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贵广网络2025年半年报:亏损扩大至5.62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597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2: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6亿元 同比下降30.7%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5.62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4.19亿元进一步扩大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37亿元 同比下降36.2%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95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2.29亿元进一步扩大 [1] - 总资产155.03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3.3% [1] - 归母净资产25.93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13.2% [1] 业务动态 - 传统有线电视业务受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冲击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1] - 公司积极推动业务优化 聚焦文化、科技、旅游及服务等领域整合 [1] - 新增非主营业务 文旅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实现游客量与收入双增长 [1] - 利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加大手机和电视等周边产品营销力度 [1]
音乐人扎堆!2025年新疆演艺市场何以火热?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0:34
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新疆演艺市场持续火热,音乐盛宴活动遍布乌鲁木齐、喀什、哈密、和田等地 [1] - 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期间,24个中外艺术团体举办52场演出,线上线下观演人数突破千万,平均上座率达92.4% [3] - 周华健、张杰、伍佰、刘若英、李宗盛等知名歌手纷纷选择在新疆举办巡演 [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5年5月新疆旅游发展大会发布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标志性精品演艺剧目”和“鼓励景区驻场演艺”为核心任务 [4] - 新疆自2021年起每年投入3000万元文艺扶持资金,截至目前累计支持534个各类文艺创作项目 [4] - 政府大力支持流行音乐创作和现场演出,通过修建体育馆、音乐厅,扶持公共演艺场所,升级校园设施以营造更好表演环境 [9] 文旅融合与经济效益 - “演艺+文旅”深度融合模式有效拉长游客消费链,实现“以演促旅,以旅兴演”的良性循环 [9] - 李宗盛演唱会期间启动“音为食动畅游新疆”促消费活动,观众凭门票可在124家企业享受优惠,极大带动美食、住宿、旅游等周边经济 [4] - 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流行让当地小镇收入显著增加,音乐带来远超想象的经济影响力 [8] 演艺内容与体验升级 - 沉浸式演艺成为爆款,和田约特干故城的《万方乐奏有于阗》在“五一”期间游客量同比飙升近五倍,库车的《杏花之约·丝路龟兹》场场爆满 [6] - 数字渠道极大拓宽受众,2025年第三届新疆文化艺术节线上观演人数超400万,网络浏览量突破4.3亿次 [6] - 《丝路奇遇记》《千年之语》等剧目广泛引入VR和全息投影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提升观众体验感 [6] 市场吸引力与创作生态 - 新疆独特的“歌舞之乡”文化吸引力和音乐情怀,使音乐人憧憬在此演出并感受文化氛围以激发创作灵感 [8] - 本土原创力量崛起,舞剧《龟兹》、歌剧《木卡姆恋歌》和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等作品深受观众喜爱,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6] - 薛之谦在新疆的两场演唱会座无虚席,证明了当地观众的热情和市场环境的向好,给予歌手足够信心 [8]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南木林县推进文旅融合 “非遗+农特产”展销惠民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8:33
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9月4日。期间举办的非遗及农畜产品展销会,为本地特色产品搭建推广平台, 进一步助力农牧民增收。(白玛玉珍 德吉卓嘎格桑达瓦 制作 王佳琪) 近日,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举办主题庆祝活动,全面展示当地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发展成 就。活动期间,湘巴藏戏、划牛皮船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精彩亮相,同时设立的特色农 产品展销专区也吸引众多观众。当地知名特产"艾玛土豆"通过现场制作土豆糌粑、酥油土豆饼、藏式土 豆包子等传统美食,获得观众青睐,有效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 ...
