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夜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清原满族自治县:文旅深度融合 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人民网· 2025-04-27 01:18
文旅产业规划 - 清原满族自治县提前谋划2025年春夏旅游项目筹备工作 全面优化文旅产业发展机制 [2] - 重点推动文旅融合 包括红河峡谷漂流提质升级 并颁布《清原满族自治县旅游条例》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 - 作为辽东绿色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 清原拥有丰富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优势 [4] 文旅融合举措 - 围绕红色研学 精品民宿 特色本地商品三大方向推动产业融合 [4] - 整合红色历史资源 开发包含抗联纪念馆等景点的研学路线 升级筐子沟红色教育基地 [4] - 提升精品民宿接待能力 强调"一宿一主题"特色 融入本地文化元素 [4] - 开发民族元素文创产品 加强"清原大米""清原鹿茸"等特色农产品宣传 [4] 景区升级计划 - 对4A级红河峡谷漂流景区全方位提质升级 该景区漂流流域全长12.8公里 [6] - 以漂流为核心 联动玉龙溪 筐子沟等景区 提供"吃住行娱购游"全链条服务 [6] - 打造夜市商圈夜间消费热点 开发"夜经济"满足多样化需求 [6] 服务保障体系 - 运用智慧旅游管理平台 开通"迎且"专线提供一站式服务 [6] - 《清原满族自治县旅游条例》将于5月实施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6]
受外籍消费者青睐 为夜生活添活力 街头外摆位摆出城市烟火气
解放日报· 2025-04-23 01:37
走遍"巨富长",记者发现,这里的外摆位形态各异。有的店铺有专用的露天区,摆上花坛或遮阳 伞,有的店铺增设凳子和矮桌,有的店铺外道路比较狭窄,就见缝插针摆放小巧美观的座椅。而且,不 只是餐厅、酒吧,还有花店、奶茶店等,有条件的店都纷纷尝试设置外摆位,既延伸了服务半径,有效 展示了商品,还可以创新各种场景促进销售。 这些座椅不仅为商家所用,也成为公共设施的一部分。南京西路街道鼓励商户开启座椅的"社会共 享"模式,允许居民、路人劳累的时候坐下来休息,也能激发潜在消费。 见习记者 周昱帆 工作日晚上8点,富民路上的一家墨西哥餐酒吧已经坐满了人,其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外籍消费 者。他们格外喜欢餐厅的外摆位,坐在梧桐树下邀请三五好友吃饭或小酌,很是惬意。 静安区的"巨富长"(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是小红书上"上海夜游地图"必推荐路段,许多营 业到凌晨的餐酒吧都聚集在这不长的三条路上,店外连成一片的露天座椅、形形色色的外摆位,是把人 聚起来、形成烟火气的关键,也形成了独特的海派夜生活景象。 来自米兰的多纳泰罗和丈夫找到这家墨西哥餐酒吧的方式颇为特别——通过在DeepSeek搜索关键 词"Rock bar with goo ...
24小时“不打烊”!奶茶店卷起来了
新京报· 2025-04-22 12:38
行业趋势:奶茶品牌拓展24小时营业模式 - 蜜雪冰城、霸王茶姬、茶百道、喜茶等至少20家头部茶咖品牌已试水24小时营业门店[1][2] - 24小时营业门店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上海、成都、长沙、东莞等夜生活丰富的南方城市[2][18] - 该模式沿袭互联网行业增加用户时长的逻辑 旨在深度绑定一二线城市年轻消费群体[5] 夜间消费需求驱动 - 中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从2016年18.28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48.09万亿元 增幅达163%[12] - 超60%消费发生在夜间 餐饮类"24小时营业"搜索量在2024年1-12月大幅上升[12] - 深夜时段奶茶订单男女比例接近1:1 异地订单比例达9% 显著高于白天时段[6][11] 经营策略与成本效益 - 延长营业时间可最大化利用固定房租成本 已有门店营收数据表现优于未延长门店[18] - 夜间营业主要覆盖居民社区和写字楼区域 有效沉淀有深夜需求的固定客群[3][18] - 需平衡人力成本与营业额产出 男性用户成为夜间时段重点争取人群[11][1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全国奶茶店数量达41.2万家 平均每10万人拥有29.8家 但较上年净减少近3万家[20] - 行业出现闭店潮 因加盟模式门槛降低导致重复开店 恶性竞争及产品同质化严重[20] - 品牌陷入价格战 9.9元产品泛滥 高端奶茶价格下降导致利润变薄品质难维系[20] 战略转型方向 - 头部品牌逐步退出低价竞争 转向注重门店体验和产品研发(如喜茶减少促销)[24] - 加速出海布局 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均已开启国际化[24] - 蜜雪冰城在稳固县域市场后开始向一线城市拓展门店[24]
杭州商业格局变了:万象城“突进”,老牌杭州大厦“退军”
界面新闻· 2025-03-26 06:17
杭州高端商业格局变化 - 2024年杭州万象城销售额130亿左右,首次超过杭州大厦的130亿,成为杭州第一商业体[1] - 杭州大厦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十几个亿,从2023年的130亿下滑[1] - 杭州万象城2022年首次突破百亿,湖滨银泰IN77于2023年加入百亿俱乐部[1] - 钱江新城商圈2024年消费金额321.11亿元,同比增长40.86%,客流量4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8%[5] 消费群体与城市发展因素 - 杭州万象城客户主要为互联网、网红、二代等新贵群体,年龄层较低[3][4] - 杭州大厦消费群体年龄偏大,与万象城形成明显差异[4] - 杭州过去十年拥江发展战略推动钱江新城发展,带动万象城销量攀升[4] - 杭州消费需求年轻化,港资高端项目多处于在建状态,加速格局重塑[4] 商业体运营策略 - 杭州万象城营运风格更潮流,积极引入首店,2024年引入近60家首店包括OAKLEY全国首店等[12] - 杭州大厦2024年进行开业以来最大调改,投资6000余万元,店庆期间3天销售额破7亿创历史新高[14][15] - 湖滨银泰in77升级高端产品线,2024年引入30家首店,扩大MONCLER等品牌经营面积[13] 城市消费力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杭州奢侈品消费额321亿元全国第四,客单价30928元全国第一[6] - 2024年杭州社消零售总额9151亿元增长2.8%,人均消费支出52996元增长5.7%[7] - 杭州2022年推出首店经济政策,引进国际顶级品牌首店给予100万奖励[9] - 2025年杭州提出三年行动计划,目标2027年社消零售总额突破9000亿元[10] 未来竞争格局 - 2025年杭州预计新开15家商业体,恒隆广场和AURA等将直接冲击高端市场[16] - 港资商业体如恒隆广场、新鸿基IFC开业后可能吸引与港资关系密切的品牌[16][17] - 非标项目如工联二期将聚焦年轻人需求和夜经济特色路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