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

搜索文档
摊牌了!监管一次性点名五家公司,资本市场再响警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2:25
监管处罚概况 - 五家公司因信披违规面临监管处罚和投资者维权 包括科净源 ST思科瑞 ST复华 ST创意和ST绝味 [1] 具体违规行为分析 - ST创意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和12,470.34万元 因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 [3] - ST绝味2017-2021年少计营业收入 占各年度披露营收比例分别为5.48% 3.79% 2.20% 2.39%和1.64% [3] - 科净源全资子公司违规提供担保累计1.5亿元 未履行审议程序 [3] - ST复华2019年 2020年及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4] - ST思科瑞2022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 [5] ST处理措施 - ST思科瑞 ST复华 ST创意和ST绝味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7] - ST创意作为创业板股票仍保持20%涨跌幅限制 其余三家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7] - 科净源未触及ST标准 因违规不涉及财务数据造假 [7] - 被ST公司需在证监会正式处罚决定后满12个月方可申请撤销ST [7] 投资者索赔条件 - 科净源适格投资者需在2023年10月26日至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且2024年4月30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8] - ST思科瑞索赔区间为2023年4月10日至2025年1月17日买入且2025年1月18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8] - ST复华涉及两个索赔区间:2014年4月19日至2024年3月20日买入且2024年3月21日后亏损 或2024年4月30日至2024年8月5日买入且2024年8月6日后亏损 [8] - ST创意索赔区间为2023年4月25日至2025年3月28日买入且2025年3月29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8] - ST绝味索赔区间为2018年4月16日至2024年8月15日买入且2024年8月16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9]
ST起步一审因欺诈发行被判罚金1000万元,前董事长等6人涉案
凤凰网· 2025-09-25 08:41
公司法律诉讼与判决 - 公司收到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刑事判决书 被告单位起步股份有限公司犯欺诈发行证券罪 判处罚金人民币1000万元 [1][3] - 案件涉及前董事长章利民 前总经理周建永等6名高管 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2][4] - 公司已因欺诈发行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处以5200万元罚款 截至公告日已实际缴纳2100万元 根据规定法院罚金可与行政罚款折抵 [3] 财务造假行为细节 - 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期间通过虚构采购销售业务方式虚增营业收入3.6亿元 虚增利润总额1.29亿元 [5] - 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6948万元(占当年营收4.97%) 虚增利润2315万元(占利润总额10.39%) [5]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1.82亿元(占营收11.94%) 虚增利润6591万元(占利润总额37.42%) [5] - 2020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1.09亿元(占营收19.54%) 虚增利润4037万元(占利润总额50.3%) [5] 欺诈发行证券情况 - 2020年在财务造假基础上发行规模5.2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 [4][6] - 证监会对公司欺诈发行和信披违法行为处以5700万元罚款 管理层被罚7700万元 [6] - 高管周建永 章利民 陈章旺被处以大额罚款及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6] 信息披露违规问题 - 2016年实控人章利民与四人签订2000万股股权代持协议 代持价格每股5元 [8] - 该2000万股代持股份在2018年和2019年年报中均未披露 [8] - 公司还存在其他一系列信息披露问题 [7]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已连续亏损五年 2020年以来营收由7.734亿元减少至2023年3.273亿元 [9][10] - 五年累计亏损17.62亿元 [10] - 2024年上半年营收8584万元(同比减少33.53%) 归母净利润亏损3714万元(同比下滑20.13%) [10] - 扣非净利润亏损609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158万元) 同比降幅逾90% [10] 行业竞争环境 - 行业增速放缓 童装童鞋品牌竞争加剧 [10] - 线下经销商提货量同比下降 [10] - 电商行业竞争激烈 公司线上业务销售未达预期 [10]
军用电子元件检测商思科瑞财务造假,责任人卸任副总却仍留用
观察者网· 2025-09-25 06:36