讲好孝文化新故事 孝感交出文旅+就业双答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3:32
湖北省消费与就业总体表现 - 2025年1-7月湖北省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185.87亿元 同比增长6.2%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1] - 全省新增就业连续4年超90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连续3年超40万人 [1] 孝感市文旅融合项目发展 - "槐荫船说"文旅项目全年预计接待游船游客近10万人次 预计收入2317.3万元 商业空间预计接待消费客群85万人次 预计收入9025万元 年综合营收预计达11442.3万元 [2] - 云梦县博物馆2025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55万余人次 祥云湾文旅街区2025年1-7月游客量突破240万人次 单日最高达5万人次 夜间消费占比72% [3][4] - 2025年1-7月孝感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6亿元 同比增长6.2% 文旅场景带动人均消费增长超30% [5] 文旅产业就业带动效应 - 祥云湾景区引进187家商户 直接吸纳就业1800余人 其中75%为本地居民 间接带动酒店餐饮等800多个岗位 节庆期间提供超500个临时岗位 [6] - 孝感市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21个 开展招聘活动617场 累计提供岗位25.54万个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34亿元 [7] - 首衡城项目已带动3.7万人就业 二期项目预计带动近10万人就业 [8] 企业案例与区域经济联动 - 鑫葡果品在孝感首衡城设立30多个档口 2025年上半年档口销售额超1000万元 [8] - 文旅项目带动槐荫公园周边商业体联动 包括万达广场 澴宇国际大酒店等 县城餐饮夜市从1条扩至3条 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35% [2][6]
讲好孝文化新故事 孝感交出文旅+就业双答卷|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3:32
在湖北推动消费升级与就业扩容的生动实践中,位于长江以北、湖北省东北部的孝感市,凭借深厚的历 史文化底蕴与突破性的改革创新举措,在"文旅融合"与"促进就业"两大领域交出亮眼答卷。 8月25日至26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孝感,深入探访这座 以"孝"为名的城市,解码以文旅激活消费新引擎、以就业搭建民生幸福路的高质量发展"孝感样本"。 以文旅融合讲好"孝文化"新故事 8月25日晚,在孝感市槐荫公园河畔,夜间游船与一场集光影、水幕、歌舞、科技于一体的演艺相融, 不仅点亮了八月盛夏的夜晚,更在流光溢彩中唤醒了游客对孝感这座城市历史人文的深层感知。 孝感因孝得名,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中国孝文化之乡,董永行孝感天的故事便发生在孝感, 而孝感市"槐荫船说"城市文旅综合体项目是对当地孝文化、董永与七仙女爱情传说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深 度挖掘。 当天傍晚,"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沿着槐荫河全长约4.5公里的游线,重温了董永与七仙女的动人故 事。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通过夜游为抓手,以游船夜游和光影演艺相结合,打造沉浸式文旅 体验产品,既提升了夜经济活力,也带动了文旅产业发展。 ...
浙江千岛湖探索“演艺+直播”文旅融合新路径
消费日报网· 2025-08-27 03:23
行业趋势 - 直播平台推出"直播大舞台"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 目前已有超过2000个快手"直播大舞台"落地 覆盖全国31个省和200多个城市[2] - 文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9464亿元 占GDP比重4.59% 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4832亿元 占GDP比重4.24%[4] - "演艺+直播"模式成为文旅融合新路径 有效打破传统文旅消费的时空限制 激活城市及景区夜经济 带动多业态联动增长[5] 业务模式 - "直播大舞台"构建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新场景 既是演出空间也是连接线上流量与线下消费的桥梁[3] - 通过直播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留量" 单场直播吸引480多万名线上观众 相当于淳安县常住人口的10倍[5] - 该模式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推动文化与旅游双向赋能 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发展[4][5] 战略合作 - 淳安县借助千岛湖自然风光和文旅资源 在中宣部主管的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牵线协调下引入"演艺+直播"模式[2] - 当地积极培育直播矩阵和人才队伍 深化与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合作 推动文化、旅游和农业产品通过直播实现"出圈"[2] - 直播平台与地方政府合作 将一城一县一村的烟火气传递到更广泛地区 助力打造鲜活生动的地方形象名片[5] 经济效益 - 直播大舞台带动游客与商户互动 既拓宽经营渠道也为夜间经济注入活力 有助于激活区域经济活力[3] - 演出和直播吸引人流带动夜市商户增收 退休人员经营煎饼摊和上班族经营烧烤摊都获得良好收益[3] - 该模式带动文旅、消费、娱乐等多业态联动增长 为城镇消费提升注入强劲动力[5]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当秦简遇见电音:云梦文旅激活消费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26 18:53
