使得督察制度 ...
精心呵护草原生态环境
经济日报· 2025-05-29 22:20
草原生态保护进展 -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中央财政"十四五"期间支持草原保护修复总投资达1100亿元 年均修复草原超4600万亩 年均防治草原鼠虫害面积超1亿亩 [1] -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连续多年稳定在50%以上并稳中有升 《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为草原生态修复提供支撑 [1] - 内蒙古自治区通过"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双轨制 17个试点旗县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数由23.9%降至10%以下 [2] - 青海省三江源区域实施黑土滩综合治理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8.56% 天然草原鲜草产量突破1亿吨 [2] 草原保护技术应用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利用卫星遥感 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实时监测植被 动物 土壤 气候等要素变化 [3] - 在关键生态节点设置智能围栏实现禁牧休牧动态化管理 将物联网传感器嵌入草场打造"数字牧场" [3] - 加大草品种选育生产 退化草原植被恢复 人工草地建设及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核心技术研发 [3] 草原产业发展模式 - 推广"草光互补""林草复合"等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实现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协同发展 [4] - 培育草原碳汇交易市场 搭建草原碳汇计量 监测与交易体系 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收益 [4] - 培育草原文化旅游新业态 打造"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复合型产业 [4]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 - 打破行政区域壁垒 加强地区间协同合作 共享草原保护经验 技术与资源 [4] - 积极参与全球草原生态保护合作 分享经验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 [4] - 加强草原重点实验室 长期科研基地 定位观测站等平台建设 构建产学研用协调机制 [4]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召开<br/>王新伟出席并讲话
辽宁日报· 2025-05-29 11:55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推进会议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聚焦生态环境领域关键环节 部署推进下阶段重点任务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1] - 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美丽辽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将加快建设美丽辽宁 为全面振兴厚植生态底色 [1]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 - 加快补齐畜禽粪污治理短板 构建收集转运和资源化利用体系 加强违法问题监管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2] - 加快补齐城乡污水治理短板 加强城市污水管网建设 保障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 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力度 [2] - 加快补齐建筑垃圾治理短板 加强末端处置设施建设 规范全过程监管 打击非法倾倒 推动资源化利用 [2] - 加快补齐生态保护修复短板 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 加快自然生态修复项目建设 [2] 会议组织与参与情况 - 副省长李强主持会议 省生态环境厅作通报 省自然资源厅等四部门及四个城市作汇报发言 [3] -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 各市和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分会场参会 [3]
滇池开“美颜”“流量”变“留量”
中国环境报· 2025-05-29 01:43
滇池治理成效 - 滇池水质从2016年劣Ⅴ类提升至2018年Ⅳ类,并连续7年保持Ⅳ类水质 [2] - 通过系统治理措施(如54321工作思路)新增4个百万吨级污水处理工程,构建雨水、污水、清水调度体系 [5] - 累计拆除546个违规违建点位(111.9万平方米),环湖路临湖侧减少建设用地115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639万平方米 [6] 生态修复成果 - 修复矿山159座(1.17万亩),滇池流域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40.78%提升至42% [7] - 建成6.29万亩环湖生态带,湿地面积达4.57万亩,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13.1%提升至81% [7] -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植物物种从232种增至303种,鸟类从89种增至175种,鱼类从23种增至26种 [7] 科技与标准建设 - 制定10多项地方标准(如湿地建设管理、蓝藻预警),整合水文、气象等数据实现"一网知滇池" [7] - 联合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协同攻关,强化科技支撑 [7] 生态经济转化 - 2023年启动46个重点村改造,39个已开工,22个投入运营后吸引游客超2000万人次,营收达5.4亿元 [8][9] - 打造牛恋、福保等网红村庄,形成"环滇池乡村生态旅游圈"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