公司处罚与应对 - 因涉嫌财务造假 思科瑞与绝味鸭脖 复旦复华和创意信息一同被证监会实施退市警告[1] - 公司辞退时任分管市场部副总经理舒晓辉 其为财务造假主要组织 策划和实施者[1] - 舒晓辉虽从副总经理离任 但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并间接持有公司84.01万股[1]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2022年虚构销售业务 提前确认收入以及不当确认收入[2] - 虚构四川赛狄信息检测业务336.65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318.81万元[2] - 提前确认佳缘科技收入246.93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203.7万元[2] - 不当确认与佳缘科技争议合同收入412.46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178.03万元[3] - 2022年度共计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 分别占同期营收4.16%和利润总额6.56%[3] 股价与市值影响 - 虚假财报曾推动股价在2023年2月达70.57元/股 4月超60元/股[3] - 2025年4月财务更正时股价徘徊25-26元/股 市值较高峰期缩水超一半[3] - 复牌后股价短暂大跌 但24日已回升 市场反应相对其他ST企业更包容[1] 公司业务与客户 - 公司为军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与设备企业 产品包括电子对抗设备 雷达 通信系统等[2] - 具有CNAS和DILAC实验室认可 合作客户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5] - 近年重点拓展商业航空领域 与海南文昌航天城管理局合作成立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5] 近期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1.67% 达1亿元[6] - 上半年利润总额5.39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614万元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8.42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247万元[6] - 业绩波动显著 2022年更正后净利润为9146万元[7] 业绩驱动因素 - 军工行业需求回暖 订单量上升推动军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业务增长[7] - 商业航空领域市场开拓见效 新增航空 航天 兵器等领域重要院所及知名企业客户[7] - 公司表示将加大研发投入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7] 行业监管环境 - 证监会近期连续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违规 对财务造假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坚持"零容忍"[7]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 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8]
犯欺诈发行证券罪!“童鞋第一股”被罚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15:08
9月24日晚,A股"童鞋第一股"ST起步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丽水中 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公司犯欺诈发行证券罪,判处罚金1000万元。本次判决为一审判决,被 告单位及被告人有上诉权,最终判决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 犯欺诈发行证券罪 公告称,7月8日,丽水市人民检察院向丽水中院提起公诉;丽水中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8 月21日公开开庭审理此案;9月23日,公司收到丽水中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ST起步收入及成本的财务核算基础数据采自道讯系统,ST起步通过道讯系 统以虚构采购、销售业务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公司分别在2018年年报、2019年 年报、2020年半年报中,虚增营业收入6947.84万元、1.82亿元、1.09亿元,占当年(期)营业收入 4.97%、11.94%、19.54%;虚增营业成本4633.25万元、1.16亿元、6911.29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314.59 万元、6591.33万元、4037.32万元,占当年(期)利润总额的10.39%、37.42%、50.30%。此外,公司存 在股份代持未披露行为。 ...
ESG解读|被罚“戴帽”绝味股价跌停,“反向造假”少计7亿装修收入
搜狐财经· 2025-09-24 08:25
事件概述 - 绝味食品因2017年至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累计少计营业收入7.24亿元 构成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3][5][9] - 公司被湖南证监局处以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戴文军及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等高管合计被罚450万元 [5] - 公司股票于9月23日复牌后简称变更为"ST绝味"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5] 财务操作细节 - 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安排员工出借个人银行账户接收装修款项 完全绕开上市公司核算体系 [3][7] - 装修款通过加盟商委员会账户流转 存在"多付给供应商 供应商回流到内部人士"的套利空间理论可能 [7] - 公司未按2020年新收入准则要求切换口径 仍将装修业务作为"代垫成本"或"代收代付"处理 未按总额法确认收入 [8] 收入影响程度 - 各年度少计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2017年)、3.79%(2018年)、2.20%(2019年)、2.39%(2020年)、1.64%(2021年)[3] - 装修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不足5% [7] 市场反应 - 公告次日公司股价开盘即跌停 市值较2024年高点蒸发超70% [5] - 9月23日至24日期间股价连续跌停 收于13.77元/股 市值蒸发近9亿元 [11] 公司治理问题 - 时任董事长戴文军知悉公司实际管理加盟门店装修业务 但未将其纳入上市公司经营与核算体系 [7] - 公司2023年4月和2024年8月均因信息披露问题收到证监会文件 显示问题屡禁不止 [9] - 财务造假事件暴露公司内部管理和信息披露存在重大漏洞 与年报中宣称的规范治理形象不符 [10][13] 行业背景 - 卤制品行业竞争加剧且增长放缓 [7] - 公司采用"总部统一设计、统一招标、指定供应商"的加盟店装修模式 [7]
上市当年即造假 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ST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04:30