文旅项目投资与升级 - 云梦博物馆自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进行提档升级 引入AR魔墙、沉浸式展厅和秦简书写台等设施 [3] - 祥云湾项目由云梦籍企业家欧阳祥山投资43亿元 历时五年建成 包含257栋古建筑 汇集徽派、京派和楚风等九大风格 [3] 游客量与消费表现 - 祥云湾今年1-7月游客量突破240万人次 夜间消费占比高达72% [3] - 云梦县前七个月累计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 [5] - 博物馆文创产品今年前7个月销售额超过400万元 研学团队接待量突破2万人次 [3] 业态创新与体验升级 - 祥云湾通过楚剧、皮影、非遗巡游、汉服体验、电音派对和剧本杀等创新业态激活古建筑 [1][3] - 博物馆通过AR魔镜等互动设施让游客与历史人物对话 实现文物沉浸式体验 [2][3] - 文化消费从看展延伸到文创购买 带动周边餐饮和住宿消费增长四成 [3] 就业与经济效益 - 祥云湾项目吸纳就业1800余人 其中75%为本地居民 节庆期间创造500多个临时岗位 [5] - 文旅繁荣带来就业回流 本地居民通过汉服店等业态实现月收入增加3000元 [5] - 小吃铺等商户在节庆期间单日销量达4000多碗米酒 收入远超县城摆摊时期 [4] 文化融合与品牌建设 - 以"云梦有喜"为主题的文创玩偶、香包和帆布包形成品牌效应 [3] - 历史建筑如乾隆御赐聚贤堂和尼泊尔紫檀官厅被迁建复原 增强文化吸引力 [3] - 文旅融合实现文化从"展柜"到"大街"的转化 形成可持续消费模式 [6][7]
祥源文旅(600576):精益化运营提振并购景区业绩
新浪财经· 2025-08-26 06: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35.41% [2] - 利润总额1.32亿元,同比增长57.18% [2] - 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54.15%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长37.16% [2] 业绩驱动因素 - 2024年以来旅游版图扩大带来收益增长 [2] - 精益化运营提升旅游产品业绩 [2] - 莽山五指峰营收同比跃升76% [2] - 丹霞山营收劲增37% [2] - 齐云山营收增长33% [2] 运营战略 - 通过"线上+线下"全链路营销实现景区业绩爆发 [2] - 控股股东祥源控股集团自1992年起积累文旅产业投资运营经验 [2] - 紧扣"硬件焕新、内容扩容、体验升维"主线进行产品迭代 [3] - 形成覆盖全场景全时段的多元产品矩阵与无缝体验闭环 [3] 景区升级举措 - 齐云山景区升级"复古游齐云"、"白岳夜逍遥"双IP [3] - 打造沉浸式夜游项目及节庆爆点活动 [3] - 丹霞山景区创新整合水上游船、渡船、索道项目 [3] - 推出"萬古丹霞"沉浸式水上夜游项目 [3] - 碧峰峡景区开通悬空透视桥并引入5G+VR+无人机技术 [3] 发展前景 - 持续并购扩大景区版图 [3] - 多业务布局打造一体化旅游度假目的地 [3] - 通过通票政策、主题活动和IP打造提升客流与营收 [3]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29元,对应PE 33.90倍 [4]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0.39元,对应PE 25.74倍 [4]
祥源文旅(600576):精益化运营提振并购景区业绩
东莞证券· 2025-08-26 04:07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4] 核心观点 - 并购带动业绩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35.41%),利润总额1.32亿元(同比增长57.18%),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54.15%),扣非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长37.16%)[4] - 精益化运营推动景区业绩提升:通过"线上+线下"全链路营销,莽山五指峰营收同比跃升76%,丹霞山和齐云山营收分别增长37%和33%[4] - 资源型景区升级转型:通过硬件焕新、内容扩容和体验升维策略,打造全时段消费场景和沉浸式体验项目,强化二次消费潜力[4] - 盈利预测乐观: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29元(对应PE 33.90倍),2026年每股收益0.39元(对应PE 25.74倍)[4][6] 财务数据 - 当前股价7.93元,总市值83.63亿元,总股本10.55亿股,ROE(TTM)6.15%[1] - 盈利预测: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14.01亿元,归母净利润3.10亿元;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16.64亿元,归母净利润4.09亿元[6] 运营策略 - 复制成熟运营经验:依托控股股东祥源控股集团自1992年的文旅产业经验,通过全链路营销实现景区业绩爆发[4] - 创新产品矩阵:齐云山景区升级"复古游齐云"和"白岳夜逍遥"双IP,丹霞山整合游船、索道和夜游项目,碧峰峡引入5G+VR+无人机科技[4]
周红波主持召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家座谈会
南京日报· 2025-08-26 01:44
会议背景与主题 - 市委书记周红波主持召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家座谈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1] - 会议围绕以城墙申遗为抓手推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研究讨论相关规划编制和申遗工作 [1] 会议内容与专家参与 - 会议听取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纲要编制初步成果及城墙申遗准备情况 [2] - 9位专家学者包括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副理事长姜波 中国建科集团首席专家陈同滨等参与研讨 [2] - 专家建议从更高层次和更大视野推进文化遗产保护 深化城市文化价值研究规划引领和设施建设 [2] - 专家提出需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 保护与发展 保护与开发等重大关系 [2] - 探索文旅融合和人文经济发展新路径 提升活化利用水平 讲好南京中国故事 [2] 城市文化遗产价值与政府回应 - 丰厚历史文化遗产是南京最鲜明城市特质和最宝贵物质精神财富 [3] - 南京将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理念 突出整体性系统性要求 增强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 - 建立健全分类科学保护有力传承合理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3] -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3] - 以尊崇敬畏之心赓续文化血脉传承民族之魂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3] 参会人员 - 市领导季铁军 孙百军 陈勇参加座谈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