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 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的4.16%和6.56% [1][3] - 虚构销售业务涉及与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336.65万元检测业务 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36.65万元和318.81万元 [2] - 提前确认收入涉及佳缘科技246.93万元检测业务 虚增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46.93万元和203.7万元 [2] - 不当确认收入涉及与佳缘科技412.46万元争议合同 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412.46万元和178.03万元 [3] 监管处罚措施 - 四川证监局对公司处以200万元罚款 对分管市场部副总经理舒晓辉处以120万元罚款 对董事长张亚 总经理马卫东 财务总监涂全鑫分别处以80万元罚款 合计罚款560万元 [3] - 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思科瑞 [1] - 副总经理舒晓辉被认定为组织策划实施虚构销售业务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 随后被解聘副总经理职务 [3][4]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上市后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降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75%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7.58%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4%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3.9% [4]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回暖 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 同比增长81.67% 净利润358.42万元 同比增长245.18% 扣非净利润147.61万元 同比增长128.99% [5] - 公司已对相关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将积极整改并争取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5]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为承担军用电子元器件检测筛选试验等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 - 实控人兼董事长张亚在超过20家企业任职 同时为国光电气(688776.SZ)实控人 [4] - 公司总市值29.12亿元 截至9月24日午间收盘股价报29.12元/股 当日上涨5.39% [6]
「藏富」5年,绝味食品突遭ST
36氪· 2025-09-23 11:12
公司财务违规事件 - 绝味食品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被湖南证监局行政处罚 [1][3] - 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累计少计营业收入约7.24亿元 [4] - 公司被处以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戴文军被罚款200万元 其他高管分别被处以150万元和100万元罚款 [5] 股票交易变更 - 绝味食品股票自2025年9月22日起停牌 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 - 实施后公司A股简称由"绝味食品"变更为"ST绝味" 证券代码603517保持不变 [1][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滑15.57% 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减少40.71% [7] - 2024年全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下滑13.84% 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滑34.04%创上市新低 [7] - 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的15950家减少至2025年9月的10838家 净减少超5000家门店 [8] 行业竞争环境 - 卤味行业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厮杀阶段 头部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导致行业毛利率承压 [10] - 紫燕食品、周黑鸭、煌上煌等同行加速布局 通过降价促销和新品迭代抢占市场份额 [10] - 健康消费理念兴起导致年轻消费者对传统高盐高油卤味偏好度下降 转向健康零食 [10] 监管政策背景 - 2023年修订版《退市新规》将财务造假列为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监管层对财务造假采取零容忍态度 [13] - ST普利2021-2022年虚假记载营业收入10.3亿元占两年营收总额31.08% 虚假利润总额6.95亿元占比76.72% [12] - ST康美因财务舞弊退市 成为A股财务造假退市第一案 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获赔超24亿元 [12]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新浪财经· 2025-09-23 04:40
财务造假事件认定 - 创意信息因财务造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创意 证券代码不变 [1] - 财务造假主要源于与川综能和国宁睿能的交易 公司在交易中不具有对商品的控制权 [1] - 根据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 公司股票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一天 23日复牌并实施ST [1] 交易对手方背景 - 川综能股东包括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持股51%) 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和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 [1] - 国宁睿能股东穿透后为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被天眼查标注为假冒国企 [1] - 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原名为华创绿色能源控股 中国华能2024年声明指出96家企业虚假登记为其所属企业 [2] 异常交易特征 - 贸易链条被人为增加 川综能表面为下游客户但实际货物购买方为国宁睿能 [2] - 2022年11月25日签订七份物资采购合同 金额3.6389亿元 采购56套协同一体机产品及服务 [2][3] - 公司在仅收到川综能3996万元预付款情况下 向供应商支付3.288亿元采购款 资金垫付比例严重失衡 [3] 风险暴露时间线 - 2022年12月27-28日支付供应商30%预付款9864万元 2023年1月18日支付剩余70%货款2.3016亿元 [3] - 2023年11月23日发现合同存档存在重大差异 此时距资金垫付完毕已过去近一年时间 [3] - 超2亿元资金存在风险敞口 公司在少比例预收款下进行全额垫付 [3] 公司经营背景 - 2020年业绩出现巨额亏损 主要由于子公司格蒂电力和邦讯信息商誉减值 [3] - 2015-2019年第二阶段布局扩张后 公司面临团队整合与业务模型转型压力 [3] - 公司业务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96-2014年以集成和技术服务为核心 2015-2019年进行新业务布局 [3] 关联上市公司影响 - 川综能和国宁睿能还牵涉科创信息 微创光电 兴源环境 实达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 [1] - 其他上市公司与川综能的业务交集存在合同诈骗或财务造假可能性 [1] - 多家上市公司可能面临ST或退市风险 [1]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
新浪证券· 2025-09-23 03:39
创意信息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实施ST 股票简称变更为ST创意 证券代码300366 [1][3] - 公司2022年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协同一体机销售业务 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多计营业收入 2022年年报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1222% 2023年半年报多计营业收入1247034万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1584% [2] - 公司分别于2024年4月和2025年9月发布两次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2] 涉及川综能与国宁睿能的上市公司 - 川综能、国宁睿能牵涉多家A股上市公司 包括科创信息、微创光电、兴源环境、实达集团等 [2] - 创意信息、科创信息、微创光电曾公告遭遇川综能、国宁睿能合同诈骗 [2] - 国宁睿能股东穿透后为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天眼查标注其为假冒国企 该公司原名华创绿色能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曾被中国华能列入虚假出资企业名单 [5] 微创光电交易与调查情况 - 2022年与川综能签订物资采购合同总金额77422万元 确认收入68515万元 [7] - 2023年与川综能补充签订合同总金额1229966万元 与湖北省智慧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总金额743795万元 而智慧数字的销售方也为川综能 形成自买自卖式交易 [7] - 2024年4月29日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对2022年年报营业收入调减685万元 调减比例535% 对2023年三季报营业收入调减116亿元 调减比例7216% [9] - 2025年7月25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9] - 2025年1-6月营业总收入353936万元 同比下滑1377% 净利润-40898万元 [9] 川综能股权结构 - 川综能由三大股东持有 其中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 股权穿透后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持股29% 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 [4][5]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
新浪证券· 2025-09-23 03:39
创意信息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实施ST 股票于2025年9月23日复牌并更名"ST创意" 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1][3] - 2022年与川综能等交易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 导致2022年年报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占当期12.22%)2023年半年报多计12470.34万元(占当期15.84%) [2] 涉事交易方背景 - 川综能最大股东为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持股51%) 股权穿透后实际控制人为国家电网 [4] - 国宁睿能股东穿透后为深圳鼎浩文化传播 天眼查标注其为假冒国企 且被中国华能列入96家虚假登记企业名单 [5] 关联上市公司风险 - 科创信息、微创光电、兴源环境、实达集团等均与川综能、国宁睿能有业务交集 部分公司公告称遭遇合同诈骗 [2] - 科创信息2023年因川综能相关交易调减营收9836.97万元 导致归母净利润减少8179万元 并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8][9][12] 科创信息财务调整细节 - 2023年三季报营收调整金额近1亿元 占调整后收入比例近40% 同期净利润多计提1亿元 [10] - 应收账款更正前3.61亿元 调减9715.19万元 存货调减3321.71万元 信用减值损失调减9124.97万元 [10] 监管措施与业绩影响 - 科创信息因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被监管出具警示函 董事长费耀平及总经理李杰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1][1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406.45万元(同比下降53.01%) 归母净利润-5104.99万元(同比下降27.51%) [12]